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70126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20:55
提供能够抑制通过交流驱动进行中止驱动时的显示质量的下降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由于前一帧的灰度级值与当前帧的灰度级值不同,因此将绝对值比信号电压大的过冲电压施加到数据信号线。接着,在第2驱动帧中,通过进行通常驱动,将与过冲电压为相同极性的信号电压写入数据信号线。另外,在第3中止驱动期间的第1驱动帧中,由于前一帧的灰度级值与当前帧的灰度级值相等,且该值为边界值以上,因此,进行欠冲驱动。将绝对值比信号电压小的欠冲电压施加到数据信号线。接着,在第2驱动帧中,通过进行通常驱动,将与欠冲电压为相同极性的信号电压写入到数据信号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特别是,涉及能通过交流驱动进行中止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小型且轻量的电子设备的开发正在积极地进行。这样的电子设备所搭载的液晶显示装置要求低功耗。作为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功耗的驱动方法之一,存在设置有对扫描线进行扫描而进行信号电压的写入的驱动期间和使所有的扫描线成为非扫描状态而中止写入的中止期间的被称为“中止驱动”的驱动方法。中止驱动是在中止期间不向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或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提供用于控制的信号等,使扫描线驱动电路和/或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动作中止,由此,谋求液晶显示装置的低功耗化。这样的中止驱动也被称为“低频驱动”或者“间歇驱动”。在液晶显示装置所使用的液晶面板中,若向夹持液晶层的像素电极与共用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由于液晶的介电常数各向异性,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长轴方向)会变化。另外,液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因此,当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变化时,透射过液晶层的光的偏振方向会变化。因此,能够根据施加到液晶层的电压,控制透射过液晶层的光的光量,将图像显示于液晶面板。但是,液晶为了与施加电压的变化相应地进行响应而需要规定的时间。例如,在现在已广泛使用的TN(TwistedNematic:扭曲向列)方式、IPS(InPlaneSwitching:面内开关)方式、VA(VerticallyAligned:垂直取向)方式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到液晶进行响应为止,有时需要50ms程度的时间。另外,液晶的响应速度会根据温度而变化,温度越低,则响应速度越慢。而且,在图像信号的频率为60Hz的情况下,1帧期间为16.7ms。因此,如果液晶的响应期间比1帧期间长,则画面中会产生残像,图像的显示质量会下降。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在日本特开2004-4629号公报中公开了进行对液晶层施加比本来应施加的电压大的电压的“过冲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在过冲驱动中,使用与前一帧的灰度级值和当前帧的灰度级值的组合分别相对应地存储校正值的查找表(称为“LUT”或者“表”)。即,从LUT读出与前一帧的灰度级值和当前帧的灰度级值的组合相对应的校正值,输出使用该校正值对输入图像信号进行校正而得到的校正图像信号。通过使用该校正图像信号进行过冲驱动,能够使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速度变快。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的特开2004-462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如果向液晶层持续施加相同极性的电压,则会产生残影而导致液晶层劣化。因此,为了防止液晶层的残影,进行在每次写入信号电压时使其极性反转的交流驱动。图34是用于说明现有的通过交流驱动进行中止驱动的方法的图。如图34所示,在第1中止驱动期间中,在最初时写入正极性的信号电压,在紧随其后的中止期间继续保持该信号电压。在第2中止驱动期间中,在最初时写入负极性的信号电压,在紧随其后的中止期间继续保持该信号电压。以后以同样的方式重复按每个中止驱动期间交替地写入使极性反转后的信号电压,在紧随其后的中止期间继续保持该信号电压。图35是示意性示出在现有的通过交流驱动进行的中止驱动中,将与64、128、200和240灰度级值对应的输入图像信号分别写入到像素形成部时的亮度的变化的图。如图35所示,在能进行0灰度级(黑显示)至255灰度级(白显示)的256灰度级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输入图像信号为64灰度级的情况下,在向像素形成部写入信号电压的紧后亮度急剧下降,其后慢慢恢复。