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君哲专利>正文

具有折叠座椅的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717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折叠座椅的手推车,包括一主架体,一轮子装置,一支撑架体,一折叠座椅铰接在该主架体的后面。当该折叠座椅为张开的状态时,其第二对脚上端支撑着椅面,其第一对脚及轮子装置站立在地面上,当该折叠座椅在折叠的状态时,该第一对及第二对脚则被折靠到主架体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多功能,使用方便、整体体积较小等优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於携带行李或类似物的手推车,且特别是一种具有折叠座椅的手推车。手推车对於携带行李或类似物来讲,是一种相当受欢迎的工具。然而,习用的手推车并未附设一座椅,因此使用者在烦忙的交通中若离休息座椅很远,虽然他很累却会由於无法离开此种无座椅的手推车而无法坐下休息。现今有非常多的产品上附设有座椅,唯皆未见有将座椅与手推车结合而不会增加手推车的整体体积及储放空间的设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习用产品缺点,而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座椅的手推车,该座椅可以折叠靠贴於手推车后部而不增加手推车的整体体积,具有整体体积小、功能多、使用方便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具有折叠座椅的手推车,包括一主架体,其包括一对外垂直杆及一对可伸缩到前述外垂直杆之内的内垂直杆;一轮子装置,设置在前述主架体的下部;一设在前述主架体前部,供放置物品的支撑架体;它还包括设在前述主架体后方的折叠座椅,该折叠座椅包括A.一以滑动的方式两端套置在前述外垂直杆上的套筒装置;B.枢接到套筒装置上的第一对脚,其下部由一交叉杆相连接;C.第二对脚,其中间部分与前述第一对脚的中间部份相铰接,其下部与一固设在所述主架体下部的交叉杆相铰接;D.枢设在前述套筒装置上的座椅支撑装置,此座椅支撑装置包括(a)铰接到前述套筒装置上的二个座椅支撑元件;(b)一连接件,其两端固连在前述二座椅支撑元件的中间处;(c)二摇动元件,其一端分别铰接到前述连接件两端;(d)一连接杆,其穿过所述二摇动元件的另一端而其两端固连在前述第二对脚上;E.一椅面,其固定在前述二座椅支撑元件的顶面上。当所述的折叠座椅被打开时,所述第一对脚的下端会站立在地面上,第二对脚的上端则接触到所述椅面的下方,因而可以将椅面支撑住。当该折叠座椅为折叠的状态时,所述的椅面就会贴靠到所述的主架体上且所述第一及第二对脚则被折叠在该椅面和主架体之间。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前述摇动元件可由一螺栓铰接到前述连接件上,而每一个前述座椅支撑元件的下侧设有一缺口,并且前述螺栓嵌入该缺口中。在前述第一对脚与第二对脚铰接处的二者之间可设有定位环,在前述二座椅支撑元件的下侧还可分别设有在座椅被折叠的状态下将该定位环固定的缺口。图式的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外观图;图2为图1的折叠座椅部份外观图;图3为图1折叠座椅于伸张状态下的侧视图;图4为图1的折叠座椅折叠时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图1的折叠座椅收折後的侧视图。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如下参看图1所示,一种具有折叠座椅的手推车,包括一主架体11,一轮子装置12及一支撑架体13。该主架体11具有第一及第二外垂直杆111及112及第一及第二内垂直杆111’、112’;内垂直杆111′、112′可以滑动的方式置於外垂直杆111、112内。该轮子装置12是接设在主架体11上,而该支撑架体13则设在主架体11的底部以便携带物件。此种习用的结构在以下文内不再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折叠座椅20是设在主架体11的後方。该折叠座椅20包括一套筒装置21,其两端以滑动的方式套置在第一及第二外垂直杆111及112之上,一座椅支撑装置22,其枢接到套筒装置21上,以及椅面229、第一对脚23、第二对脚24。参看图2所示,该座椅支撑装置22包括一第一座椅支撑元件221,其铰接到套筒装置21的一端,第二座椅支撑元件222同时铰接到套筒装置21的另一端,一连接件22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座椅支撑元件221的中间处,而另一端则固定于第二座椅支撑元件222的中间部份,第一摇动元件224的一端铰接在连接件223的一端,而在其另一端上设有一孔(图中未标示),第二摇动元件225的一端铰接到连接件223的另一端,在其另一端上亦设有一孔(图中未予标示),一连接杆226穿过上述二孔,连接杆226的两端固连在第二对脚24的上部。