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横向折叠的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28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横向折叠的儿童推车,推车车架包括:第一前轮支架、第二前轮支架、第一后轮支架、第二后轮支架、固定在第一前轮支架上的第一侧扶手、固定在第二前轮支架上的第二侧扶手、可折叠的设置在第一前轮支架与第二前轮支架之间的第一脚踏及第二脚踏、分别滑动地设置在第一后轮支架与第二后轮支架上的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第一座杆及第二座杆、第一底杆及第二底杆、设置于第一后轮支架的下部与第二后轮支架的下部与第一滑套与第二滑套之间的可折叠的后撑杆,第一侧扶手与第二侧扶手分别与相应侧的滑套相转动地连接。由于推车车架的各杆件之间设置合理,因此推车车架折叠后两组前轮及两组后轮同时着地实现自立,并且自立时较稳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横向折叠的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可横向折叠的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 车车架、设置在所述的推车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 车车架锁定于展开位置的锁定机构。现有的有些儿童推车在其折叠后是趴着 的,使用者拿取时要弯下腰,因而拿取不便;还有的推车车架折叠后是可以自 立的,但是是通过两组后轮着地,并且再通过一个安装在推车车架上的支撑杆 来实现的,这种推车车架在自立时不太稳定,容易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横向折叠的儿童推车,其通过 四组车轮同时着地实现自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横向折叠的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 设置在所述的推车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锁 定于展开位置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包括第一前轮支架、第二前轮支架、第一后轮支架、第二后轮支架;所述的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一侧扶手,所述的第一侧扶手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的上端部 相固定地连接;第二侧扶手,所述的第二侧扶手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的上端部 相固定地连接;第一脚踏,所述的第一脚踏的一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的下部通过 转接头相转动地设置;第二脚踏,所述的第二脚踏的一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的下部也通 过转接头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脚踏的内端部与所述的第二脚踏的内端部 相转动地设置;第一滑套,所述的第一滑套沿着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 置在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上,所述的第一侧扶手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套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第二滑套,所述的第二滑套沿着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上,所述的第二侧扶手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套的 上部相转动地连接;第一座杆,所述的第一座杆的前部与所述的第一侧扶手的前部、所述的第 一前轮支架的上部两个部件中的一个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座杆的后部与 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一座杆的后部位于所 述的第一滑套的下方;第二座杆,所述的第二座杆的前部与所述的第二侧扶手的前部、所述的第 二前轮支架的上部两个部件中的一个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座杆的后部与 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并且所述的第二座杆的后部位于所 述的第二滑套的下方;第一底杆,所述的第一底杆的前部与所述的第一脚踏相活动地连接,该处 活动是指既可转动也可滑动还可以是既转动又滑动,所述的第一底杆的后部与 所述的第一滑套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第二底杆,所述的第二底杆的前部与所述的第二脚踏相活动地连接,同样, 该处活动是指既可转动也可滑动还可以是既转动又滑动,所述的第二底杆的后 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套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可折叠的后撑杆,所述的后撑架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的下部、所述 的第二后轮支架的下部、所述的第一滑套、所述的第二滑套之间。所述的后撑架包括由第三杆件的内端部与第四杆件的内端部相转动设置构 成的后横撑,所述的第三杆件的内端部与所述的第四杆件的内端部之间可以是 直接转动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连接部件实现两根枢轴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三杆 件的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套相转动连接的,并且所述的第四杆件的外端部与 所述的第二滑套相转动地连接;或者所述的第三杆件的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 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并且所述的第四杆件的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相 转动地连接。所述的后撑架还包括由第一杆件、第二杆件相交叉,并在交叉处相转动连 接构成的"X"形撑架,所述的第一杆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套相转动地 连接,所述的第一杆件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相转动地连接,所述 的第二杆件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套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杆件的另一 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锁定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后横撑上的锁钩件、设置在所 述的第一杆件或者所述的第二杆件上的凸部,所述的锁钩件与所述的凸部相配合o第三杆件的内端部与第四杆件的内端部通过踩踏件相转动设置。 所述的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一推杆、第二推杆,所述的第一推杆沿着所述的 第一后轮支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能够滑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 推杆沿着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能够滑动地相 接。所述的第一推杆、所述的第二推杆之间设置有可折叠的推杆横撑。 