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推拉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4826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材推拉窗,包括两扇及两扇推拉窗,窗体与两扇推拉窗均由两玻玻璃体组成,在两玻玻璃体之间设置可变宽体槽,在可变宽体槽内还设有缓冲垫体;两扇窗体上端装设在顶层型材框架内,底边装设在第一中部型材框架内,两外侧边装设在第一侧面型材框架内,两扇窗体内侧之间装设在第二中部型材框架内;两扇推拉窗顶层均与第一中部型材框架滑动连接,底边装设于底层型材框架内,两外侧边均装设在第二侧面型材框架内,两内侧边分别装设在端部型材框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拆卸方便,推拉方便、省力,推拉窗体与各个边的型材结构连接的密封性较高,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防水、隔音及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型材推拉窗
技术介绍
推拉窗:分左右、上下推拉两种。推拉窗有不占据室内空间的优点,外观美丽、价格经济、密封性较好。采用高档滑轨,轻轻一推,开启灵活。配上大块的玻璃,既增加室内的采光,又改善建筑物的整体形貌。窗扇的受力状态好、不易损坏,但通气面积受一定限制。推拉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由于开窗用力过猛而使窗体脱落轨道的现象,造成对推拉窗的损坏,其主要是与推拉窗的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关,推拉窗体上下端的滑动连接结构与推拉窗体滑动连接不稳定、不牢靠,推拉窗体与各个边的型材连接结构卡紧效果较差,容易在人们使用较大力气推拉时造成事故,较危险,而且现有的推拉窗的上下推拉结构设计使得两扇推拉窗在推拉的过程中推拉不方便,比较吃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型材推拉窗,该型材推拉窗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安装拆卸方便,推拉方便、省力,推拉窗体与各个边的型材结构连接的密封性较高,稳定性好,具有较好的防水、隔音及隔热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型材推拉窗,包括两扇固定的窗体以及两扇推拉型推拉窗,两扇所述窗体设置于两扇所述推拉型推拉窗上端,所述窗体与两扇所述推拉窗均由两玻玻璃体组成,在两玻玻璃体之间设置可变宽体槽,在所述可变宽体槽内还设有缓冲垫体;两扇所述窗体上端装设在顶层型材框架内,底边装设在第一中部型材框架内,两外侧边装设在第一侧面型材框架内,两扇所述窗体内侧之间装设在第二中部型材框架内;两扇所述推拉窗平行且前后设置,两扇所述推拉窗顶层均与所述第一中部型材框架滑动连接,底边装设于底层型材框架内,两扇所述推拉窗相距较远的两外侧边均装设在第二侧面型材框架内,并且每扇所述推拉窗相距较近的两内侧边分别装设在端部型材框架内。进一步,所述顶层型材框架由固上框和压线组成,所述固上框上加工上框钩槽以及带齿条的外压线一,所述压线与所述上框钩槽配合连接,并在所述压线侧边上加工有卡齿一。进一步,所述第一中部型材框架包括固上滑、中空上方以及压线,所述固上滑包括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上中梁上加工有上滑钩槽及卡齿二,所述固上滑两外侧还加工有长条隔水板,所述中空腔体下中梁上加工有竖直向下的两根导向条,并在每根所述导向条上均配合连接所述中空上方,所述压线与所述上滑钩槽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侧面型材框架包括“工”字型边封、边封盖板以及压线,所述边封盖板的两边卡进所述“工”字型边封两横边内,两者配合连接,在所述边封盖板上还加工有边封钩槽和卡齿三,所述压线与所述边封钩槽相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中部型材框架包括中柱以及两压线,所述中柱由三部分构成,依次分别为中腔体、小腔体以及大腔体,所述小腔体与所述中腔体及大腔体外侧连接处构成中柱钩槽,并在所述大腔体外侧两相对的侧边上均加工有卡齿四,两个所述压线分别与两个所述中柱钩槽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底层型材框架包括下滑、中空内下方以及中空外下方,所述下滑为阶梯状,在所述下滑的框架上加工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折弯体和第二折弯体,并在所述第一折弯体和第二折弯体上均加工有折弯导向条,在每个所述折弯导向条内分别对应配合连接所述中空内下方以及中空外下方,所述中空外下方上还加工有腔体。