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佑农专利>正文

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的货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83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的货仓车,主要由动滑块、固定滑块、内套管、外套管、次承重轮、主承重轮、连接支架、车架、前承重支架组成,通过调节车架角度可适用于装载不同重量货物,不用时可折叠存放,结构合理,车架角度可随意调节,使用方便,具有较大实施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货仓车,尤其是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的货仓车,适用于仓库、商场、机场、车站及旅游途中装载货物的场合。在本技术作出之前,现有技术的货仓车,主要由车架、承重轮组成,货物装载在车架上,其主要缺点是结构不合理,车架角度是固定的,不能自由调节,货仓车在不装载货物时不能折叠存放,使用不方便,影响实施效果。本技术的任务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车架角度可随意变动、使用方便的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的货仓车。本技术的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的货仓车,包含有动滑块1、固定滑块2、内套管3、外套管4、次承重轮5、主承重轮6、连接支架7、车架8和前承重支架9,其特征是动滑块1和固定滑块2连接构成滑块装置,固定滑块2与车架8连接,车架8下端设置前承重支架9,动滑块1通过轴分别与主承重轮6和连接支架7连接,内套管3设置在外套管4内,外套管4的下端固定在连接支架7上,内套管3的上端固定在车架8上,次承重轮5设置在连接支架7的一端。本技术的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的货仓车,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合理,车架角度可随意调节,货仓车可折叠存放,使用方便,具有较大的实施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和货仓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折叠时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的货仓车结构示意图。其中1-动滑块,2-固定滑块,3-内套管,4-外套管,5-次承重轮,6-主承重轮,7-连接支架,8-车架,9-前承重支架。图1、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案为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的货仓车包含有动滑块1、固定滑块2、内套管3、外套管4、次承重轮5、主角重轮6、连接支架7、车架8和前承重支架9,动滑块1和固定滑块2连接构成滑块装置,固定滑块2与车架8连接,车架8下端设置前承重支架9,动滑块1通过轴分别与主承重轮6和连接支架7连接,内套管3设置在外套管4内,外套管4的下端固定在连接支架7上,内套管3的上端固定在车架8上,次承重轮5设置在连接支架7的一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当装载货物时,如图1所示,前承重支架9与支架8呈90°,通过调节内套管3在外套管4中的相对位置,使车架8处于各种不同倾斜角度的位置,适用于装卸不同重量的货物,当车架8与水平面倾斜角度最大时,装卸的货物重量最大。当不装载货物时,如图2所示,将前承重支架9沿车架8收拢,外套管4沿内套管3向上滑动至外套管4接触内套管3的固定端,从而带动连接支架7向车架8收拢,便于存放,该货仓车结构合理,车架角度可随意变动,不使用时可折叠存放,使用方便,具有较大实施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的货仓车,包含有动滑块(1)、固定滑块(2)、内套管(3)、外套管(4)、次承重轮(5)、主承重轮(6)、连接支架(7)、车架(8)和前承重支架(9),其特征是动滑块(1)和固定滑块(2)连接构成滑块装置,固定滑块(2)与车架(8)连接,车架(8)下端设置前承重支架(9),动滑块(1)通过轴分别与主承重轮(6)和连接支架(7)连接,内套管(3)设置在外套管(4)内,外套管(4)的下端固定在连接支架(7)上,内套管(3)的上端固定在车架(8)上,次承重轮(5)设置在连接支架(7)的一端。专利摘要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的货仓车,主要由动滑块、固定滑块、内套管、外套管、次承重轮、主承重轮、连接支架、车架、前承重支架组成,通过调节车架角度可适用于装载不同重量货物,不用时可折叠存放,结构合理,车架角度可随意调节,使用方便,具有较大实施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文档编号B62B3/02GK2417093SQ0023314公开日2001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邹佑农, 俞剑翔 申请人:邹佑农, 俞剑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架角度可自由调节的货仓车,包含有动滑块(1)、固定滑块(2)、内套管(3)、外套管(4)、次承重轮(5)、主承重轮(6)、连接支架(7)、车架(8)和前承重支架(9),其特征是动滑块(1)和固定滑块(2)连接构成滑块装置,固定滑块(2)与车架(8)连接,车架(8)下端设置前承重支架(9),动滑块(1)通过轴分别与主承重轮(6)和连接支架(7)连接,内套管(3)设置在外套管(4)内,外套管(4)的下端固定在连接支架(7)上,内套管(3)的上端固定在车架(8)上,次承重轮(5)设置在连接支架(7)的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佑农俞剑翔
申请(专利权)人:邹佑农俞剑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