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523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座椅,包括:坐垫、两个设在坐垫上的臂托、转动连接在坐垫上的靠背、架板、连接架板和坐垫的柔性体、具有底座、驱动机、连杆机构和架板支件的支撑架和具有两个滚轮、与两个滚轮连接的连轴、与连轴转动连接的底盘、两个履带和减震弹簧、四个曲轴和小轮的移动机构;底座可拆卸安装在底盘上;两曲轴铰接在连轴上,两小轮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曲轴上,减震弹簧分别连接在两曲轴上;履带环绕在滚轮及两小轮上。通过驱动机驱动连杆机构,使得靠背相对坐垫转动及架板支件同步伸缩,便于人们舒适地躺卧在履带式座椅上。支撑架可拆卸安装在移动机构上,既方便人们使用进行户外活动,移动性较佳;又可以当做沙发使用,实现多功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是涉及一种履带式座椅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及制造工艺的提高,人们不断地追求优质的生活体验,尤其在家具领域,人们对座椅舒适度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其用于坐靠的功能。现有的座椅多为靠背与底座转动连接,可以调节靠背与底座的夹角,但是,人们躺卧在座椅上时腿无处搭放,使得下肢处于弯曲状态,从而造成人的躺卧舒适度不佳。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座椅由于不便于移动,常常放置在房间内使用,给腿脚不便的人使用座椅进行外出活动带来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伸展和折叠的供小腿搭放且便于移动的多功能履带式座椅。一种履带式座椅,包括:两个臂托、坐垫、靠背、柔性体、架板、支撑架和移动机构;两个所述臂托相对设置在所述坐垫上,所述靠背转动连接在位于两个所述臂托之间的所述坐垫上,所述柔性体分别与所述架板以及所述坐垫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驱动机、连杆机构和架板支件;所述连杆机构延伸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转动臂和伸展臂,所述坐垫安装在所述连杆机构上,所述靠背安装在所述转动臂上,所述架板支件与所述伸展臂铰接,所述架板设置在所述架板支件上;所述驱动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驱动所述连杆机构以带动所述转动臂转动以及所述伸展臂伸缩,使得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坐垫转动以及所述架板支件同步伸缩;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滚轮、连轴、底盘、电动机、两个履带、四个曲轴、四个小轮和两个减震弹簧;所述连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与所述连轴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并驱动所述连轴转动,所述底座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底盘上凸伸一力臂,所述力臂上设置一万向轮;每一个所述滚轮包括两个与所述连轴固定连接的圆盘,两个所述圆盘间隔设置,其中两个所述曲轴的一端铰接在两个所述圆盘之间的所述连轴上,其中两个所述小轮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曲轴的另一端,一个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曲轴上;一个所述履带环绕在一个所述滚轮以及对应的两个所述小轮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为与所述连杆机构连接的电动推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靠背包括:主靠背、左翼部件和右翼部件,所述左翼部件和所述右翼部件通过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主靠背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靠背具有S形的截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板上设置若干按摩凸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架板上设置W形截面的软垫。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靠背上可拆装设置一头枕。通过所述驱动机驱动所述连杆机构以带动所述转动臂转动以及所述伸展臂伸缩,使得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坐垫转动以及所述架板支件同步伸缩,便于人们躺卧在履带式座椅上,舒适度较好。另外,所述支撑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移动机构上,便于人们使用履带式座椅进行户外活动,实现移动功能。把所述支撑架从所述底盘上拆下就可以放置在地板上,当做沙发使用,实现多功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履带式座椅的爆炸结构图;图2为图1中所示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所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支撑架伸展时的侧视图;图5为支撑架收缩时的侧视图;图6为架板支件与伸展臂铰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靠背的爆炸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履带式座椅10的爆炸结构图,图2为图1中所示移动机构17的结构示意图。