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管路的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02183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3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管路的管夹,为一体成型结构;依次包括有第一连接面、第一管路槽、第二连接面、第二管路槽、第三连接面、连接条、第四连接面、第三管路槽、第五连接面、第四管路槽及第六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与所述连接条活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面与所述连接条活动连接。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相对的管路槽结构,使管夹能防止管路脱落,方便拆解,又结构简单,固定可靠且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起固定作用的辅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固定管路的管夹
技术介绍
在汽车设计过程中,管路的固定一般采用管夹和扎带进行固定,管路布置的合理性及牢固程度,既影响到管路布置的美观度,也会因固定失效等造成管路磨损、振动加大、管路断裂等,从而对汽车性能造成影响。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多条管路并行的现象非常普遍,有时考虑到空间布置的需求,需要将多条管路用一个管夹约束在一起,或者通过一个管夹固定在一起后再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如图1所示,目前多条管路用一个管夹约束在一起所用的管夹大多是由一侧有开口的塑料卡箍1组成的,这种管夹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或管路受力弯曲变形后容易脱落;如图2所示,为通过一个管夹固定在一起后再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所用的管夹大多为铁片2冲压成型,这种管夹内圈是橡胶垫3,然后通过铁片2冲压成型将橡胶垫夹紧3,这种管夹一旦固定,便不能拆除,如果需要拆除,则需要破坏性拆解。管夹与管路的接触部位用橡胶垫隔离,以降低磨损,但成本较高。如图3所示的一种管夹,在管夹的本体设有一种弧形槽,在弧形槽槽口的其中一个边向着弧形槽的方向翻折形成一个防止管路脱离的止脱边5,另外还设有卡槽4、卡扣,但这种管夹带有卡槽4、卡扣以及止脱边5的结构,使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而且若所夹紧的管路直径比卡槽4的直径略小的话,会有脱落风险。如图4所示为一种管夹,但这种管夹带有插接销6结构,使管夹主体7结构较大,带有镂空结构,制造工艺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固定可靠,且成本低廉的塑料管夹,适用于钢管、软管等管路的约束固定。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固定管路的管夹,为一体成型结构;依次包括有第一连接面、第一管路槽、第二连接面、第二管路槽、第三连接面、连接条、第四连接面、第三管路槽、第五连接面、第四管路槽及第六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与所述连接条活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面与所述连接条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槽与所述第四管路槽相对配合且均属于所述第一管路槽所在的第一圆柱侧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管路槽与所述第三管路槽相对配合且均属于所述第二管路槽所在的第二圆柱侧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五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五连接面大小形状相同且相对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圆柱的轴向中线既不位于所述第一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也不位于所述第四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二圆柱的轴向中线既不位于所述第二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也不位于所述第三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第六连接面、所述第一管路槽与所述第四管路槽、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五连接面、所述第二管路槽与所述第三管路槽,以及第三连接面与所述第四连接面分别以所述连接条的轴向中线对称。所述第一管路槽与所述第四管路槽的大小和形状相同。所述第二管路槽与所述第三管路槽的大小和形状相同。所述第一管路槽与所述第二管路槽的大小和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圆柱的轴向中线到所述第一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一圆柱的轴向中线到所述第四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圆柱的轴向中线到所述第二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的距离,与所述第二圆柱的轴向中线到所述第三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宽度和所述第五连接面的宽度均大于固定螺栓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相对的管路槽结构,使管夹能防止管路脱落,方便拆解,又结构简单,固定可靠,成本低廉,且其本身坚固耐用;适用于钢管、软管等一个或多个管路的约束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管路夹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管路夹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管路夹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管路夹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管路夹展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管路夹使用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塑料卡箍,2铁片,3橡胶垫,4卡槽,5止脱边,6插接销,7管夹主体,11第一连接面,12第一管路槽,13第二连接面,14第二管路槽,15第三连接面,16连接条,17第四连接面,18第三管路槽,19第五连接面,20第四管路槽,21第六连接面,22第一固定孔,23第二固定孔,24固定螺栓,25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实例仅为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在汽车设计过程中,有时考虑到空间布置的需求,将多条管路用一个管夹约束在一起,或者通过一个管夹固定在一起后再固定在车身或车架上。管路布置的合理性及牢固程度,既影响到管路布置的美观度,也会因固定失效等造成管路磨损、振动加大、管路断裂等,从而对汽车性能造成影响。本技术对现有管路夹的不足进行了改进,设计出既能防止管路脱落,方便拆解,又结构简单,固定可靠的管路夹。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本技术的管路夹为一体成型结构;依次包括有第一连接面11、第一管路槽12、第二连接面13、第二管路槽14、第三连接面15、连接条16、第四连接面17、第三管路槽18、第五连接面19、第四管路槽20及第六连接面21。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依次包括有第五管路槽、第六管路槽等,具体的数量依据需要而定。所述第三连接面15与所述连接条16活动连接,这样第三连接面15相对于连接条16能够弯折,第三连接面15弯折会带动一体的第一连接面11、第一管路槽12、第二连接面13及第二管路槽14随第三连接面15移动;所述第四连接面17与所述连接条16活动连接,这样第四连接面17相对于连接条16也能够弯折;第四连接面17弯折会带动一体的第六连接面21、第三管路槽18、第五连接面19及第四管路槽20随第四连接面17移动。第三连接面15与第四连接面17相向弯折。在加工时,上述各部分依次排列,并通过模具一体加工成型,这样使得成型简单,开模容易。在第三连接面15与第四连接面17相向弯折后:所述第一管路槽12与所述第四管路槽20相对配合且均属于所述第一管路槽12所在的第一圆柱侧表面的一部分;这两个管路槽形成立体结构,在两个管路槽之间形成管路过孔,用于放置管路。所述第一管路槽12与所述第四管路槽20的大小和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固定管路的管夹,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有第一连接面、第一管路槽、第二连接面、第二管路槽、第三连接面、连接条、第四连接面、第三管路槽、第五连接面、第四管路槽及第六连接面;所述第三连接面与所述连接条活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面与所述连接条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槽与所述第四管路槽相对配合且均属于所述第一管路槽所在的第一圆柱侧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管路槽与所述第三管路槽相对配合且均属于所述第二管路槽所在的第二圆柱侧表面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五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五连接面大小形状相同且相对配合;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所述第一圆柱的轴向中线既不位于所述第一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也不位于所述第四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所述第二圆柱的轴向中线既不位于所述第二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也不位于所述第三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管路的管夹,为一体成型结构;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有第
一连接面、第一管路槽、第二连接面、第二管路槽、第三连接面、连接条、第
四连接面、第三管路槽、第五连接面、第四管路槽及第六连接面;
所述第三连接面与所述连接条活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面与所述连接条活
动连接;
所述第一管路槽与所述第四管路槽相对配合且均属于所述第一管路槽所
在的第一圆柱侧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管路槽与所述第三管路槽相对配合且均属于所述第二管路槽所
在的第二圆柱侧表面的一部分;
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五连接面上设置有第二固定
孔;
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第五连接面大小形状相同且相对配合;所述第一固
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
所述第一圆柱的轴向中线既不位于所述第一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也
不位于所述第四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
所述第二圆柱的轴向中线既不位于所述第二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也
不位于所述第三管路槽开口所在的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管路的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
面与所述第六连接面、所述第一管路槽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龙储胜林张奇奇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