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1541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15:10
本专利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热处理生产线,包括自动送料器,自动送料器的出口依次连接的加热设备、淬火设备和回火炉,加热设备包括加热炉,该加热炉的出口通过自动传输链与淬火设备连接;淬火设备包括淬火室,该淬火室与淬火液盛装槽通过管道连接;淬火室的出口通过自动传输链与回火炉连接。本专利可以实现工件加热、淬火和回火的连续进行,加工的效率高不容易发生混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属于热处理
,主要涉及长轴类零件的连续加热处理。
技术介绍
目前,如摩托车等小型内燃机使用的变档轴等长轴类零件需要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例如钢淬火时需要加热到临界温度Ac3 (亚共析钢)或Acl (过共析钢)以上某一温度,内部组织进行奥氏体的充分转变。不同钢材的淬火温度不相同、淬火件的一般要达到8500C ~930°C,淬火需要30MIN以上的时间。在回火时又从淬火温度急剧冷却到自回火温度(约160°C ~250°C),就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零件线性(轴向)的尺寸也会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低而随之变长和缩短。所以,零件在热成形时的尺寸要在最终尺寸之上增加相应的膨胀量,等淬火收缩后,得到最终尺寸。淬火、回火整个过程至少需要3小时以上的时间,淬火变形也较大,由于全周期需要3.5小时以上。国内外目前加工长轴类零件热成形淬火、回火工艺是在不同的设备上来实现,即在一台设备上进行热成形,而在另外一台设备上进行整体淬火,即工件经加热经过冷却设置后到回火设备是需要人工搬运的,这样就造成效率低,易混料等生产管理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连续加工、减少人力的热处理生产线。本方案中的热处理生产线,包括自动送料器,自动送料器的出口依次连接的加热设备、淬火设备和回火炉,加热设备包括加热炉,该加热炉的出口通过自动传输链与淬火设备连接;淬火设备包括淬火室,该淬火室与淬火液盛装槽通过管道连接;淬火室的出口通过自动传输链与回火炉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工件经自动送料器进入加热设备,透热后完成奥氏体化的工件经自动传输链传送到淬火室进行淬火,由于淬火室与淬火液盛装槽连接,可以实现淬火液的循环,提高淬火的效果,经过淬火后的工件经过自动传输链传递到回火炉中,进行回火。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工件加热、淬火和回火的连续进行,加工的效率高且不容易发生混料。进一步地,所述淬火室内安装有内冷却槽,该内冷却槽通过淬火液传送管、淬火液回收管与淬火液盛装槽连接,所述淬火液传送管、淬火液回收管均设有水泵。透热后完成奥氏体化的工件由自动传输链传送到内冷却槽,实现在传动中快速冷却淬火,冷却液在内冷却槽和淬火液盛装槽之间循环,冷却效果均匀,有利于减小变形量。进一步地,淬火液盛装槽与淬火液冷却塔通过管道连接,冷却液内冷却槽和淬火液盛装槽、冷却塔之间循环,冷却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回火炉为网带式回火炉,回火效果更好。进一步地,内冷却槽设置有温控系统,监控内冷却槽内的温度,从而控制水泵的淬火液输出速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热处理生产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1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自动送料器1、中频加热炉2、淬火室3、回火炉4、淬火液盛装槽5、淬火液冷却塔6、自动传输链7、淬火液传送管8、淬火液回收管9、工件1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处理生产线,包括自动送料器1、中频加热炉2、淬火室3、回火炉4和淬火液盛装槽5、淬火液冷却塔6。自动送料器的出口依次连接的中频加热炉、淬火室和回火炉,自动传输链7将自动送料器、中频加热炉、淬火室和回火炉连接,工件10放置在自动传输链上依次经过加热、淬火和回火等工艺。中频加热炉中安装有感应线圈机构,当感应线圈中通入一定频率的交变电流时,周围即产生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工件内产生封闭的感应电流即祸流。感应电流在工件表层电流密度很高,向内逐渐减小,工件表层高密度电流的电能转变为热能,使表层的温度升高,当达到失磁点后,涡流的透入深度将显著增大,此时的涡流透入深度比失磁点前的薄层涡流透入深度大很多倍。这种涡流不断向内部“渗透”对工件进行加热,工件的表面层也不会过热,可以实现快速透热加热,达到工件所需的奥氏体化要求。在淬火室内安装有内冷却槽,自动传输链贯穿该内冷却槽。淬火室外有淬火液盛装槽和淬火液冷却塔,内冷却槽通过淬火液传送管8先与淬火液盛装槽连接,再与淬火液冷却塔连接,淬火液传送管上安装有水泵,可以使得内冷却槽内的淬火液先经过淬火液盛装槽,再进入淬火液冷却塔中。淬火液冷却塔通过淬火液回收管9先与淬火液盛装槽连接,再与内冷却槽连接,淬火液回收管上安装有水泵,淬火液冷却塔中的淬火液经过淬火液盛装槽回流至内冷却槽中,实现内冷却槽的循环流动。内冷却槽的出口通过自动传输链将工件传输至回火炉中进行回火。本实施例全线在感应快速透热及自动快速冷却,缩短了热处理周期,淬火加热到冷却完成只需不到10MIN,加上回火2.5小时,全热处理周期比传统热处理线缩短较多,效率提高,并因为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的均匀性好,所以热处理后变形量比传统热处理线要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凡依本技术的创作精神所作的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应包含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中。【主权项】1.热处理生产线,包括自动送料器,其特征在于,自动送料器的出口依次连接的加热设备、淬火设备和回火炉,加热设备包括加热炉,该加热炉的出口通过自动传输链与淬火设备连接;淬火设备包括淬火室,该淬火室与淬火液盛装槽通过管道连接;淬火室的出口通过自动传输链与回火炉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室内安装有内冷却槽,该内冷却槽通过淬火液传送管、淬火液回收管与淬火液盛装槽连接,所述淬火液传送官、淬火液回收管均设有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液盛装槽与淬火液冷却塔通过管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火炉为网带式回火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处理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却槽设置有温控系统。【专利摘要】本专利属于热处理
,热处理生产线,包括自动送料器,自动送料器的出口依次连接的加热设备、淬火设备和回火炉,加热设备包括加热炉,该加热炉的出口通过自动传输链与淬火设备连接;淬火设备包括淬火室,该淬火室与淬火液盛装槽通过管道连接;淬火室的出口通过自动传输链与回火炉连接。本专利可以实现工件加热、淬火和回火的连续进行,加工的效率高不容易发生混料。【IPC分类】C21D1-62, C21D9-28【公开号】CN204401053【申请号】CN201420841165【专利技术人】李姣姣, 杨清泉, 张红 【申请人】重庆市姣阳机械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6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热处理生产线,包括自动送料器,其特征在于,自动送料器的出口依次连接的加热设备、淬火设备和回火炉,加热设备包括加热炉,该加热炉的出口通过自动传输链与淬火设备连接;淬火设备包括淬火室,该淬火室与淬火液盛装槽通过管道连接;淬火室的出口通过自动传输链与回火炉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姣姣杨清泉张红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姣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