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勇专利>正文

腔镜吸引电凝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93874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1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腔镜吸引电凝钳,是在双极单动电凝钳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它主要适用于微创胸腹腔镜手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钳夹、钳杆、拉杆、吸引孔道和组合手柄,组合手柄设置有带QO形指圈的固定手柄与可动手柄;拉杆位于钳杆中的拉杆槽内,其一端通过拉杆座与可动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活动钳夹转动连接;吸引孔道也位于钳杆内,且与拉杆槽相互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既具有双极电凝功能,同时又能对出血位置进行及时清理,功能多,应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手术器械,特别涉及一种腹腔镜微创手术中使用的集出血清理与止血为一体的吸引电凝钳。
技术介绍
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时,虽然创伤较小,但是难免会切割到血管,出现局部出血。目前临床上使用电凝钳为腹腔镜手术中常用的止血器械。电凝钳的钳端在高频电能下使血管脱水而凝固,因此可以达到止血目的。但是,使用电凝钳止血前需要先对出血清理后,才能置入电凝钳止血。若手术期间再出血,就不得不将电凝钳取出后先将出血清理后再置入电凝钳进行止血,而且反复的置入电凝钳可能对组织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这样不但延长了手术时间,同时增大了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对出血位点进行止血的同时还可以实现清理出血的腔镜吸引电凝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腔镜吸引电凝钳,包括钳夹、钳杆、拉杆、吸引孔道和组合手柄,所述钳夹包括活动钳夹和与活动钳夹配合的固定钳夹,固定钳夹与钳杆首端固定连接,活动钳夹转动连接在在固定钳夹和拉杆上;所述拉杆位于钳杆内的拉杆槽中,所述拉杆另一端通过拉杆座与可动手柄连接;所述组合手柄设置有带QO形指环的固定手柄和可动手柄,固定手柄和可动手柄通过铰接连接;所述钳杆内还有一条与拉杆槽平行的吸引孔道。优选的,所述钳夹长度为1.5cm,其中固定钳夹侧面上设有N个小孔,N多3。优选的,所述钳杆为一圆柱形杆体,长为40cm ;拉杆槽位于钳杆的中心轴处,吸引孔道位于拉杆槽下方,靠近于固定钳夹,且与固定钳夹上的小孔相通,吸引孔道另一端与吸引接口相通。优选的,所述拉杆为圆柱形杆体,其末端套装有拉杆嵌块,拉杆嵌块上连接有导线,导线的另一端与电凝插座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又一效果在于:在电凝钳中设置有吸引孔道及装置,可以对出血位点止血的同时还可将出血进行处理,避免了在止血过程中对出血清理是繁琐的更换器械操作,方便了手术中对出血的操作。本技术既具有双极电凝功能,同时又能对出血进行及时清理,免去了在使用电凝钳止血的同时需要采用辅助器械清理出血的麻烦,使处理出血操作更简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活动钳夹,2-固定钳夹,3-钳杆,4-拉杆,5-拉杆座,6-拉杆槽,7-拉杆嵌块,8-吸引孔道,9-吸引接口,10-导线,11-电凝插头,12-固定手柄,13-可动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的一种腔镜吸引电凝钳,主要包括活动钳夹1、固定钳夹2、钳杆3、拉杆4、拉杆座5、拉杆槽6、拉杆嵌块7、吸引孔道8、吸引接口 9、导线10、电凝插头11、固定手柄12和活动手柄13。图1中轮廓线为虚线的活动钳夹I表示其处在打开位置,轮廓线为实线的活动钳夹I表示其处在闭合位置。活动钳夹I与固定钳夹2长度均为1.5cm,固定钳夹2侧面上设有4个小孔,固定钳夹2与钳杆3首端固定连接,活动钳夹I转动连接在固定钳夹2和拉杆4上;拉杆4位于钳杆3中的拉杆槽6内,拉杆4的末端通过拉杆座5与可动手柄13连接,在其末端还装有拉杆嵌块7,拉杆嵌块7上连接有导线10,导线10另一端与电凝插座11连接,这样使得在手术时活动钳夹I与固定钳夹2之间可形成电流,用于电凝操作;拉杆槽6处于钳杆3的中心轴处,与拉杆槽6平行且靠近固定钳夹2 —侧有一条贯通的吸引孔道8,吸引孔道8与固定钳夹上的小孔相通,吸引孔道8另一端与吸引接口 9相通;钳杆3为直径6mm,长为40cm的圆柱杆体,钳杆3末端与固定手柄12固定连接,可动手柄13通过铰接转动连接在固定手柄12上,如此通过波动活动手柄13可带动拉杆座5使拉杆4在拉杆槽6内做来回运动,拉杆4的来回运动控制活动钳夹I的闭合与张开操作,固定手柄12和可动手柄13带有QO形指环。