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永磁起重器的握力把手,包括一端设置有按钮(11)的连杆(1),连杆(1)上设置有定位销(12),且连杆(1)上套装有弹簧(13),该弹簧(13)一端与连杆(1)上的定位销(12)相抵;套装于连杆(1)和弹簧(13)的外部的杆套(2),其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长孔(21);穿过所述长孔(21)与所述连杆(1)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的卡扣(3);以及与所述杆套(2)固定连接连接部(4),所述连接部(4)呈一侧为平面的类圆柱体,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制作成本低廉等优点,能够适用于搬运较重产品的永磁起重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永磁起重器中的组成部件,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永磁起重器的握力把手。
技术介绍
永磁起重器由高性能钕铁硼永久磁性材料组成强磁系统,通过握力把手的转动,改变强磁系统磁力达到对工件的吸持和释放,适用于搬运钢板、铁块及圆柱铁材。但现有的永磁起重器的握力把手,由于结构的设计不合理,经常容易出现握力把手与起重器的连接处发生脱杆现象,发生物品掉落现象,严重威胁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对现有的握力把手进行结构改进,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永磁起重器的握力把手,以至少解决以往握力把手存在的容易脱杆,发生产品意外掉落,威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用于永磁起重器的握力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1,其一端设置有按钮11,在所述连杆1上设置有定位销12,且所述连杆1上套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一端与所述连杆1上的定位销12相抵;杆套2,其内部设置有贯穿两端的腔体,所述杆套2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长孔21,所述杆套2通过其内部腔体套装于所述连杆1和所述弹簧13的外部,且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与所述杆套2的腔体内壁相抵;卡扣3,其穿过所述长孔21与所述连杆1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连接部4,其与所述杆套(2)设有长孔(21)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4上设置有与所述永磁起重器连接的连接孔41,且所述连接部4与所述永磁起重器连接部分呈一侧为平面的类圆柱体。优选,所述杆套2远离所述长孔21的一端外表面22缠绕有弹簧钢丝。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杆1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14,所述杆套2内部腔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4匹配的第二定位销。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扣3为不规则梯形。进一步优选,所述按钮11的顶端为内凹弧形,与人体的拇指弧度匹配。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永磁起重器的握力把手,通过在握力把手上设置有卡扣,可实现握力把手与永磁起重器之间的锁定,同时,将握力把手的连接部进行整体的形状改进,将原有的圆柱体改进为一侧为平面的类圆柱体,以增加握力把手与永磁起重器之间的连接牢固程度,由于将圆柱体改进为一侧为平面的类圆柱体后,在握力把手与永磁起重器的连接面上增加了两条接触棱线,能够有效避免握力把手在永磁起重器连接处发生滚动,同时再通过螺栓穿过连接部的连接孔实现握力把手与永磁起重器之间的固定连接,避免遇到重力较大时发生脱杆情况的产生,防止产品脱落,提高了工作的安全性,方便对握力把手进行相对连接部与永磁起重器连接处的转动操作。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永磁起重器的握力把手,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制作成本低廉等优点,能够适用于搬运较重产品的永磁起重器。附图说明图1为握力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握力把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握力把手连接部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解释,但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解决以往握力把手容易出现与永磁起重器之间发生脱杆的现象,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永磁起重器的握力把手,具体结构参见图1和图2,具体包括连杆1、杆套2、卡扣3和连接部4四大部分,其中,连杆1的一端设置有按钮11,在所述连杆1上设置有定位销12,且所述连杆1上套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一端与所述连杆1上的定位销12相抵,所述杆套2的内部设置有贯穿两端的腔体,所述杆套2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长孔21,所述杆套2通过其内部腔体套装于所述连杆1和所述弹簧13的外部,且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与所述杆套2的腔体内壁相抵,所述卡扣3穿过所述长孔21与所述连杆1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在所述杆套2设有长孔21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部4,且连接部4上设置有与所述永磁起重器连接的连接孔41,且所述连接部4与所述永磁起重器连接部分呈一侧为平面的类圆柱体,具体结构可参见图3。该握力把手的具体工作过程为,首先将握力把手的连接部穿入永磁起重器的连接环内,然后通过螺栓分别穿过连接环和连接部上的连接孔,实现连接部与永磁起重器之间的连接,在通过按压连杆上的端帽,带动与连杆的一端侧面连接的卡扣沿着杆套中长孔的方向滑动,从而完成握力把手与永磁起重器的锁定,实现其功能。本实施方案的握力把手将传统中连接部的圆柱体改进为一面为平面的类圆柱体,通过该处改进,使得握力把手与永磁起重器之间的连接面由原来的环形改进为具有两条侧棱的不规则形状,从而能够防止连接部在连接处发生滚动,从而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防止脱杆现象的产生,避免了产品的意外掉落。为了方便进行握力把手的旋转操作,增加手部与握力把手之间的摩擦力,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1,在杆套2远离所述长孔21的一端外表面22缠绕有弹簧钢丝,从而方便工人的操作。为了防止连接杆在杆套内发生意外的转动,给操作带来不便,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参见图1和图2,在连杆1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14,所述杆套2内部腔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14匹配的第二定位销,通过凹槽14与第二定位销的匹配连接,从而实现对连杆的限位作用,一方面可以确使在按压连杆的按钮11时,连杆能够按照预定轨迹进行移动,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连杆在杆套内发生意外转动,带动卡扣的运动,造成握力把手相对永磁起重器进行运动的现象发生。其中,卡扣的结构可以选用多种,只要能够实现与永磁起重器之间的固定即可,而其中一种较为简单的结构为,所述卡扣3为不规则梯形。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按钮11的顶端为内凹弧形,与人体的拇指弧度匹配,提高其舒适度,而且具备防滑的功能。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形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不影响技术问题的解决和技术效果的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永磁起重器的握力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杆(1),其一端设置有按钮(11),在所述连杆(1)上设置有定位销(12),且所述连杆(1)上套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一端与所述连杆(1)上的第一定位销(12)相抵;杆套(2),其内部设置有贯穿两端的腔体,所述杆套(2)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长孔(21),所述杆套(2)通过其内部腔体套装于所述连杆(1)和所述弹簧(13)的外部,且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与所述杆套(2)的腔体内壁相抵;卡扣(3),其穿过所述长孔(21)与所述连杆(1)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连接部(4),其与所述杆套(2)设有长孔(21)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4)上设置有与所述永磁起重器连接的连接孔(41),且所述连接部(4)与所述永磁起重器连接部分呈一侧为平面的类圆柱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永磁起重器的握力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杆(1),其一端设置有按钮(11),在所述连杆(1)上设置有定位销(12),且所述连杆(1)上套装有弹簧(13),所述弹簧(13)一端与所述连杆(1)上的第一定位销(12)相抵;
杆套(2),其内部设置有贯穿两端的腔体,所述杆套(2)的一端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长孔(21),所述杆套(2)通过其内部腔体套装于所述连杆(1)和所述弹簧(13)的外部,且所述弹簧(13)的另一端与所述杆套(2)的腔体内壁相抵;
卡扣(3),其穿过所述长孔(21)与所述连杆(1)的另一端侧壁固定连接;
连接部(4),其与所述杆套(2)设有长孔(21)的一端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4)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涛,
申请(专利权)人:赵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