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方内圆铜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8056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铜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外方内圆铜管,其包括一根方柱状紫铜棒体,紫铜棒体中间为一个圆形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直径为紫铜棒体宽度的2/3,所述的通孔贯穿紫铜棒体,通孔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0.2微米,紫铜棒体的四周棱角处全部倒圆角,圆角半径为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圆柱状紫铜棒体的中心部掏空,所制作的原子能工业和电机工业领域的元器件具有导电截面大,散热速度快,长时间使用能够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铜管
,具体涉及一种外方内圆铜管
技术介绍
在一些原子能工业和电机工业领域,经常要用到导电性能好的材质作为导电元器件,在导电过程中所产生的热能必须快速的分散,以降低元器件的温度,但是,现有的导电元器件虽采用铜材质制作,导电性能良好,但其弊端是散热速度慢,长时间运行下容易造成元器件损坏,严重影响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作为本行业的技术研发人员,非常有必要开发一种铜管,使其具有导电性能好,散热速度快的优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方内圆铜管,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在导电性能好的前提下具有散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的优点。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外方内圆铜管,其包括一根方柱状紫铜棒体,其特征在于:紫铜棒体中间为一个圆形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直径为紫铜棒体宽度的2/3,所述的通孔贯穿紫铜棒体,通孔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 < 0.2微米。所述的紫铜棒体的四周棱角处全部倒圆角,圆角半径为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对圆柱状紫铜棒体的中心部掏空,所制作的原子能工业和电机工业领域的元器件具有导电截面大,散热速度快,长时间使用能够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看附图所示,一种外方内圆铜管,其包括一根方柱状紫铜棒体1,紫铜棒体I中间为一个圆形的通孔2,所述的通孔2直径为紫铜棒体I宽度的2/3,所述的通孔2贯穿紫铜棒体1,通孔2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 < 0.2微米,能够有效提高散热效率,为方便安装及加工,紫铜棒体的四周全部倒圆角处理。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对圆柱状紫铜棒体的中心部掏空,通孔2部分作为冷却介质流通的通道,能够有效提高元器件散热速率,并且紫铜棒体I的截面具有导电截面大、单位时间通过冷却介质流量多、散热性能好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主权项】1.一种外方内圆铜管,其包括一根方柱状紫铜棒体,其特征在于:紫铜棒体中间为一个圆形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直径为紫铜棒体宽度的2/3,所述的通孔贯穿紫铜棒体,通孔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 < 0.2微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方内圆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紫铜棒体的四周棱角处全部倒圆角,圆角半径为5mm。【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铜管
,公开了一种外方内圆铜管,其包括一根方柱状紫铜棒体,紫铜棒体中间为一个圆形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直径为紫铜棒体宽度的2/3,所述的通孔贯穿紫铜棒体,通孔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0.2微米,紫铜棒体的四周棱角处全部倒圆角,圆角半径为5mm。本技术通过对圆柱状紫铜棒体的中心部掏空,所制作的原子能工业和电机工业领域的元器件具有导电截面大,散热速度快,长时间使用能够提高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的优点。【IPC分类】H01B5-06【公开号】CN204390760【申请号】CN201520115603【专利技术人】刘慧选, 鲍龙君 【申请人】河北欧通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6月10日【申请日】2015年2月14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方内圆铜管,其包括一根方柱状紫铜棒体,其特征在于:紫铜棒体中间为一个圆形的通孔,所述的通孔直径为紫铜棒体宽度的2/3,所述的通孔贯穿紫铜棒体,通孔内壁的表面粗糙度为Ra≤0.2微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选鲍龙君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欧通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