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983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电源端子和开关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收容对接插头的收容腔。所述开关端子具有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弹性端子和与弹性端子相接触或断开的固定端子。所述弹性端子具有突伸入收容腔的弹性突起。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与弹性端子贴合设置的加强片。所述加强片具有形状与弹性突起相对应的辅助弹片,所述辅助弹片贴靠于弹性突起背离固定端子的一侧设置。通过增加设置的与弹性端子相结合的加强片,可有效增强所述弹性端子的弹性及强度,保证开关端子的信号传输稳定性,进而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源连接器的电流传输稳定性,延长开关端子乃至整个电源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流传输元件,尤其涉及一种电流传输稳定的电源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作为各种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中。其中,电源连接器主要用于对电器设备或其中的部分电子元件进行电流传输,该种电源连接器通常包括有绝缘本体、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电源端子和开关端子。所述开关端子用以检测对接电源插头的插入状况,且其通常包括用以与对接电源插头抵触的弹性端子和与弹性端子接触或断开的固定端子。但是,因一般用以导电的弹性端子的制成材料较薄,弹性较差,且在长时间被抵压后容易造成弹性失效或容易屈服,进而导致开关端子信号传输不稳定。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源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传输稳定的电源连接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电源端子和开关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收容对接插头的收容腔,所述开关端子具有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弹性端子和与弹性端子相接触或断开的固定端子,所述弹性端子具有突伸入收容腔的弹性突起,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与弹性端子贴合设置的加强片,所述加强片具有形状与弹性突起相对应的辅助弹片,所述辅助弹片贴靠于弹性突起背离固定端子的一侧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端子还设有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固定部;所述加强片还设有与辅助弹片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贴靠所述弹性突起的第一固定部设置、并与第一固定部共同固定在绝缘本体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端子还设有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固定部、连接第一固定部一端与弹性突起的连接部以及自第一固定部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第一焊接部,所述弹性突起自连接部朝向第一焊接部方向反向弯折而成,所述连接部设有与弹性突起连接的第一折弯部,所述加强片具有与辅助弹片相连接并贴靠第一折弯部设置的第二折弯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还设有连接在第一折弯部和第一固定部之间的第一主体部,所述加强片具有贴靠第一主体部设置的第二主体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主体部或第二主体部设有将两者固定在一起的定位卡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片还设有连接所述连接部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贴靠所述弹性端子的第一固定部设置、并与第一固定部共同固定在绝缘本体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是在通过定位卡扣将弹性端子和加强片定位在一起后镶埋固定在绝缘本体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端子还设有自弹性突起延伸以与固定端子接触或断开的导通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强片还设有设置在导通部背离固定端子一侧的延伸片,所述延伸片与辅助弹片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突起呈倒V型,所述第一固定部呈平板状,所述第一固定部与弹性突起于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源连接器通过增加设置与弹性端子相结合的加强片,可有效增强所述弹性端子的弹性及强度,保证开关端子的信号传输稳定性,进而保证本技术电源连接器的电流传输稳定性,延长开关端子乃至整个电源连接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电源连接器与一对接电源插头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电源连接器和电源插头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1中电源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另一角度的视图;图5是图3中开关端子、加强片和绝缘块的部分拆解图;图6是图5另一角度的视图;图7是图1中电源连接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请参照图1至图7所示为本技术电源连接器100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电源连接器100用以与一电源插头800相插接,并包括有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1内的电源端子2、开关端子3和加强片4。结合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配合设置的绝缘主体11和绝缘块12,所述开关端子3和加强片4先镶埋固定在绝缘块12上,然后再与绝缘块12一起固定至绝缘主体11上。结合图1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主体11设有用以固定所述电源端子2的第一固定槽111、与第一固定槽111前后连通以收容对接插头800的收容腔112、与第一固定槽111上下排列设置的第二固定槽113。所述收容腔112向前贯穿绝缘主体11的对接面。所述第一固定槽111和第二固定槽113均向后开放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槽113向前延伸至收容腔112的下方,并与收容腔112上下连通。此外,在第二固定槽113的两侧壁上还形成有用以与绝缘块12相固定的开口1131。所述绝缘块12两侧分别向外突设有与开口1131相配合的固定块121。请参照图1、图3及图4所示,所述电源端子2具有呈柱状设计的固定部21、自固定部21向前延伸的柱状对接部22以及与固定部21相连接设置的焊接部23。所述固定部21固定在第一固定槽111内,并且固定部21的外径大于对接部22的外径,以防止固定部21向前移动。所述对接部22收容在收容腔112中。结合图2至图4及图7所示,所述开关端子3具有固定在绝缘本体1上的弹性端子31和与弹性端子31相接触或断开的固定端子32。所述固定端子32呈片状设计,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端子32呈水平状设置在弹性端子31的上侧,并且所述开关端子3整体设置为:在对接电源插头800未插入时,所述弹性端子31向上抵接固定端子32;在对接电源插头800插入收容腔112内时,对接电源插头800抵持弹性端子31使得弹性端子31朝远离固定端子32的一侧移动,从而与固定端子32断开接触。结合图3至图7所示,所述弹性端子31设有突伸入收容腔112的倒V型弹性突起311、自弹性突起311末端延伸以与固定端子32接触或断开的导通部312、与弹性突起311连接的平板状第一固定部313以及自第一固定部313延伸出绝缘本体1的第一焊接部314。所述第一固定部313镶埋固定在绝缘块12中,所述弹性突起311和导通部312收容在所述第二固定槽113内。所述导通部312具有朝向固定端子32方向突伸的凸包3121,以增强弹性端子31与固定端子32之间的抵接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突起311为朝第一焊接部314方向反向弯折延伸而成,即所述弹性突起311和第一固定部313于上下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弹性端子31还设有连接第一固定部313与弹性突起311的连接部315,并且所述连接部315设有与弹性突起311连接的第一折弯部3151以及连接在第一折弯部3151和第一固定部313之间的第一主体部3152。当然,所述弹性端子31设置为直接自第一固定部313延伸而成,并将固定端子32作相应的变更设计,只要可与弹性端子31的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电源端子和开关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收容对接插头的收容腔,所述开关端子具有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弹性端子和与弹性端子相接触或断开的固定端子,所述弹性端子具有突伸入收容腔的弹性突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与弹性端子贴合设置的加强片,所述加强片具有形状与弹性突起相对应的辅助弹片,所述辅助弹片贴靠于弹性突起背离固定端子的一侧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电源端子和开关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具有用以收容对接插头的收容腔,所述开关端子具有固定在绝缘本体上的弹性端子和与弹性端子相接触或断开的固定端子,所述弹性端子具有突伸入收容腔的弹性突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连接器还包括与弹性端子贴合设置的加强片,所述加强片具有形状与弹性突起相对应的辅助弹片,所述辅助弹片贴靠于弹性突起背离固定端子的一侧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还设有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固定部;所述加强片还设有与辅助弹片相连接的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贴靠所述弹性突起的第一固定部设置、并与第一固定部共同固定在绝缘本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还设有固定在绝缘本体内的第一固定部、连接第一固定部一端与弹性突起的连接部以及自第一固定部另一端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第一焊接部,所述弹性突起自连接部朝向第一焊接部方向反向弯折而成,所述连接部设有与弹性突起连接的第一折弯部,所述加强片具有与辅助弹片相连接并贴靠第一折弯部设置的第二折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风相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