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利用菌渣的基料及生产双孢菇、姬松茸、有机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1506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14:52
一种循环利用菌渣的基料及生产双孢菇、姬松茸、有机肥方法,涉及食用菌菌渣再利用领域。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菇培养基料组分:杏鲍菇菌渣54-60%,农作物废弃物15-25%,畜禽粪便20-30%,过磷酸钙0.01-0.02%,轻质碳酸钙0.05-0.08%;利用双孢菇菌渣栽培姬松茸培养基料组分:双孢菇菌渣39一47%,农作物废弃物28-30%,畜禽粪便22-25%,豆饼2-3%,石膏1-1.2%,石灰0.8-1%;利用姬松茸菌渣生产有机肥的基料组分:姬松茸菌渣51-70%,畜禽粪便25-35%,生物菌液原液3-13%,玉米粉1-2%。本发明专利技术循环利用杏鲍菇菌渣,延长了食用菌产业链,形成循环经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菌渣再利用
,具体是一种利用杏鲍菇菌渣制作的基料栽培双孢菇、再利用双孢菇菌渣制作的基料栽培姬松茸、最后利用姬松茸菌渣制作的基料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循环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杏鲍菇菌渣、双孢菇菌渣及姬松茸菌渣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随着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的逐渐扩大,大量的菌渣被废弃,没有充分利用,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环境也造成很大污染。研究一种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菇——再利用双孢菇菌渣栽培姬松茸——最后利用姬松茸菌渣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循环利用技术已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实现合理利用杏鲍菇菌渣、双孢菇菌渣及姬松茸菌渣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循环利用菌渣的基料,其特征在于: 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菇培养基料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杏鲍菇菌渣54%-60%,农作物废弃物15%-25%,畜禽粪便20%-30%,过磷酸钙0.01% 一 0.02%,轻质碳酸钙0.05% 一0.08% ; 利用双孢菇菌渣栽培姬松茸培养基料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双孢菇菌渣39% — 47%,农作物废弃物28% - 30%,畜禽粪便22% - 25%,豆饼2% — 3%,石膏1% — 1.2%,石灰0.8% 一1% ; 利用姬松茸菌渣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基料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姬松茸菌渣51%-70%,畜禽粪便25%-35%,生物菌液原液3%-13%,玉米粉1%-2%。所述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菇培养基料中农作物废弃物包括玉米秸、玉米芯、棉籽壳、麦稻、稻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所述畜禽粪便包括牛粪、马粪、鸡粪、猪粪、羊粪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所述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菇培养基料组分质量百分比优选如下:菌渣55% —58%,农作物废弃物18% - 20%,畜禽粪便22% — 25%,过磷酸钙0.015% 一 0.018%,轻质碳酸?丐 0.06% — 0.07%。所述利用双孢菇菌渣栽培姬松茸培养基料中农作物废弃物包括麦秸、稻草中的一种或者两者种混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杏鲍菇菌渣制作的基料栽培双孢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Ca)选用没有淋雨和霉变玉米秸、玉米芯、棉籽壳、麦秸、稻草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混合物,选用干燥的牛粪、马粪、鸡粪、猪粪、羊粪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按照上述的培养基料组分质量百分比进行混合,使用前进行堆积发酵;堆制培养料的全过程需要20-30天,建堆时间在播种前期35天进行; (b)堆制与翻堆:培养成料堆制选在地平、不存水、无污染、有水源的地方;建堆前2-3天,将上述的农作物废弃物浸水后捞出,逐层均匀撒入上述的轻质碳酸钙,再将农作物废弃物堆成长方形大堆,逐层踏实,同时将上述的畜禽粪便预湿;建堆时先在堆料场上铺一层,每层湿好的农作物废弃物,厚簿25-30cm,然后再在农作物废弃物上撒一层畜禽粪便,共计6-8层,从第二层开始适量加水,分四次进行翻堆,第一次在建堆后的第七天进行,以后每次间隔5-6天,每次翻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 (c)播种:播种时间:外界温度在20-30°C,料温在28°C以下适合播种; Cd)播种后覆土前的管理:播种后,相对湿度保持在60%-90%,如料温超过28°C,棚内温度超过30°C,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4-10天内,要及时微量通风,如湿度在70%,属于偏低,可用纸盖在料面上,再用1%的石灰水喷在纸上,至纸湿而不积水为止;播种10日后及时把纸拿掉,15-20天后菌丝基本长满料层时即可覆土 ; Ce)覆土:在土中拌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磷酸钙,用水渗透,抓起成团,撤下散开为宜,把土均匀地铺在料面上,厚度在2-2.5cm为宜; (f)覆土后的管理:水分:覆土层的含水量在20%,在菇蕾长成米粒大时,喷一次出菇水;覆土后要求空间湿度在80-90%之间;菌丝体生长适温13-18°C,实体生长适温13-18°C;适时采收,采收直径2-4cm。本专利技术的双孢菇菌渣制作的基料栽培姬松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Ca)选用没有淋雨和霉变的麦秸、稻草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物,选用干燥的牛粪、马粪、鸡粪、猪粪、羊粪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按照培养基料组分质量百分比进行混合,使用前进行堆积发酵;堆制培养料的全过程需要20-30天,建堆时间在播种前期35天进行; (b)堆制培养料:将上述的菌渣、农作物废弃物、畜禽粪便、豆饼、石膏、石灰拌匀,在地面上平铺,将未污染的河水、湾水或井水均匀泼洒在培养基料上,以均匀湿透为原则,将培养基料分成10份,按10层建堆,堆长10—15米、宽2米、高1.5米,当堆温达75V时进行翻堆,共计翻堆5次,不算翻堆当天,每隔4、5、5、3、2天各翻堆I次,后3次翻堆要补充干净、无污染的水,必须把水分加足调匀,以用手紧握培养料手指缝能溢出2-3滴水为宜,翻堆后用塑料薄膜盖严料堆,密闭36-72小时,料温超过54°C即可进棚; (c)播种:播种时间:姬松茸属中温型菌类,一年有两次栽培,春季3—5月、秋季8—10月为栽培适期,播种时,先铺料10厘米厚,将菌种总量的1/2撒在培养基料面上,用手指插入培养基料中,稍振动培养基料的表面,使菌种均匀进入培养基料面下3-7厘米处,用木板或铁锨压实,再铺10厘米厚的培养基料,压实,把余下的菌种撒播在料面上,使整个培养基料面的菌种有30%露出,培养基料面要平整,此后进行培菌管理; Cd)播种后覆土前的管理:播种后,相对湿度保持在70%-90%,如料温超过28°C,棚内温度超过30°C,适当通风降温;播种后4-10天内,要及时微量通风,如湿度在70%,属于偏低,可用纸盖在料面上,再用1%的石灰水喷在纸上,至纸湿而不积水为止;播种10日后及时把纸拿掉; Ce)覆土: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15-20天,菌丝长到整个培养料的2/3时即可进行覆土,覆土材料一般采用荒坡草地的地下20厘米处的黏土,过筛晒干,然后制成粗土(占60%)和细土(占40%),覆土厚3—3.5厘米,其中细土厚I厘米,粗土厚2—2.5厘米; (f)覆土后的管理:水分:覆土后第2天喷水,表土湿度以手捏成形而不散开、不黏手为宜,覆土层的含水量为20%,在菇蕾长成米粒大时,喷一次出菇水;覆土后空间湿度在80-90%之间;子实体发生温度为17—33°C,生长最佳温度在20—25°C之间,姬松茸播种后30-50天出菇,当菌盖外缘与菌柄未分离,盖表面呈黄褐至浅棕色,有纤维状鳞片,菌幕未破时采收为宜,每潮出菇周期为7—10天。本专利技术利用姬松茸菌渣生产有机肥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 Ca)选用未霉变的姬松茸菌渣、玉米粉,选用干燥的牛粪、马粪、鸡粪、猪粪、羊粪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按照上述有机肥基料组分质量百分比进行混合; (b)喷洒菌液和水:将5%-13%的生物菌液原液加入到35%-45%的洁净河水或井水中,均匀喷洒在生物有机肥基料上,水份控制在40%-50%之间; (c)堆制发酵:堆制成宽2米、高0.5米、长度不限的条形堆,用旧麻袋片或草帘盖好,在24小时内堆温可升至40-60 V,48小时内堆温可升至60-70 °C,春、夏、秋季节一般5_7天即可使堆中原料全部腐熟,恶臭消失,原料中的病源菌、虫卵、草籽全部杀死; Cd)使用:发酵成的肥料可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循环利用菌渣的基料,其特征在于:利用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菇培养基料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杏鲍菇菌渣54%一60%,农作物废弃物18%-20%,畜禽粪便22%-25%,过磷酸钙0.015%-0.018%,轻质碳酸钙0.06%-0.07%;利用双孢菇菌渣栽培姬松茸培养基料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双孢菇菌渣39%一47%,农作物废弃物28%-30%,畜禽粪便22%-25%,豆饼2%-3%,石膏1%-1.2%,石灰0.8%-1%;利用姬松茸菌渣生产生物有机肥的基料组分质量百分比如下:姬松茸菌渣51‑70%,畜禽粪便25%‑35%,生物菌液原液3%‑13%,玉米粉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宁启张综利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绿鑫源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