在128灰度级的情况下也是同样,在向像素形成部写入信号电压的紧后亮度下降,其后慢慢恢复。但是,与64灰度级的情况相比,向像素形成部写入信号电压的紧后的亮度的下降较小。另外,在200灰度级的情况下,即使向像素形成部写入了信号电压,亮度也不会变化。另一方面,在240灰度级的情况下,在向像素形成部写入信号电压的紧后亮度上升,其后慢慢下降。图36是用于说明在现有的通过交流驱动进行的中止驱动中,写入64灰度级的输入图像信号时的亮度的变化的图,图37是用于说明在现有的通过交流驱动进行的中止驱动中,写入240灰度级的输入图像信号时的亮度的变化的图。首先,参照图36来说明在写入64灰度级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紧后亮度急剧下降,其后慢慢恢复的理由。在图36中,假定像素形成部A与像素形成部B是相邻的像素形成部,由于进行反转驱动而极性不同。首先,在某驱动期间中,像素形成部A为正极性,像素形成部B为负极性。在下一驱动期间中,极性反转,像素形成部A成为负极性,像素形成部B成为正极性。若使施加到像素形成部A的信号电压的极性从正极性反转为负极性,则像素形成部A的亮度会急剧下降而成为恒定值。而另一方面,若使施加到像素形成部B的信号电压的极性从负极性反转为正极性,则像素形成部B的亮度会慢慢上升而接近恒定值。在该情况下,收看者会将结合了像素形成部A和像素形成部B的亮度变化后的亮度识别为整个画面的亮度,因此,在极性反转时会视觉识别到整个画面的亮度急剧下降,其后慢慢恢复。此外,在上述说明中,说明了输入图像信号为64灰度级的情况,但128灰度级的情况也是同样的。不过,在128灰度级的情况下,与64灰度级的情况相比,极性反转时的亮度的下降较小。接着,说明写入240灰度级的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参照图37来说明在写入240灰度级的输入图像信号的紧后亮度急剧上升,其后慢慢下降的理由。与图36所示的情况同样地,假定像素形成部A与像素形成部B是相邻的像素形成部,由于进行反转驱动而极性不同。首先,在某驱动期间中,像素形成部A为正极性,像素形成部B为负极性。在下一驱动期间中,极性反转,像素形成部A成为负极性,像素形成部B成为正极性。在使极性反转时,若向像素形成部A施加负极性的信号电压,则像素形成部A的亮度会慢慢下降而接近恒定值。另一方面,若向像素形成部B施加负极性的信号电压,则像素形成部B的亮度会急剧上升而成为恒定值。在该情况下,收看者会将结合了像素形成部A和像素形成部B的亮度变化后的亮度识别为整个画面的亮度,因此,在极性反转时会视觉识别到整个画面的亮度急剧上升,其后慢慢下降。这样的画面的亮度的变化是在使信号电压的极性反转时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无法追随该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关于该亮度的变化,在显示动态图像时图像的变化快,因此,收看者几乎无法识别到亮度的变化。但是,在中止驱动时,收看者会将该亮度的变化识别为闪烁,因此,会产生图像的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在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级值不变化的情况下也会发生该闪烁。此外,在使极性反转时下降的电压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向信号电压接近从而使得中止期间的亮度逐渐变高,是因为:作为像素形成部的开关元件,使用了沟道层含有氧化物半导体的薄膜晶体管(ThinFilmTransistor:以下称为“TFT”)。此外,沟道层含有氧化物半导体的TFT的详细内容后述。日本的特开2004-4629号公报公开了通常驱动时的过冲驱动。但是,日本的特开2004-4629号公报没有公开能防止在通过交流驱动进行中止驱动时产生的闪烁的过冲驱动,也没有给出启示。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通过交流驱动进行中止驱动时的显示质量的下降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形成在绝缘基板上,通过交流驱动进行中止驱动,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扫描信号线;多个数据信号线,其与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分别交叉;像素形成部,其形成于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和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的各交叉点;校正电路,其输出对输入图像信号进行增强信号的时间性变化的增强灰度级处理而得到的校正图像信号和对上述输入图像信号不进行增强灰度级处理而得到的图像信号中的任意一种;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其依次选择并扫描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其向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写入:基于上述图像信号的信号电压;以及基于上述校正图像信号的、绝对值比信号电压的绝对值大的第1校正电压和绝对值比信号电压的绝对值