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书堂专利>正文

四轮车前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884 阅读:5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轮车前桥,包括车架和两前轮上分别设有的转向节,转向节上分别铰接设有联接体,车架上设有弹性支持体,弹性支持体的两端分别与两前轮上的联接体铰接,车架和联接体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可调整前轮的可调支撑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缓解在使用四轮车时路面对四轮车的震动冲击,以保证驾驶员有效的驾驶控制四轮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四轮车的前桥。技术背景目前四轮车做为交通运输工具,以经得了人们广泛的使用。但是当前人们 使用的用于悬挂前轮的四轮前桥一些是采用与车架固定连接的轴式前桥,而只 是在轮与车架之间设有减震装置以防止因路面的不平对轮或车辆的震动冲击。但是四轮车采用这样结构的前桥,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仅仅依靠轮与车架之 间设有的减震装置来缓解路面对车的震动冲击,所以不能够有效的将这种震动 冲击缓解掉,车辆和驾驶员所受震动较大,驾驶员不能有效的驾驶控制车,这 在崎岖不平的道路上表现尤为突出,如果长时间驾驶这样的车辆,不仅会给驾驶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损害,而且车上的各个部件也会因频繁的震动冲击而松脱或损坏,从而造成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木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四轮午.前桥,它能够有效的缓解 在使用四轮车时路面对四轮车车体的震动冲击,以保证驾驶员有效的驾驶控制 四轮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四轮车前桥,包括车架和两 前轮上分别设有的转向节,所述的转向节上分别铰接设有联接体,所述车架上 设有弹性支持体,弹性支持体的两端分别与两前轮上的联接体铰接,所述车架 和联接体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可调整前轮的可调支撑体。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弹性支持体包括弧顶处与车架同定而两端斜向下延伸 的弧状弹性钢板束,弹性钢板束的两端与联接体分别铰接连接。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车架和联接体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减震器。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可调支撑体上设有环孔,所述减震器穿过可调支 撑体上的环孔铰接在车架和联接体之间。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可调支撑体包括分别与车架和联接体铰接的连接 体,连接体上分别设有螺孔,连接体之间设有与螺孔相配合的调节螺杆。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的四轮车前桥,通过在车的两前轮的转向节上分别铰 接设有联接体,而在车架上设有弹性支持体,通过弹性支持体的两端分别与两 前轮上的联接体铰接,这样,就使得车的前桥与两前轮之间实现弹性连接,当 车在受到路面的震动冲击时,前桥就可以缓解掉一部分,从而减轻了对车的震 动冲击,保证了驾驶员有效的驾驶控制四轮车以及四轮车上的各个部件不会因 震动冲击而松脱或损坏,通过在车架和联接体之间铰接设有可调整前轮的可调 支撑体,使得本四轮车前桥在有效的支撑车架的同时,又可对前轮进行调整, 使得四轮车的前轮具有合适的倾角,以有利对四轮车的驾驶。采用弧状弹性钢 板束做为弹性支持体,通过其弧顶处与车架固定而两端与联接体分别铰接连接 的方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对缓解路面震动对车辆的冲击也非常的有效。车 架和联接体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减震器能够与弹性钢板束有效的配合,进一步减 缓路面对四轮车的冲击。釆用在可调支撑体上设有环孔,减震器穿过可调支撑 体上的环孔铰接在车架和联接体之间的方式,减小了四轮车的前桥部分的体积, 使其更加紧凑。而将可调支撑体设置成为分别与车架和联接体铰接的两连接体, 并且在两连接体上分别设有螺孔,而在两连接体之间设有与螺孔相配合的调节 螺杆方式来实现其调节功能,不仅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而且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木专利技术的四轮车前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四轮车前桥的可调支撑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和图2所示,四轮车前桥包括四轮车的车架1和两前轮2,在两前 轮2上分别设有转向节7,在四轮车的转向节7上分别铰接设有联接体3,在车 架1上设有弹性支持体4,而弹性支持体4的两端分别与两前轮上的联接体3铰 接,这样,四轮车的车架1与两前轮之间就通过弹性支持休4实现了弹性连接, 因此在四轮车的前轮在受到路面的震动冲击时,就可以通过弹性支持体4将震 动冲击缓解掉一部分,从而减轻了路面对四轮车的震动冲击,使得驾驶员能够 有效的驾驶控制四轮车,并且四轮车上的各个部件也不会因震动冲击而松脱或 损坏。