进一步,所述第二侧面型材框架包括“工”字型边封以及中空连接槽,所述“工”字型边封上还加工有卡槽,所述中空连接槽为中间设置腔体,两边分别设置连接钩槽一以及连接钩槽二,所述连接钩槽一与所述卡槽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端部型材框架为中空钩槽,所述中空钩槽由中空空腔和大钩槽组成,在所述中空空腔还加工有条状钩槽,所述条状钩槽的钩臂为锥形结构,并在其内侧面上加工有齿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推拉窗的主要改进点在于其一:第一中部型材框架包括固上滑、中空上方以及压线,固上滑包括中空腔体,中空腔体上中梁上加工有上滑钩槽及卡齿二,中空腔体下中梁上加工有竖直向下的两根导向条,并在每根导向条上均配合连接中空上方,压线与上滑钩槽配合连接,两扇窗体的底层装设在压线与卡齿一所形成的卡槽中,卡齿的设计能够最大限度提高窗体与型材连接的稳定性,提高接触面的摩擦系数,两根导向条是装设在两个中空上方内部,中空上方的下端固定装设推拉窗,在导向条的导向作用下,推拉窗能够稳定的实现推拉,避免推拉窗脱落的现象发生,而且固上滑的两侧边均加工有长条隔水板,隔水板能够在雨水更好的阻挡在外部,且顺着长条隔水板向下直流;其二,底层型材框架包括下滑、中空内下方以及中空外下方,下滑为阶梯状,在下滑的框架上加工高度依次降低的第一折弯体和第二折弯体,并在第一折弯体和第二折弯体上均加工有折弯导向条,在每个折弯导向条内分别对应配合连接中空内下方以及中空外下方,中空外下方上还加工有腔体,下滑设置成阶梯状,阶梯状为内高外低的结构,首先阶梯状能够将两推拉窗的推拉轨道区分开来,实现各自独立推拉,其次,阶梯状可以更好的提高防水、隔热、隔音的效果,外型美观、大方,且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在推拉窗与型材连接处需要塞角度的密封条来达到隔音、隔热和防水的效果,节省了密封条的使用量,此外通过第一折弯体和第二折弯体能够将中空内下方和中空外下方牢固的固定住,使其不产生位移偏斜,保证推拉过程的稳定性;其三,第二中部型材框架包括中柱以及两压线,中柱由三部分构成,依次分别为中腔体、小腔体以及大腔体,小腔体与中腔体及大腔体外侧连接处构成中柱钩槽,并在大腔体外侧两相对的侧边上均加工有卡齿四,两个压线分别与两个中柱钩槽配合连接;第二中部型材框架的设置目的是将两窗体稳定固定,并且通过两中柱钩槽与压线的紧密配合,确保两窗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及密封性,因为压线为类三角锥结构,所以其与中柱钩槽的紧密配合能够较大限度的提高两窗体与第二中部型材框架之间的稳固性及密封性;其四,端部型材框架为中空钩槽,中空钩槽由中空空腔和大钩槽组成,在中空空腔还加工有条状钩槽,条状钩槽的钩臂为锥形结构,并在其内侧面上加工有齿条,端部型材框架上的条状钩槽是确保两个推拉窗在合并时能够相互卡进条状钩槽内,而且条状钩槽设置为锥形结构,便于更好更快卡合,且不对推拉窗造成影响,而且卡合后通过齿条又能更好的相互勾紧,防止反弹对手部造成的撞击或压迫;设置可变宽体槽,该体槽内可适应性设置多层厚度的玻璃体等,扩大推拉窗的使用范围,而且还设置缓冲垫体极大限度的提高了推拉窗的隔音、隔热及隔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A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B-B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C-C面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顶层型材框架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中部型材框架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侧面型材框架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中部型材框架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底层型材框架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二侧面型材框架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端部型材框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参照附图1-11所示的一种型材推拉窗,包括两扇固定的窗体I以及两扇推拉型推拉窗2,两扇所述窗体I设置于两扇所述推拉型推拉窗2上端,所述窗体I与两扇所述推拉窗2均由两玻玻璃体10组成,在两玻玻璃体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型材推拉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扇固定的窗体(1)以及两扇推拉型推拉窗(2),两扇所述窗体(1)设置于两扇所述推拉型推拉窗(2)上端,所述窗体(1)与两扇所述推拉窗(2)均由两玻玻璃体(10)组成,在两玻玻璃体(10)之间设置可变宽体槽(11),在所述可变宽体槽(11)内还设有缓冲垫体(12);两扇所述窗体(1)上端装设在顶层型材框架(3)内,底边装设在第一中部型材框架(4)内,两外侧边装设在第一侧面型材框架(5)内,两扇所述窗体(1)内侧之间装设在第二中部型材框架(6)内;两扇所述推拉窗(2)平行且前后设置,两扇所述推拉窗(2)顶层均与所述第一中部型材框架(4)滑动连接,底边装设于底层型材框架(7)内,两扇所述推拉窗(2)相距较远的两外侧边均装设在第二侧面型材框架(8)内,并且每扇所述推拉窗(2)相距较近的两内侧边分别装设在端部型材框架(9)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高德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