动态增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25671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8 0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增氧系统,包括气液混合罐模块、水泵模块及氧气控制模块,气液混合罐模块包括罐体,罐体上端侧面开设有一待处理水入口,顶部开设有氧气入口,底部开设有富氧水出口;水泵模块包括有一水泵,水泵通过待处理水进水管及第一单向阀连接于待处理水入口,水泵连接有压力表,压力表安装在罐体一侧;氧气控制模块包括有两个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连接有继电器和气体电磁阀,气体电磁阀一端连接有连通氧气源的第一氧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气体流量计,气体流量计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氧气管和氧气入口连接,在第二氧气管上面装有第二单向阀。通过安装双液位感应器,可以自动调节罐内水位在两个液位感应器之间,从而保证溶氧值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动态增氧系统
技术介绍
以分子态溶解于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通常以毫克每升为单位。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因此在绝大多数水处理过程中,增氧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何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增氧方式也是水处理行业面临的一个问题。目前流行的增氧方式: 从气体种类可以分为:空气增氧及纯氧增氧。空气增氧如曝气砂头,微孔曝气管,水面增氧机等。纯氧增氧如陶瓷微孔散气盘,溶氧锥等。纯氧增氧的效率远远高于空气增氧。从气体状态可以分为:静态增氧及动态增氧。静态增氧是直接将气体释放于需要处理的水体中。动态增氧是将气体和水先进行有效的混合形成高氧水后再以一定压力注入所需要处理的水体中。动态增氧效率远远高于静态增氧。目前已经存在的动态纯氧增氧为压力增氧罐或压力溶氧锥。此类技术能有效的使用氧气并达到一定的增氧效果,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缺陷和不足: 1、气体电磁阀频繁开户关闭:只有单个液位感应器,导致气体电磁阀频繁开启和关闭,增加故障率,并可能导致罐内水压及溶解氧不稳定。2、溶氧效率不够高:罐/锥内水和氧气的接确面不够大,导致了氧气的溶解效率降低。一般只能达到60-75%的氧气利用率。从而注入待处理水体时产生大氧气泡逸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动态增氧系统,通过压力动态增氧技术及接近传感器技术,从而保证氧气利用率达到97%-99%,通过调节罐内压力及水位使罐内富氧水溶氧度达到120mg/L-200mg/L,并能达到全程自动控制,通过安装双液位感应器,可以自动调节罐内水位在两个液位感应器之间,从而保证溶氧值稳定。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动态增氧系统,包括气液混合罐模块、水泵模块及氧气控制模块, 所述气液混合罐模块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端侧面开设有一待处理水入口,顶部开设有氧气入口,底部开设有富氧水出口 ; 所述水泵模块包括有一水泵,所述水泵通过待处理水进水管及第一单向阀连接于所述待处理水入口,所述水泵连接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安装在所述罐体一侧; 所述氧气控制模块包括有两个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连接有继电器和气体电磁阀,所述气体电磁阀一端连接有连通氧气源的第一氧气管,另一端连接有气体流量计,所述气体流量计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氧气管和所述氧气入口连接,在第二氧气管上面装有第二单向阀。优选的,所述气体电磁阀及继电器通过开关电源供电。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侧面上下端各开设一个出口用于安装透明液位观察管,所述的液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透明液位观察管上。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内部底部安装有网状隔板,网状隔板与罐体顶部之间填充有填料,罐体顶部开设有填料入口、中下部开设有填料出口。进一步的,所述网状隔板位于所述填料出口及所述富氧水出口之间。