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新型四旋翼两栖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518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四旋翼两栖机器人,属于机器人领域。包括旋翼飞行器机构、控制机构、地面行走机构和信息采集机构,其中飞行器机构是由旋翼、电机a、b、c、d和机架组成;控制机构包括一个控制盒,内部装有高蓄能电池、小型PLC控制系统及模拟量模块;信息采集机构是由机载部分和无线传输系统组成,机载部分包括微型摄像头及视频发射器;地面行走机构通过四个足部两段化设计,实现快速平移和转向;照明设备由两个钠灯组成。优点在于:载重大,材质轻,体积小,成本较低,不易发现。智能强度高,多功能,多用途,两栖操作性强。可以使每一个行走结构都自由进行旋转和驱动,地面行走结构更加快速有效,有利于地面快速行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四旋翼两栖机器人。可以应用于紧急时刻的救援搜索,以及在不便于人出没的地方进行勘探等地质工作。例如在有积水的坍塌矿洞,陆空两栖明显成为了首选,特别适合在有毒有害气体、核物质泄漏等特殊场合应用。而在人质救援中,异常明显的空中侦察又显得过于显眼,所以飞到特定位置,进行地面图像传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技术介绍
当前国内四旋翼飞行器刚刚起步,发展比较缓慢,目前已有四旋翼飞行器还是以玩具为主,无实际应用价值,载重小,质量大,所以多功能、多用途的新型四旋翼机器人在该领域有很大发展空间,四旋翼飞行器发展了近一个世纪,从原来机械时代直径十几米长、几米高的庞然大物,到当今电子时代直径几十厘米甚至更小的微型“碟形”飞行器。其实用性也从原来单纯的运载工具,发展为现在集军用、商用、民用多位一体的无人驾驶工具。目前,国内的四旋翼飞行器的发展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乏独自的核心技术,能应用于专业领域的相关产品未大批量生产。国外的四旋翼因拥有悠久的科学文化历史和研发团体机构,加快了多旋翼飞行器发展。欧美发达国家四旋翼飞行器已投入了商业、军事领域,获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四旋翼飞行器在军事,救援,勘测等方面确有独特优越性,所以,大力发展多旋翼飞行器将会在未来成为趋势,在如人质救援,矿洞勘测等危险环境,又急需多功能、多用途、体积小,载重大的新型两栖四旋翼机器人。目前市场前景乐观,是国内外军方,科研以及其他团队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四旋翼两栖机器人,解决了现有四旋翼飞行器无实际应用价值,载重小,质量大等问题。用于一些不便人类直接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繁琐、危险性大、工作质量差等情况。基于Catia和ADAMS的联合仿真技术的新型四旋翼机器人拥有载重大,材质轻,体积小,两栖操作性强的特点并且具有图像传输等多功能用途,这无疑将使之成为一大优势,其涵盖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意义,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前景。四旋翼飞行器是一种布局形式比较新颖的飞行器,其结构较为紧凑。本技术主要是通过改变4个电机的转速来调节螺旋浆转速,由旋翼升力的变化实现对飞行器的控制。由于能够垂直起降,自由悬停,可适应于各种速度及各种飞行剖面航路的飞行状况。这些优势决定了本技术的广泛的应用范围,可以实现在紧急时刻的救援搜索,在不便于人出没的地方进行勘探等地质工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新型四旋翼两栖机器人,包括旋翼飞行器机构、控制机构、地面行走机构和信息采集机构,其中飞行器机构是由旋翼5、电机a、b、c、dl、2、3、4和机架7组成;控制机构包括一个控制盒6,内部装有高蓄能电池17、小型PLC控制系统15及模拟量模块16 ;信息采集机构是由机载部分和无线传输系统组成,所述机载部分包括微型摄像头8及视频发射器14,无线传输系统采用集成度高、耗电低的电子元器件实现微型化;地面行走机构通过四个足部19两段化设计,实现快速平移和转向;照明设备由两个小型高聚光、远照程的钠灯18组成。所述的机架7采用纳米碳纤维新型材料制成,其外面包覆薄合金铝,四个角为圆环形的镂空结构,其直径为旋翼5的最大长度的1.1~1.2倍,在每个圆环中间分别设有电机安装凹槽,电机a、b、c、dl、2、3、4分别安装在机架四角的圆环中心凹槽内,四个旋翼5分别安装在四个电机轴上。