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扇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20945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风扇马达,所述风扇马达具有马达和叶轮。马达具有定子、以上下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转子、金属制的基底板以及树脂部。叶轮配置在定子的径向外侧并且与转子一起旋转。基底板具有配置在定子的下方的内周部、在内周部的径向外侧而且是在叶轮的下方与内周部隔着间隔配置的外周部以及将内周部与外周部连接的连接部。树脂部具有覆盖内周部的上表面以及连接部的上表面的上表面部和覆盖内周部的下表面以及连接部的下表面的下表面部。由此,内周部以及连接部的振动的衰减比提高。所以由马达产生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外部。并且,通过外周部的至少上表面从树脂部露出,能够抑制外周部上方的风洞体积减小。因此,能够抑制风扇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扇马达
技术介绍
以往,在笔记本型电脑等电子设备装设有用于内部冷却的离心风扇。离心风扇通过马达的驱动力使叶轮旋转,从而在构成电子设备的框体的内部产生气流。由此,冷却配置在框体内部的中央处理器等电子部件。例如在日本公开公报2009-027821号公报中记载了以往的风扇马达的结构。在日本公开公报2009-027821号公报记载的马达中,与轴承壳连接的风扇马达的基底部使用由金属材料形成的薄板材料(0051段)。近年来,伴随笔记本型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对内置于电子设备的电子部件的紧凑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并且,随着电子部件变小,对抑制传递给电子部件的振动的要求也更加强烈。特别是,由于振动对硬盘驱动器(HDD)等电子部件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抑制振动变得十分必要。在风扇马达中,主要由于转子的旋转、因驱动电流的通断引起的定子的励磁振动而产生振动。因此,为了抑制内置于电子设备的电子部件的振动,需要抑制从支承成为振动产生源的转子以及定子的轴承支承部经由基底部而传导到风扇马达的外部的振动。关于这一点,在美国专利第8072101号说明书记载的风扇马达中,构成基底的金属制的板部件包括位于马达的电枢的下方的突出部和配置在突出部的周围的平面部。并且,树脂制的外壳体覆盖平面部的下表面。由此,基底具有足够的强度。然而,在美国专利第8072101号说明书记载的风扇马达中,上方配置有叶轮的平面部的上表面位于比上方配置有电枢的突出部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也就是说,由于在平面部的下表面配置有外壳体,因此减小了风扇的风洞体积,从而有风扇性能降低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不降低风扇性能又能够抑制向外部传递的振动的风扇马达。本申请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为具有马达和叶轮的风扇马达。马达包括:定子,其具有电枢;转子,其以上下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金属制的基底板,其配置在定子的下方并且沿径向扩展;以及树脂部,其覆盖基底板的一部分。叶轮配置在定子的径向外侧并且与转子一起旋转。基底板包括:内周部,其配置在定子的下方;外周部,其在内周部的径向外侧而且是叶轮的下方与内周部隔着间隔配置;以及连接部,其将内周部与外周部连接。树脂部包括:上表面部,其覆盖内周部的上表面以及连接部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部,其覆盖内周部的下表面以及连接部的下表面,外周部的至少上表面从树脂部露出。优选树脂部还具有侧面部,所述侧面部覆盖内周部的侧面以及连接部的侧面,并且将上表面部与下表面部连接。 更加优选树脂部通过注塑成型而获得。优选基底板在内周部具有多个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优选外周部的下表面从树脂部露出。优选内周部的下表面配置在比外周部的下表面靠上方的位置。优选连接部具有随着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而朝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部。优选倾斜部的外端配置在比连接部与外周部之间的边界部靠径向内侧的位置。优选倾斜部的外端为连接部与外周部之间的边界部,外周部在边界部的周向两侧具有朝向外侧凹陷的缺口。优选下表面部的下端面的轴向高度与外周部的下端面的轴向高度大致相等。优选转子具有轴,定子具有将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轴承,树脂部具有保持轴承并且上下延伸的大致圆筒形状的轴承保持部。优选树脂部还具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将上表面部的上表面与轴承保持部的下端部附近的侧面相连。 优选在树脂部与电枢之间配置有基板。优选电枢具有线圈,树脂部还具有导线引出部,所述导线引出部在内周部与外周部之间包围从基板延伸出的导线,导线引出部为具有上下贯通的贯通孔的环状或者缺口状。根据本申请例示性的第一技术,通过由相比于金属振动衰减比高的树脂部覆盖基底板的内周部以及连接部,由马达产生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外周部。并且,在外周部的至少上表面没有配置树脂部。由此,抑制了外周部上方的风洞体积减小。由此,能够抑制风扇性能下降。