椅面229则固设在第一及第二座椅支撑元件221、222的顶面上。仍请参看图1及2所示,该第一对脚23的第一支脚231上端铰接到套筒装置21的一端,其第二支脚232则以其上端铰接到套筒装置21的另一端,第一交叉杆233连接在第一及第二支脚231及232之间。第二对脚24由第三支脚242及第四支脚243及一第二交叉杆113所构成,第二交叉杆113固连在外垂直杆111及112下部并与第三及第四支脚242及243相铰接。另外,通过一销241或其他类似的装置将第一支脚231的中间部份铰接到第三支脚242中间部份。而该第二支脚232的中间部份则通过第二销(图中未予标示)或其他类似装置与第三支脚242的中间部份相铰接。在第一及第三支脚231、242的铰接点间(图中未予标示)环绕销241处套设有第一定位环261。一第二定位环(图中未予标示)则设置在第二及第四支脚232、243铰接点间。同时,连接件223可以通过螺钉铰接摇动元件224及225。在各座椅支撑元件221及222上设有缺口227,因而可以方便的将连接件223与摇动元件224及225组装在一起。使用时如图3所示,该折叠座椅20形成伸开的状态以供使用者坐。该第一对脚23的底部则和轮子装置12一起站立到地面,以提供适当的支撑。该第二对脚24的上端则接触到椅面229的下方因此可以将椅面支撑住。当将折叠座椅20折叠时,使用者可将椅面229及第一及第二座椅支撑元件221及222沿箭头A所指方向提起来,直到该第二对脚24与摇动元件224及225成直线时(如图4所示,注意该第一及第二摇动元件224,225是枢置到连接杆226上)才停止。同时,该套筒装置21会微微向下滑动。接着,该椅面229及该座椅支撑元件221及222被沿箭头B所指方向压直到该座椅支撑元件221及222抵靠到第二对脚24为止。因此,压下椅面229将整个折叠座椅20折叠到如图5所示的折叠状态,其中该套筒装置21沿该外垂直杆111、112向上滑动。值得注意的是,定位环261与缺口228相配合,因此该折叠座椅不会发出声响或晃动。张开折叠座椅20是如图5所示的伸展动作,使用者可以沿箭头C所指方向所示拉动该椅面229的下端直到该第二对脚24如图4所示与该摇动元件224及225成一直线为止。接着,该铰接点被沿D所示的箭头方向向外拉到如图3所示的状态为止。在该第三支脚242及第四支脚243的上端接触到该椅面229的下方以提供给使用者一个稳定的座椅。本专利技术比较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将座椅与手推车结合为一体,使用者可在携带行李或采购物品劳累时随时随地坐下休息,使用十分方便。2.座椅设计为折叠式,与手推车相结合的整体体积紧凑,与手推车比较并不增加储放空间。3.整体结构稳定,在折叠座椅的第一对脚与第二对脚之间设有定位环,使折叠座椅使用中不会发出声响或晃动。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折叠座椅的手推车,包括一主架体,其包括一对外垂直杆及一对可伸缩到前述外垂直杆之内的内垂直杆;一轮子装置,设置在前述主架体的下部;一设在前述主架体前部,供放置物品的支撑架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在前述主架体后方的折叠座椅,该折叠座椅包括A.一以滑动的方式两端套置在前述外垂直杆上的套筒装置;B.铰接到套筒装置上的第一对脚,其下部由一交叉杆相连接;C.第二对脚,其中间部分与前述第一对脚的中间部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折叠座椅的手推车,包括:一主架体,其包括一对外垂直杆及一对可伸缩到前述外垂直杆之内的内垂直杆;一轮子装置,设置在前述主架体的下部;一设在前述主架体前部,供放置物品的支撑架体;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在前述主架体后方的折叠座椅,该折叠座椅包括:A.一以滑动的方式两端套置在前述外垂直杆上的套筒装置;B.铰接到套筒装置上的第一对脚,其下部由一交叉杆相连接;C.第二对脚,其中间部分与前述第一对脚的中间部份相铰接,其下部与一固设在所述主架体下部的交叉杆相铰接;D.枢设在前述套筒装置上的座椅支撑装置,此座椅支撑装置包括:(a)铰接在前述套筒装置上的二个座椅支撑元件;(b)一连接件,其两端固连在前述二座椅支撑元件的中间处;(c)二摇动元件,其一端分别铰接到前述连接件两端;(d)一连接杆,其穿过所述二摇动元件的另一端而其两端固连在前述第二对脚上;E.一椅面,其固定在前述二座椅支撑元件的顶面上;当所述的折叠座椅被打开时,所述第一对脚的下端会站立在地面上,第二对脚的上端则接触到所述椅面的下方;当所述的折叠座椅为折叠状态时,所述的椅面就贴靠到所述的主架体上,并且所述第一及第二对脚则被折叠在该椅面和主架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君哲
申请(专利权)人:郑君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