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的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和温差发电复合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环境受到不断的破坏,要求我们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其利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太阳能的利用主要包括了光热利用和发电利用,由于传统的发电利用由于成本远大于寿命,且制造过程中产生严重的污染,导致太阳能光电利用推广缓慢。本技术的聚光式太阳能光伏-热电-余热一体化系统,采用聚光式发电,有效减低光伏材料的成本;利用砷化镓电池有效提高光利用效率和耐温性。同时有效利用砷化镓电池无法利用的红外光热效应作为热源,利用基于塞贝克效应的温差发电芯片进行二次发电利用;并通过相变储能装置作为温差发电冷源散热并将品味较低的热能存储,供生活用水使用。因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光利用效率高,安全可靠,无运动,寿命长的光电-热电和余热一体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高效利用、结构简单紧凑、使用寿命长的太阳能光伏-热电和余热一体化系统。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光式太阳能光伏‑热电‑余热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光菲涅耳透镜、容纳有机相变材料的相变储能换热装置、太阳能砷化镓电池、温差发电芯片,其中相变储能换热装置装设在螺杆的下端,聚光菲涅耳透镜装设在螺杆的上端,太阳能砷化镓电池装设在菲涅尔透镜的光路聚焦处,温差发电芯片放置于砷化镓电池和相变储能装置之间,并通过耐高温粘结剂进行粘结,保证彼此之间接触,温差发电芯片通过以砷化镓电池作为热端和相变储能装置作为冷端,形成稳定的温差,再通过半导体塞贝克效应将热能转化为电能,温差发电芯片所发出的电压送入蓄电池存储,安装在螺杆上的聚光菲涅耳透镜、相变储能换热装置、太阳能砷化镓电池通过螺母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东,王长宏,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