小的第2校正电压中的至少任意一种;以及定时控制电路,其控制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在上述中止驱动中,交替地重复包括多个驱动帧的驱动期间和设置于紧随上述驱动期间之后至下一驱动期间开始为止的期间的中止期间,上述校正电路在上述驱动期间的至少最初的驱动帧中对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上述校正图像信号,并且在最后的驱动帧中对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输出上述图像信号,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将第1校正电压或者第2校正电压向上述数据信号线写入至少1次以上,而且将与所写入的第1校正电压或者第2校正电压为相同极性的信号电压向上述数据信号线写入1次。...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0.02 JP 2012-220356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形成在绝缘基板上,通过交流驱动进行中止驱动,其特征在于,具备:多个扫描信号线;多个数据信号线,其与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分别交叉;像素形成部,其形成于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和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的各交叉点;校正电路,其在被提供用于对输入图像信号的灰度级值进行校正的校正值时,输出使用该校正值生成的校正图像信号,在未被提供该校正值时,对灰度级值不进行校正而输出上述输入图像信号;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其依次选择并扫描上述多个扫描信号线;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其将基于从上述校正电路输出的上述校正图像信号生成的校正电压或者基于上述输入图像信号生成的信号电压写入到上述多个数据信号线;以及定时控制电路,其控制上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和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在上述中止驱动中,交替地重复包括多个驱动帧的驱动期间和设置于从上述驱动期间的结束时至下一驱动期间的开始时为止的期间而继续显示上述驱动期间所写入的图像的中止期间,上述校正值是仅与上述输入图像信号的当前帧的灰度级值相对应的校正值,上述校正电路包含将上述校正图像信号和上述输入图像信号中的任意一种输出到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加法电路,上述加法电路在上述驱动期间的最初的驱动帧中输出使上述输入图像信号的当前帧的灰度级值加上上述校正值而生成的第1校正图像信号、从上述输入图像信号的当前帧的灰度级值减去上述校正值而生成的第2校正图像信号或者对上述当前帧的灰度级值不进行校正的上述输入图像信号中的任意一种,而且在最后的驱动帧中输出上述输入图像信号,上述数据信号线驱动电路基于从上述校正电路输出的上述输入图像信号、上述第1校正图像信号或者上述第2校正图像信号,分别生成信号电压、绝对值比上述信号电压的绝对值大的第1校正电压或者绝对值比上述信号电压的绝对值小的第2校正电压,在上述驱动期间的最初的驱动帧中将上述第1校正电压、上述第2校正电压或者上述信号电压中的任意一种写入到上述数据信号线,而且在最后的驱动帧中将与在上述最初的驱动帧中写入的电压为相同极性的上述信号电压写入到上述数据信号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校正电路包含存储上述校正值的表,上述表在每次上述输入图像信号被提供给上述加法电路时,将与上述输入图像信号的当前帧的灰度级值相对应的上述校正值提供给上述加法电路,上述加法电路在上述输入图像信号的上述当前帧的灰度级值小于与预先决定的灰度级值对应的边界值时,生成并输出上述第1校正图像信号,在上述输入图像信号的上述当前帧的灰度级值大于上述边界值时,生成并输出上述第2校正图像信号,在上述当前帧的灰度级值等于上述边界值时,输出上述输入图像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测定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周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上述表包含存储按每个规定的温度范围而不同的校正值的多个副表,基于从上述温度传感器提供的温度信息,从上述多个副表中选择任意1个副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测定上述液晶显示装置的周围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上述校正电路还包含存储包括按每个规定的温度范围而不同的校正值的多个数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稻田健中野武俊藤冈章纯大和朝日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