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跳线间隔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786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跳线间隔棒,包括框架和若干装在框架上的线夹,框架由若干支撑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各支撑板的两端均形成向一侧弯折的端头,各支撑板通过所述端头依次连接并形成向框架外侧伸出的线夹连接座,线夹包括装在线夹连接座上的线夹座和线夹盖,线夹座和线夹盖间在线夹连接座的外侧形成供线缆穿过的线缆孔。本跳线间隔棒通过若干支撑板形成主体框架,各支撑板的端部形成弯折的端头,各支撑板在依次连接形成框架的同时,也通过端头形成安装线夹的线夹连接座,可灵活设置支撑板的个数以适应线夹的使用需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保证了用跳线间隔棒强度要求和线路运行中的导线间距不出现偏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用于输电线路的保护金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跳线间隔棒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超高压输电线路跳线结构大量采用刚性跳线方式,现有刚性跳线方式的间隔棒,线夹与框架之间通过挂耳连接,为了保证连接可靠,挂耳一般较长,因此影响了间隔棒的强度,另外地,框架自身的结构型式还会影响制造成本并增加了加工工艺的复杂性;在线路中还经常出现挂耳和线夹连接配合处间隙过大,导致线夹的夹头下垂,使导线间距出现偏差的现象,影响了线路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保证了用跳线间隔棒强度要求和线路运行中的导线间距不出现偏差的跳线间隔棒。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跳线间隔棒,包括框架和若干装在所述框架上的线夹,所述框架由若干支撑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形成向一侧弯折的端头,各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端头依次连接并形成向框架外侧伸出的线夹连接座,所述线夹包括装在所述线夹连接座上的线夹座和线夹盖,所述线夹座和线夹盖间在线夹连接座的外侧形成供线缆穿过的线缆孔。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线夹连接座上设有第一螺栓孔,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装有将线夹座和线夹盖紧固连接在线夹连接座两侧的螺栓。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线夹座包括设有第二螺栓孔的线夹座固定部和位于所述线夹座固定部外侧且设有第一夹紧槽的线夹座夹线部,所述线夹盖包括设有第三螺栓孔的线夹盖固定部和位于所述线夹盖固定部外侧且设有第二夹紧槽的线夹盖夹线部,所述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第一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后通过紧固螺帽锁紧。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栓在紧固螺帽和线夹盖固定部间套装有平垫圈和弹簧垫圈。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线夹盖固定部与线夹连接座间设有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内在螺栓上装有将线夹座固定部紧固在线夹连接座上的防松螺母。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栓为六角全螺纹螺栓,所述线夹座固定部在第二螺栓孔的外侧设有安装所述六角全螺纹螺栓的沉孔。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支撑板在两端头间形成向一侧隆起的波纹凸起。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框架为由四条支撑板首位依次连接形成的矩形框架,各所述端头的弯折角均为45°,四条支撑板通过端头形成四个线夹连接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跳线间隔棒通过若干首尾依次连接的支撑板形成主体框架,各支撑板的端部形成弯折的端头,各支撑板在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框架的同时,也通过端头形成安装线夹的线夹连接座,通过上述设计可灵活设置支撑板的个数以适应线夹的使用需要,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保证了用跳线间隔棒强度要求和线路运行中的导线间距不出现偏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支撑板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支撑板结构俯视图;图4是图2中A-A处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线夹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线夹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跳线间隔棒,包括框架I和四个装在所述框架I上的线夹2,所述框架I为由四条支撑板11首位依次连接形成的矩形框架,各所述支撑板11的两端均形成向一侧弯折的端头12,各所述端头12的弯折角均为45°,各所述支撑板11通过所述端头12依次连接并形成四个向框架I外侧伸出的线夹连接座13,各所述支撑板11在两端头12间形成向一侧隆起的波纹凸起14。所述线夹2包括装在所述线夹连接座13上的线夹座21和线夹盖22,所述线夹座21和线夹盖22间在线夹连接座13的外侧形成供线缆穿过的线缆孔23。所述线夹连接座13上设有第一螺栓孔15,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15装有将线夹座21和线夹盖22紧固连接在线夹连接座13两侧的螺栓3。所述线夹座21包括设有第二螺栓孔211的线夹座固定部212和位于所述线夹座固定部212外侧且设有第一夹紧槽213的线夹座夹线部214,所述线夹盖22包括设有第三螺栓孔221的线夹盖固定部222和位于所述线夹盖固定部222外侧且设有第二夹紧槽223的线夹盖夹线部224,所述螺栓3穿过第二螺栓孔211、第一螺栓孔15和第三螺栓孔221后通过紧固螺帽31锁紧。所述螺栓3在紧固螺帽31和线夹盖固定部222间套装有平垫圈32和弹簧垫圈33。所述线夹盖固定部222与线夹连接座13间设有避让凹槽225,所述避让凹槽225内在螺栓3上装有将线夹座固定部212紧固在线夹连接座13上的防松螺母34。所述螺栓3为六角全螺纹螺栓,所述线夹座固定部212在第二螺栓孔211的外侧设有安装所述六角全螺纹螺栓的沉孔215。使用时,先将各支撑板11的端头12依次对接在一起,并形成四个线夹连接座13,然后将线夹座13通过螺栓3和防松螺母34固定安装在线夹连接座13上,在将线夹盖22装在所述螺栓3上,线缆穿过线夹座21和线夹盖22间的线缆孔23,最终通过紧固螺帽31锁紧。本跳线间隔棒通过四个首尾依次连接的支撑板11形成主体框架,各支撑板11的端部形成弯折的端头12,各支撑板11在首尾依次连接形成框架I的同时,也通过端头12形成安装线夹2的线夹连接座13,通过上述设计可灵活设置支撑板11的个数以适应线夹2的使用需要,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成本低、制造工艺简单,保证了用跳线间隔棒强度要求和线路运行中的导线间距不出现偏差。当然,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跳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若干装在所述框架上的线夹,所述框架由若干支撑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形成向一侧弯折的端头,各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端头依次连接并形成向框架外侧伸出的线夹连接座,所述线夹包括装在所述线夹连接座上的线夹座和线夹盖,所述线夹座和线夹盖间在线夹连接座的外侧形成供线缆穿过的线缆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连接座上设有第一螺栓孔,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装有将线夹座和线夹盖紧固连接在线夹连接座两侧的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跳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座包括设有第二螺栓孔的线夹座固定部和位于所述线夹座固定部外侧且设有第一夹紧槽的线夹座夹线部,所述线夹盖包括设有第三螺栓孔的线夹盖固定部和位于所述线夹盖固定部外侧且设有第二夹紧槽的线夹盖夹线部,所述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第一螺栓孔和第三螺栓孔后通过紧固螺帽锁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跳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在紧固螺帽和线夹盖固定部间套装有平垫圈和弹簧垫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跳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盖固定部与线夹连接座间设有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内在螺栓上装有将线夹座固定部紧固在线夹连接座上的防松螺母。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跳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为六角全螺纹螺栓,所述线夹座固定部在第二螺栓孔的外侧设有安装所述六角全螺纹螺栓的沉孔。7.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跳线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若干装在所述框架上的线夹,所述框架由若干支撑板首尾依次连接形成,各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形成向一侧弯折的端头,各所述支撑板通过所述端头依次连接并形成向框架外侧伸出的线夹连接座,所述线夹包括装在所述线夹连接座上的线夹座和线夹盖,所述线夹座和线夹盖间在线夹连接座的外侧形成供线缆穿过的线缆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砚周政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鑫源恒业电力线路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