所述的机a、b、C、dl、2、3、4均采用相同的高精度无刷直流电机,通过调整电机的转速关系,实现机体垂直、俯仰、滚转、偏航、前后、侧向的运动。所述的旋翼5是由两个互成角度的金属片,通过一个短圆柱轴连接而成;该旋翼5采用耐磨轻质合金材料制成,其表面经过耐高温处理。所述的飞行器机构的机架7底面与控制机构的控制盒6的上端面固连在一起,对角两个旋翼的连线与控制盒6的两个侧面分别平行;信息采集机构安装在控制盒6的内部,微型摄像头8安装在控制盒6的底面外侧;钠灯18安装在控制盒6的前侧面上,与机器人的主运动方向一致。 所述的地面行走机构的足部19包括四条相同的腿,每条腿都是由腿支架和足组成,所述腿支架采用两段化设计,简化并模仿螃蟹的足部结构,是由大腿支架9、小腿支架10和微型销轴电机组成,所述大腿支架9与控制盒6通过固连在一起,大腿支架9和小腿支架10通过通过微型销轴电机连接在一起,微型销轴电机的磁极焊接在小腿支架10下端的孔内,微型销轴电机的线圈绕在大腿支架9的中心轴上;旋翼5上下设有垫片,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在机架四角。所述的足是由支座11,无刷轮毂电机和小轮12组成,所述支座11上端是与小腿支架9下端等直径的圆柱,其下端是扁平状的结构,在下端中部钻有圆形的轴承座孔;四条腿上分别在机架内部焊接有无刷轮毂电机,通过控制系统实现不同方向的旋转。所述的支座11下端扁平状结构外表面上固定有圆环形磁极,小轮12是短圆柱形状,内侧开有圆环槽,其中心主轴上绕有轮毂电机的线圈;深沟球轴承13安装在支座11下端中心圆形的轴承座孔内;小轮12的中心轴安装在深沟球轴承13孔内,支座11与小轮12组成无刷直驱轮毂电机,足通过支座11与小腿支架10下端固连在一起。所述的旋翼飞行器机构、控制机构、地面行走机构和信息采集机构均安装有传感器,小型PLC控制系统15采集各传感器的信息,利用闭环信息反馈调节方式,与发出指令进行比较处理,然后再作出相应指令,直到执行部件达到预设位置。所述的照明设备处安装有光传感器,通过微型摄像头8拍摄地面的情况,并由视频发射器14将视频信号实时发送回地面。本技术采用PLC控制各执行部件,在本技术各个执行部件处均安装有传感器,PLC实时采集各传感器的信息,通过利用闭环信息反馈调节方式,与发出指令进行比较处理作出,然后再作出相应指令,直到执行部件达到预设位置,这样大大提高了飞行器飞行时的准确度和可靠度。当PLC接受到开始指令时,机器人便以设定的功能实现陆地爬行或空中飞行。于此同时,信息采集机构也开启,并将采集信息时时传达给通讯中心。当机器人在陆地爬行时,其旋翼5停止旋转。地面行走机构开始运行,由于机器人四条腿上分别安装有轮毂电机,并且能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不同方向的旋转,当其在行走过程时遇到简单障碍时,安装于该机器人上的传感器会将信息传达给控制系统,进而控制系统会通过控制微型销轴电机的旋转,来弯曲机器人的腿部结构使其越过障碍。因此机器人能够在复杂地形里实现任意方向快速转向。由于该机器人在照明设备处安装有光传感器,当飞行到黑暗地方时,会将信号反馈给控制系统,进而照明设备被开启,保障了信息采集的顺利进行。当机器人在空中执行飞行指令时,能够按照控制系统的制定目标进行飞行,并将飞行速度,飞行距离及飞行方向时时传达给控制系统,通过闭环反馈调节控制方式,时时控制四个电机的转速实现机器人的垂直运动,俯仰运动,滚转运动,偏航运动,前后运动和侧向运动。从而实现机器人准确无误地到达指定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载重大,材质轻,体积小,成本较低,不易发现等特点。2.智能强度高,较原有单一四旋翼飞行器具有多功能,多用途。腿部采用两段设计,综合运用仿生学原理,两栖操作性强。3.并能够实时与通讯中心进行无线通讯,将采集到的画面准确无误传达给通讯中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四旋翼两栖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旋翼飞行器机构、控制机构、地面行走机构和信息采集机构,其中飞行器机构是由旋翼(5)、电机a、b、c、d(1、2、3、4)和机架(7)组成;控制机构包括一个控制盒(6),内部装有高蓄能电池(17)、小型PLC控制系统(15)及模拟量模块(16);信息采集机构是由机载部分和无线传输系统组成,所述机载部分包括微型摄像头(8)及视频发射器(14);地面行走机构通过四个足部(19)两段化设计,实现快速平移和转向;照明设备由两个钠灯(18)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博达骆广杰赵宏伟于丹阳杨宇恒任帅李佳思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