优选的,所述填料为多面体材料、微孔状材料或片状材料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安装双液位感应器,可以自动调节罐内水位在两个液位感应器之间,从而保证溶氧值稳定。2、通过往罐内填充的填料为多面体材料、微孔状材料或片状材料中的一种,大大提高罐内的溶氧效率及溶氧值。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动态增氧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参照图1所示,一种动态增氧系统,包括气液混合罐模块、水泵模块及氧气控制模块。所述气液混合罐模块包括罐体11,所述罐体11上端侧面开设有一待处理水入口12,顶部开设有氧气入口 14,底部开设有富氧水出口 18。所述水泵模块包括有一水泵21,所述水泵21通过待处理水进水管25及第一单向阀26连接于所述待处理水入口 12,所述水泵21连接有压力表24,所述压力表24安装在所述罐体11 一侧。所述氧气控制模块包括有两个液位传感器31,所述液位传感器31连接有继电器33和气体电磁阀34,所述气体电磁阀34 —端连接有连通氧气源的第一氧气管37,另一端连接有气体流量计35,所述气体流量计35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氧气管38和所述氧气入口 14连接,在第二氧气管38上面装有第二单向阀39 ο所述气体电磁阀34及继电器33通过开关电源36供电。所述罐体11侧面上下端各开设一个出口用于安装透明液位观察管16,所述的液位传感器31设置在所述透明液位观察管16上。所述罐体11内部底部安装有网状隔板19,网状隔板19与罐体11顶部之间填充有填料15,罐体11顶部开设有填料入口 13、中下部开设有填料出口 17。所述网状隔板19位于所述填料出口 17及所述富氧水出口 18之间。在充分了解待处理水体的各项指示(如溶解氧值,温度,体积等)及处理后所需要达到的指标后,通过科学计算,确定所需罐体及水泵技术参数(如罐体大小、水泵出水量及功率等)。本专利技术设计将来自水泵控制模块2的待处理水以及来自氧气控制模块3的氧气同时注入罐体11中,在罐体11内形成一定的压力。由于罐体11内填充的填料为多面体材料、微孔状材料或片状材料中的一种,极大地提高了水和氧气的接触面积。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和氧气同时从罐体11顶部流经填料15至底部过程中进行了极为充分的混合,到达底部时待处理水形成了溶氧值极高的富氧水,富氧水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富氧水出口 18以动态的形式排出。工作原理及流程: 通过移动透明液位观察管16上的两个液位感应器31至所需保持的上液位及下液位的位置点。开启水泵21及第一氧气管37,此时待处理水注入罐体11中,随着水量增加,罐体11内水位逐渐上升,当水位到达上端的液位感应器31时,气体电磁阀34将自动打开,氧气开始注入罐体11中,液位随之下降,当液位下降至下端液位感应器31时,气体电磁阀34将自动关闭,氧气停止注入,液位开始上升。所述过程不断反复,液位将一直保持在两个液位感应器位置之间。本专利技术的富氧水是以一定的压力射入所需处理的水体水底部(即动态形式增氧),因此能迅速的提高待处理水体的溶解氧,且不发生任何浪费。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动态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混合罐模块、水泵模块及氧气控制模块, 所述气液混合罐模块包括罐体(11),所述罐体(11)上端侧面开设有一待处理水入口(12),顶部开设有氧气入口( 14),底部开设有富氧水出口( 18); 所述水泵模块包括有一水泵(21),所述水泵(21)通过待处理水进水管(25)及第一单向阀(26)连接于所述待处理水入口(12),所述水泵(21)连接有压力表(24),所述压力表(24)安装在所述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态增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液混合罐模块、水泵模块及氧气控制模块,所述气液混合罐模块包括罐体(11),所述罐体(11)上端侧面开设有一待处理水入口(12),顶部开设有氧气入口(14),底部开设有富氧水出口(18);所述水泵模块包括有一水泵(21),所述水泵(21)通过待处理水进水管(25)及第一单向阀(26)连接于所述待处理水入口(12),所述水泵(21)连接有压力表(24),所述压力表(24)安装在所述罐体(11)一侧;所述氧气控制模块包括有两个液位传感器(31),所述液位传感器(31)连接有继电器(33)和气体电磁阀(34),所述气体电磁阀(34)一端连接有连通氧气源的第一氧气管(37),另一端连接有气体流量计(35),所述气体流量计(35)的出口端通过第二氧气管(38)和所述氧气入口(14)连接,在第二氧气管(38)上面装有第二单向阀(3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奕涵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益品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