所述的推杆横撑包括第一连接件、内端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的内端部相 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呈角形的并具有第一立管部与第一横管部的第一推把 杆、呈角形的并具有第二立管部与第二横管部的第二推把杆,所述的第一立管 部与所述的第一推杆以所述的第一推杆的中心线为转动轴心线相转动地连接, 所述的第二立管部与所述的第二推杆以所述的第二推杆的中心线为转动轴心线 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横管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以所述的第一横管部的 中心线为转动轴心线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横管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以 所述的第二横管部的中心线为转动轴心线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件的 内端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的内端部之间的转动轴心线与所述的第一横管部的 中心线或者与第二横管部的中心线相空间垂直。所述的第一横管部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一止转机构,所述的 第二横管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二止转机构。所述的锁定机构设置于所述的后撑架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由于 推车车架的各杆件之间的设置合理,因此推车车架折叠后两组前轮及两组后轮同时着地实现自立,并且自立时较稳定。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展开立体图(后撑架实施例一); 附图2为本技术的半折叠立体图(后撑架实施例一); 附图3为本技术的折叠立体图(后撑架实施例一); 附图4为本技术的展开侧视附图5为本技术的半折叠侧视图; 附图6为本技术的折叠侧视附图7为后撑架、推杆横撑、后轮支架及滑套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后撑 架实施例二);附图8为附图7的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9为附图8的B-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IO为附图7的C-C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11为附图7的D-D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12为附图7的M-M方向的剖视附图13为附图12的N-N方向的剖视图(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 附图14为附图12的N-N方向的剖视图(推车车架处于折叠位置下)。 其中1、推车车架;2、第一前轮组件;3、第二前轮组件;4、第一后轮 组件;5、第二后轮组件;6、第一前轮支架;7、第二前轮支架;8、第一后轮 支架;9、第二后轮支架;10、第一侧扶手;11、第二侧扶手;12、第一座杆; 13、第二座杆;14、第一底杆;15、第二底杆;16、第一杆件;17、第二杆件; 18、第一滑套;19、第二滑套;20、第一脚踏;21、第二脚踏;22、第一推把 杆;23、第二推把杆;24、第三杆件;25、第四杆件;26、第一推杆;27、第 二推杆;28、后撑架;29、推杆横撑;30、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 踩踏件;33、锁钩件;34、长槽;35、第二下销;36、第二上销;37、第二下 环槽;38、第二上环槽;39、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横向折叠的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设置在所述的推车车架(1)底部的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用于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 第一前轮支架(6)、第二前轮支架(7)、第一后轮支架(8)、第二后轮支架(9);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车车架(1)还包括: 第一侧扶手(10),所述的第一侧扶手(10)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上端部相固定地连接; 第二侧扶手(11),所述的第二侧扶手(11)的前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的上端部相固定地连接; 第一脚踏(20),所述的第一脚踏(20)的一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下部通过转接头相转动地设置; 第二脚踏(21),所述的第二脚踏(21)的一外端部与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的下部也通过转接头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第一脚踏(20)的内端部与所述的第二脚踏(21)的内端部相转动地设置; 第一滑套(18),所述的第一滑套(18)沿着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8)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8)上,所述的第一侧扶手(10)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套(18)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滑套(19),所述的第二滑套(19)沿着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9)的长度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9)上,所述的第二侧扶手(11)的后端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套(19)的上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座杆(12),所述的第一座杆(12)的前部与所述的第一侧扶手(10)的前部、所述的第一前轮支架(6)的上部两个部件中的一个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座杆(12)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8)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座杆(13),所述的第二座杆(13)的前部与所述的第二侧扶手(11)的前部、所述的第二前轮支架(7)的上部两个部件中的一个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座杆(13)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二后轮支架(9)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一底杆(14),所述的第一底杆(14)的前部与所述的第一脚踏(20)相活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一底杆(14)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一滑套(18)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 第二底杆(15),所述的第二底杆(15)的前部与所述的第二脚踏(21)相活动地连接,所述的第二底杆(15)的后部与所述的第二滑套(19)的下部相转动地连接;可折叠的后撑杆(28),所述的后撑架(28)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后轮支架(8)的下部、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良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