履带式座椅10包括臂托Ila和臂托11b、坐垫12、靠背13、柔性体14、架板15、支撑架16和移动机构17。本实施例中,坐垫12具有四个侧边,臂托IIa和臂托Ilb分别设置在坐垫12上的相对两侧边处。人们躺在履带式座椅10上休憩、工作或学习时,往往希望能够听听舒缓亦或是劲爆的音乐,因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臂托Ila或者臂托Ilb上还可以设置有用于触摸操作进行音乐播放的显示屏组件,如此便能够不用另外拿着手机、MP3等其它音乐播放设备聆听音乐。靠背13转动连接在坐垫12上的第三侧边处,也可以说,背13转动连接在位于臂托Ila和臂托Ilb之间的坐垫12上,从而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调节靠背13相对于坐垫12的倾斜角度,靠使得躺卧时身躯能够舒展开,舒适度较好。另外,靠背13上还覆盖有面料,该面料可以为布料或皮料,具有经久耐用性、抗拉裂能力以及高透气性的特点,防止靠背13因潮湿发霉引起细菌的滋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柔性体14分别与架板15以及坐垫12连接,柔性体14连接在坐垫12的第四侧边处,柔性体14的作用为:当履带式座椅10的使用者坐在坐垫12上且小腿放置在架板15上时,起到支撑使用者的大腿效果,避免因支撑架16伸展和收缩过程中使用者的大腿挤压进入架板15与坐垫12之间的空隙中,造成夹伤;另外,也能够起到遮挡支撑架16的效果,使得履带式座椅10整体看起来美观大方。移动机构17包括:第一滚轮171、第二滚轮172、连轴173、底盘174、电动机(图未示)、第一履带175、第二履带176、第一曲轴183、第二曲轴184、第三曲轴、第四曲轴、第一小轮185、第二小轮186、第三小轮、第四小轮和第一减震弹簧187、第二减震弹簧。连轴17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滚轮171和第二滚轮172的轴心处,底盘174与连轴173转动连接,电动机设置在底盘174上,并驱动连轴173转动。本实施例中,底盘174具有容置空腔,电动机安装在该容置空腔内,电动机通过齿轮副驱动连轴173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滚轮171和第二滚轮172转动。底盘174上凸伸一力臂177,力臂177上设置一万向轮178。每一个滚轮包括两个与连轴173固定连接的圆盘,两个圆盘间隔设置,其中两个曲轴的一端铰接在两个圆盘之间的连轴173上,其中两个小轮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曲轴的另一端,一个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曲轴上,一个履带环绕在一个滚轮以及对应的两个小轮上。例如,第一滚轮171包括与连轴173固定连接的第一圆盘181和第二圆盘182,第一圆盘181和第二圆盘182间隔设置。第一曲轴183的一端以及第二曲轴184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圆盘181和第二圆盘182之间的连轴173上,第一小轮185和第二小轮186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曲轴183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曲轴184的另一端。第一减震弹簧18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臂托、坐垫、靠背、柔性体、架板、支撑架和移动机构;两个所述臂托相对设置在所述坐垫上,所述靠背转动连接在位于两个所述臂托之间的所述坐垫上,所述柔性体分别与所述架板以及所述坐垫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驱动机、连杆机构和架板支件;所述连杆机构延伸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转动臂和伸展臂,所述坐垫安装在所述连杆机构上,所述靠背安装在所述转动臂上,所述架板支件与所述伸展臂铰接,所述架板设置在所述架板支件上;所述驱动机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驱动所述连杆机构以带动所述转动臂转动以及所述伸展臂伸缩,使得所述靠背相对所述坐垫转动以及所述架板支件同步伸缩;所述移动机构包括:两个滚轮、连轴、底盘、电动机、两个履带、四个曲轴、四个小轮和两个减震弹簧;所述连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底盘与所述连轴转动连接,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底盘上,并驱动所述连轴转动,所述底座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底盘上凸伸一力臂,所述力臂上设置一万向轮;每一个所述滚轮包括两个与所述连轴固定连接的圆盘,两个所述圆盘间隔设置,其中两个所述曲轴的一端铰接在两个所述圆盘之间的所述连轴上,其中两个所述小轮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所述曲轴的另一端,一个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曲轴上;一个所述履带环绕在一个所述滚轮以及对应的两个所述小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敏利
申请(专利权)人:敏华家具制造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