实际操作时,将本技术的电凝插头处与高频电凝设备相连,吸引接口与吸引器相连。将电凝设备与电凝插头11连接,吸引器与吸引接口 9连接。将本技术置入出血的血管处,打开吸引器将出血清理的同时拇指伸入QO形指环的固定手柄,无名指伸入可动手柄,将钳头对准患者出血血管后弯曲手指,通过拉杆将活动钳夹与固定钳夹闭合,脚踩动高频电凝设备的脚踏开关,通电后实现对患者血管的闭合。闭合完成后,松开手指,通过拉杆操作,活动钳夹恢复至初始状态。【主权项】1.一种腔镜吸引电凝钳,包括钳夹、钳杆(3)、拉杆(4)、吸引孔道(8)和组合手柄,所述钳夹包括活动钳夹(I)和与活动钳夹配合的固定钳夹(2),固定钳夹(2)与钳杆(3)首端固定连接,活动钳夹(I)转动连接在固定钳夹(2)和拉杆(4)上;所述拉杆(4)位于钳杆(3)内的拉杆槽出)中,所述拉杆(4)另一端通过拉杆座(5)与可动手柄(13)连接;所述组合手柄设置有带QO形指环的固定手柄(12)和可动手柄(13),固定手柄(12)和可动手柄(13)通过铰接连接;所述钳杆(3)内还有一条与拉杆槽(6)平行的吸引孔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吸引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夹长度为1.5cm,其中固定钳夹(2)侧面上设有N个小孔,N多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吸引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杆(3)为一圆柱形杆体,长为40cm;拉杆槽(6)位于钳杆(3)的中心轴处,吸引孔道(8)位于拉杆槽(6)下方,靠近于固定钳夹(2),且与固定钳夹(2)上的小孔相通,吸引孔道(8)另一端与吸引接口(9)相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镜吸引电凝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为圆柱形杆体,其末端套装有拉杆嵌块(7),拉杆嵌块(7)上连接有导线(10),导线(10)的另一端与电凝插座(11)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腔镜吸引电凝钳,是在双极单动电凝钳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它主要适用于微创胸腹腔镜手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本技术包括钳夹、钳杆、拉杆、吸引孔道和组合手柄,组合手柄设置有带QO形指圈的固定手柄与可动手柄;拉杆位于钳杆中的拉杆槽内,其一端通过拉杆座与可动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活动钳夹转动连接;吸引孔道也位于钳杆内,且与拉杆槽相互平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既具有双极电凝功能,同时又能对出血位置进行及时清理,功能多,应用效果好。【IPC分类】A61M1-00, A61B18-12【公开号】CN204379432【申请号】CN201520001533【专利技术人】李勇, 陈晓云 【申请人】李勇, 石家庄曼迪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申请日】2015年1月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镜吸引电凝钳,包括钳夹、钳杆(3)、拉杆(4)、吸引孔道(8)和组合手柄,所述钳夹包括活动钳夹(1)和与活动钳夹配合的固定钳夹(2),固定钳夹(2)与钳杆(3)首端固定连接,活动钳夹(1)转动连接在固定钳夹(2)和拉杆(4)上;所述拉杆(4)位于钳杆(3)内的拉杆槽(6)中,所述拉杆(4)另一端通过拉杆座(5)与可动手柄(13)连接;所述组合手柄设置有带QO形指环的固定手柄(12)和可动手柄(13),固定手柄(12)和可动手柄(13)通过铰接连接;所述钳杆(3)内还有一条与拉杆槽(6)平行的吸引孔道(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陈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李勇石家庄曼迪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