为了简化四轮车前桥的构造,同时又能够实现对震动冲击的缓解作用, 弹性支持体4可以设计成弧状弹性钢板束的形式,通过弧状弹性钢板束的弧顶 处与车架1固定而两端斜向下延伸,弹性钢板束的两端与两前轮上的联接体3 分别铰接连接,可采用在弹性钢板束弧顶处用一定位螺栓将弹性钢板束定位并 固定于车架1上,而在距弹性钢板束弧顶两侧一定距离的车架1分别设有U形 的固定螺栓,通过U形的固定螺栓和定位螺栓的配合,将弹性钢板束定位并固 定于车架1上。当然,弹性支持体4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如平板状的弹性钢板等 方式。在车架1和两车轮的联接体3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可调支撑体6,通过调整 可调支撑体6来实现对两前轮倾角调整的同时,也可起到对车轮的支撑作用, 并且还可在车架1和联接体3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减震器5,通过减震器5减轻路 面对车轮和车的震动冲击,和弹件钢板束起到有效的配合,进一步减缓路面对 四轮车的冲击。可调支撑体6可以如图3中所示,包括分别与车架1和联接体3铰接的连 接体61、 62,并且在连接体61、 62上分别设有螺孔,而在连接体61、 62之间 设有与螺孔相配合的调节螺杆63,这样就可通过调整调节螺杆63,来调整整个 可调支撑体6的长度,从而推动联接体3实现对前轮的倾角调整,这样的设计, 不仅结构简单,调节方便,而且效果明显。同时,可以将可调支撑体6上设有环孔,而将减震器5穿过可调支撑体6上的环孔铰接在车架1和联接体3之间, 这样的设计方式,减小了四轮车的前桥部分的体积,能够使其的结构更加紧凑。权利要求1、四轮车前桥,包括车架(1)和两前轮(2)上分别设有的转向节(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节(7)上分别铰接设有联接体(3),所述车架(1)上设有弹性支持体(4),弹性支持体(4)的两端分别与两前轮上的联接体(3)铰接,所述车架(1)和联接体(3)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可调整前轮(2)的可调支撑休(6)。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车前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持体(4) 包括弧顶处与车架(1)固定而两端斜向下延伸的弧状弹性钢板束,弹性钢板束 的两端与联接体(3)分别铰接连接。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轮车前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和联 接体(3)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减震器(5)。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四轮车前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支撑体(6) 上设有环孔,所述减震器(5)穿过可调支撑体(6)上的环孔铰接在车架(1) 和联接体(3)之间。5、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或4所述的四轮车前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可 调支撑体(6)包括分别与车架(1)和联接体(3)铰接的连接体(61、 62), 连接体(61、 62)上分别设有螺孔,连接体(61、 62)之间设有与螺孔相配合 的调节螺杆(6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四轮车前桥,包括车架和两前轮上分别设有的转向节,转向节上分别铰接设有联接体,车架上设有弹性支持体,弹性支持体的两端分别与两前轮上的联接体铰接,车架和联接体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可调整前轮的可调支撑体。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缓解在使用四轮车时路面对四轮车的震动冲击,以保证驾驶员有效的驾驶控制四轮车。文档编号B62D7/00GK101130333SQ20061006845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四轮车前桥,包括车架(1)和两前轮(2)上分别设有的转向节(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节(7)上分别铰接设有联接体(3),所述车架(1)上设有弹性支持体(4),弹性支持体(4)的两端分别与两前轮上的联接体(3)铰接,所述车架(1)和联接体(3)之间分别铰接设有可调整前轮(2)的可调支撑体(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书堂
申请(专利权)人:周书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