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及电容器素子卷绕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1405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7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包括第一卷针轴、第二卷针轴、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卷针轴与第二卷针轴同轴且相对设置,第一卷针轴靠近第二卷针轴的端部朝向第二卷针轴设有第一卷针,第二卷针轴靠近第一卷针轴的端部朝向第一卷针轴设有第二卷针,第一卷针与第二卷针相互靠近在一起并用于卷绕形成电容器素子。第一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卷针轴和第二卷针轴同步转动,第二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卷针轴和第二卷针轴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运动。能避免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在抽针时引起的电容器素子变形,减少电容器素子的铝箔间产生间隙,提高电容器素子产品的品质,减少了材料浪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容器素子卷绕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容器的生产装置,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电容器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器件,并广泛的应用于现代的电子、电器设备中。电容器的主要结构包括由铝箔、电解纸和导针卷绕而形成的电容器素子。图1是现有的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的卷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20包括卷针轴22、第一驱动机构24和第二驱动机构26。卷针轴22包括卷针杆222和连接在卷针杆222端部的卷针223,卷针223呈叉形结构,并包括第一卷针臂224和与第一卷针臂224间隔对称的第二卷针臂225。第一驱动机构24用于驱使卷针轴22转动,并包括驱动器242、传动带244和驱动轮246。第一驱动机构24的驱动轮246连接于卷针轴22的端部,驱动器242位于卷针轴22的一侧,且传动带244连接在驱动器242和驱动轮246上,驱动器242利用传动带244和驱动轮246驱使卷针轴22转动。第二驱动机构26包括驱动轴部27、摆臂组件28和传动组件29。驱动轴部27包括驱动轴272和连接在驱动轴272上的凸轮274。摆臂组件28包括摆臂基座282和铰接在摆臂基座282上的第一摆臂283和第二摆臂(图未示),第一摆臂283上设置有第一滚轮284和第二滚轮285,第一摆臂283的第一滚轮284与凸轮274抵接,第一摆臂283的第二滚轮285与第二摆臂抵接。传动组件29包括连杆291、立柱组件292、拉簧297和滑块组件298。立柱组件292包括立柱基座293和连接于立柱基座293并可沿着立柱基座293的轴线方向偏转的立柱头部294,立柱头部294具有垂直连接于立柱头部294的第一连接板295和第二连接板296,第一连接板295与第二连接板296大致相互垂直设置。传动组件29的连杆291的一端连接于摆臂组件28的第二摆臂,连杆291的另一端连接于传动组件29的第一连接板295。传动组件29的拉簧297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95,拉簧29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滑块组件298包括滑块29a和滑轨29b,滑块29a可滑动的连接在滑轨29b上,且滑块29a分别与第二连接板296和卷针轴22连接。第二驱动机构26可驱使卷针轴22沿着卷针轴22的轴线方向往复的移动。当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20制作电容器素子时,铝箔、电解纸设置在卷针223的第一卷针臂224和第二卷针臂225之间,第一驱动机构24驱使卷针轴22转动,使铝箔、电解纸卷绕成素子,电容器素子成型后由别的装置切断铝箔和电解纸,并形成电容器素子。之后,第二驱动机构26驱使卷针轴22的卷针223从电容器素子中抽出。但是,当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20的卷针223从电容器素子中抽出时,由于卷针223的第一卷针臂224和第二卷针臂225紧密的与铝箔和电解纸卷绕在一起,第一卷针臂224和第二卷针臂225与铝箔和电解纸之间会产生比较大的摩擦力,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20抽针时,第一卷针臂224和第二卷针臂225很容易将铝箔或者电解纸带出一部分,使电容器素子变形,特别是在制作宽度为20?30mm的素子时,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20的卷针223更容易将铝箔或者电解纸带出一部分,使生产出的电容器素子品质降低,造成了材料的浪费。而且,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20的卷针轴22在高速转动时,第一卷针臂224和第二卷针臂225由于惯性会发生弯曲,进而使电容器素子的铝箔间产生间隙,降低了电容器素子的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能避免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在抽针时引起的电容器素子变形,减少电容器素子的铝箔间产生间隙,提高电容器素子产品的品质,减少了材料浪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包括第一卷针轴、第二卷针轴、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卷针轴与第二卷针轴同轴且相对设置,第一卷针轴靠近第二卷针轴的端部朝向第二卷针轴设有第一卷针,第二卷针轴靠近第一卷针轴的端部朝向第一卷针轴设有第二卷针,第一卷针与第二卷针相互靠近在一起并用于卷绕形成电容器素子。