【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马达的纵剖视图。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马达的纵剖视图。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底板的俯视图。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底板以及树脂部的俯视图。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基底板的局部俯视图。图6是一变形例所涉及的基底板的局部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所例示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夕卜,在本申请中,分别将与风扇马达的旋转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风扇马达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以风扇马达的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以轴向为上下方向,相对于基底板以电枢侧为上侧来说明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但是,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本技术所涉及的风扇马达在使用时的朝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平行的方向”也包括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在本申请中,“正交的方向”也包括大致正交的方向。〈1.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马达IA的纵剖视图。如图1所示,风扇马达IA包括马达IlA和叶轮12A。马达IlA包括基底部21A、定子20A以及转子30A。基底部21A包括基底板40A和树脂部50A。基底板40A为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并且,基底板40A配置在定子20A以及叶轮12A的下方,并且沿径向扩展。基底板40A包括内周部41A、外周部42A以及连接部43A。内周部41A配置在定子20A的下方。外周部42A在内周部41A的径向外侧而且是在叶轮12A的下方与内周部41A隔着间隔配置。连接部43A将内周部41A与外周部42A连接。定子20A具有电枢22A。转子30A以上下延伸的旋转轴线9A为中心旋转。树脂部50A覆盖基底板40A的一部分。树脂部50A具有上表面部51A和下表面部52A。上表面部51A覆盖内周部41A的上表面以及连接部43A的上表面。下表面部52A覆盖内周部41A的下表面以及连接部43A的下表面。并且,外周部42A的上表面从树脂部50A露出。叶轮12A配置在定子20A的径向外侧,叶轮12A与转子30A —起旋转。如此一来,通过树脂部50A覆盖内周部41A以及连接部43A,提高了内周部41A以及连接部43A附近的振动的衰减比。由此,由马达产生的振动不易传递到外周部42A。并且,由于外周部42A的上表面从树脂部50A露出,因此抑制了外周部42A的上方的风洞体积减小。由此,能够抑制风扇性能下降。<2.第二实施方式〉〈2-1.关于风扇马达的结构〉接下来,对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风扇马达I的纵剖视图。该风扇马达I装设于笔记本型计算机或者台式计算机等电子设备中,用于产生内部冷却用的气流。但是,本技术的风扇马达还可以为了除冷却以外的目的而产生气流。并且,本技术的风扇马达也可装设于除计算机以外的家电产品、汽车等运输设备、医疗设备等。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风扇马达I包括马达11、叶轮12以及外壳13。马达11为相应于驱动电流产生转矩而使叶轮12旋转的机构。马达11包括基底部21、定子20以及转子30。定子20相对于外壳13以及基底部21相对地静止。转子30借助轴承机构110支承于定子20。基底部21具有基底板40以及树脂部50。基底部21具有沿轴向贯通的下侧通气口 2当前第1页1 2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扇马达,所述风扇马达具有马达和叶轮,所述马达包括:定子,其具有电枢;转子,其以上下延伸的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金属制的基底板,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下方并且沿径向扩展;以及树脂部,其覆盖所述基底板的一部分,所述叶轮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径向外侧,并且与所述转子一起旋转,所述基底板包括:内周部,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下方;外周部,其在所述内周部的径向外侧而且是在所述叶轮的下方,与所述内周部隔着间隔配置;以及连接部,其将所述内周部与所述外周部连接,所述风扇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部包括:上表面部,其覆盖所述内周部的上表面以及所述连接部的上表面;以及下表面部,其覆盖所述内周部的下表面以及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所述外周部的至少上表面从所述树脂部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内一博福永敏一宫本雄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