第一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卷针轴和第二卷针轴同步转动,第二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卷针轴和第二卷针轴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运动。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卷针轴与第一卷针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卷针轴与第二卷针的连接端部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二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卷针的端部插入第二定位孔内,并同时驱使第二卷针的端部插入第一定位孔内。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卷针与第二卷针沿着第一卷针轴和第二卷针轴的轴线方向相互错开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卷针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卷针轴的端部上,第二卷针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卷针轴的端部上。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器、传动轴部、第一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和活动板。传动轴部设置于第一卷针轴和第二卷针轴的一侧,第一卷针轴位于驱动器和传动轴部之间,第一传动组件分别与驱动器、第一卷针轴和传动轴部连接。第二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二卷针轴和传动轴部之间,活动板连接于第二卷针轴和传动轴部的端部,第二传动组件位于活动板和第一传动组件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轮、第二驱动轮、第一同步带、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第一驱动轮连接于第一卷针轴,第二驱动轮连接于传动轴部,第一同步带分别与驱动器、第一驱动轮和第二驱动轮连接,第一张紧轮和第二张紧轮抵压在第一同步带上并分别位于第一驱动轮的两侧。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驱动轮、第四驱动轮、第二同步带和第三张紧轮。第三驱动轮与第二卷针轴连接,第四驱动轮与传动轴部连接,第二同步带分别与第三驱动轮和第四驱动轮连接,第三张紧轮设置于第三驱动轮和第四驱动轮之间,并抵压在第二同步带上。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传动轴部包括传动管和传动轴。传动管套置在传动轴上,第二驱动轮和第三驱动轮分别连接于传动管的两端,传动轴的一端与第二驱动机构连接,传动轴的另一端与活动板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上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凸轮轴部、第一摆臂组件、第二摆臂组件、第三传动组件、第四传动组件、第一弹性组件和第二弹性组件。凸轮轴部包括凸轮轴、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连接于凸轮轴,且第一凸轮抵接于第一摆臂组件,第二凸轮抵接于第二摆臂组件。第三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一摆臂组件和第一卷针轴之间,第四传动组件连接于第二摆臂组件和传动轴部之间,第一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第三传动组件,第一弹性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连接于第四传动组件,第二弹性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一种电容器素子卷绕方法,电容器素子卷绕方法利用上述的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首先利用第二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卷针轴和第二卷针轴相互靠近运动,直至第一卷针轴的第一卷针的端部插入到第二卷针轴的第二定位孔以及第二卷针轴的第二卷针的端部插入到第一卷针轴的第一定位孔;然后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卷针轴和第二卷针轴同步转动,通过第一卷针和第二卷针将铝箔和电解纸卷绕成电容器素子;接着利用第二驱动机构驱使第一卷针轴和第二卷针轴相互远离运动,使第一卷针轴的第一卷针的端部从第二卷针轴的第二定位孔拔出以及使第二卷针轴的第二卷针的端部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9/CN104715938.html" title="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及电容器素子卷绕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及电容器素子卷绕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素子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卷针轴、第二卷针轴、第一驱动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机构,该第一卷针轴与该第二卷针轴同轴且相对设置,该第一卷针轴靠近该第二卷针轴的端部朝向该第二卷针轴设有第一卷针,该第二卷针轴靠近该第一卷针轴的端部朝向该第一卷针轴设有第二卷针,该第一卷针与该第二卷针相互靠近在一起并用于卷绕形成电容器素子,该第一驱动机构驱使该第一卷针轴和该第二卷针轴同步转动,该第二驱动机构驱使该第一卷针轴和该第二卷针轴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国彪刘云宗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诚捷精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