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154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介电的连接器壳体,其包括限定出安装接口和配合接口的壳体本体;由连接器壳体支撑的多个电触头,电触头包括1)配合部分和2)安装部分;由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电绝缘翅片,至少一个翅片被沿侧向设置于多个电触头的至少第一和第二电触头之间,其中,1)第一和第二电触头中的每一个电触头的安装部分终止于安装端,安装端被沿横向与壳体本体间隔开第一距离,2)所述至少一个翅片从壳体本体沿横向延伸并且终止于远侧端,所述远侧端被沿横向与壳体本体间隔开第二距离,并且3)第二距离不小于第一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用于传输数据信号和/或电力,比如交流(AC)电力和/或直流(DC)电力,的电连接器可包括安装在电绝缘壳体中的多个电源触头和多个信号触头。在典型的应用中,连接器可被配置用于安装到基板,比如印刷电路板,并且被配置用于与互补电部件相配合,所述互补电部件可以是动力缆或互补电连接器,例如。特别地,壳体内的每个触头可包括分别与互补电部件的相反插孔和/或插头触头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插头和/或插孔触头。典型的触头包括从底部部分延伸的多个端子或引脚,用于将触头电连接到基板,比如印刷电路板。在电源触头的实例中,流经端子的高电压水平可跨过端子产生电弧,这也可被称为漏电或爬电。因此,已知在其它相同的条件下,例如同一基板材料和端子数目,将端子彼此间隔开能够减少电弧的发生。然而,在保持端子数目的同时将端子彼此间隔开较远会增加连接器的总覆盖面积,因而占用电路板上宝贵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不增大连接器在电路板上的覆盖面积的情况下减小电弧的产生以及减小爬电距离。根据一个实施例,电连接器被配置用于与至少一个互补电连接器相配合。电连接器包括介电的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限定被配置用于安装到基板的安装接口和被配置用于与至少一个互补电连接器沿配合方向配合的配合接口。多个电触头被连接器壳体支撑并且沿基本上垂直于配合方向的侧向彼此间隔开。电触头包括I)被配置用于与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相配合的配合部分,和2)被配置用于电连接到基板的安装部分。电连接器可还包括通过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电绝缘翅片。翅片可被沿侧向设置于所述多个电触头中的第一和第二电触头之间。第一和第二电触头中每一个的安装部分可终止于安装端,所述安装端被从壳体本体沿垂直于配合方向和侧向中每一个的横向间隔开第一距离。所述至少一个翅片可从壳体本体沿横向延伸并且可终止于远侧端,所述远侧端被从壳体本体沿横向间隔开第二距离,其中第二距离不小于第一距离。在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介电的连接器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限定出被配置用于安装到基板的安装接口和被配置用于与至少一个互补电连接器沿配合方向相配合的配合接口;由所述连接器壳体支撑并且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配合方向的侧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电触头,所述电触头包括I)配合部分,其被配置用于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至少一个互补电连接器配合时与所述至少一个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相配合,和2)安装部分,其被配置用于当所述连接器壳体安装到所述基板时电连接到所述基板;由所述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电绝缘翅片,所述至少一个翅片被沿侧向设置于所述多个电触头的至少第一和第二电触头之间,其中,I)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触头中的每一个电触头的安装部分终止于安装端,所述安装端被沿垂直于所述配合方向和所述侧向中每一个的横向与所述壳体本体间隔开第一距离,2)所述至少一个翅片从所述壳体本体沿所述横向延伸并且终止于远侧端,所述远侧端被沿所述横向与所述壳体本体间隔开第二距离,并且3)所述第二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电绝缘翅片被配置用于,在所述电连接器被安装到所述基板时,至少在所述安装部分被插入所述基板中之前,至少被插入基板内。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翅片在主要方向上比在次要方向上长,所述主要方向包括所述配合方向和所述侧向中的至少一个,所述次要方向垂直于所述主要方向但不包括所述横向。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主要方向包括所述配合方向和所述侧向中的每一个。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翅片在所述配合方向和所述侧向中的一个方向上比在所述配合方向和所述侧向中的另一个方向上长。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翅片在所述配合方向和所述侧向中的一个方向上限定第一尺寸,并且在所述配合方向和所述侧向中的另一个方向上限定第二尺寸,所述第一尺寸是第二尺寸的至少五倍。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尺寸在所述配合方向上。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尺寸在所述侧向上。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翅片与所述壳体本体是一体的。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翅片被附接到所述壳体本体。 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由所述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电绝缘臂部,所述至少一个臂部在所述配合方向上延伸到所述配合部分之外,使得所述配合部分沿所述配合方向终止于相对于所述臂部沿所述配合方向终止的位置向内的一位置。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多个电触头限定电触头对,每个电触头对包括第一电触头和第二电触头,所述二电触头设置成与所述第一电触头紧密相邻从而在所述第一电触头和所述第二电触头之间不设置其它电触头。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沿侧向在每对电触头之间设有单一翅片。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电触头中的每一个包括I)沿所述侧向彼此间隔开以限定第一距离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2)沿所述侧向彼此间隔开以限定小于所述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的第一多个安装端子和第二多个安装端子,3)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一多个安装端子之间延伸的第一颈部,和4)在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二多个安装端子之间延伸的第二颈部。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电连接器是电源连接器。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被配置用于与至少一个互补电连接器配合,并且还被配置用于沿安装方向安装到基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电绝缘的连接器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限定前端、与所述前端沿纵向相反的后端、从所述前端延伸到所述后端的顶端、和沿相对于所述纵向垂直的横向与所述顶端间隔开的底端,所述底端限定被配置用于安装到所述基板的安装接口 ;由所述连接器壳体支撑的多个电触头,所述电触头中的每一个限定出沿所述横向从所述连接器壳体向下延伸的至少一个安装端,其中,I)所述连接器壳体限定从所述壳体本体沿横向向下延伸经过所述安装端的电绝缘翅片,并且2)所述翅片在所述纵向上限定第一尺寸并且在垂直于所述纵向和所述横向中每一个的侧向上限定第二尺寸,并且所述第一尺寸是所述第二尺寸的至少五倍。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翅片被设置于沿侧向直接相邻的电触头中的第一和第二电触头之间,从而在所述沿侧向直接相邻的电触头之间不设置其它电触头。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限定至少一个开口使得所述多个电触头中的至少一个电触头被置于所述开口中,所述内表面至少基本上环绕所述多个电触头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电触头,并且所述内表面从所述壳体本体沿配合方向向外延伸经过所述多个电触头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电触头的配合端,所述电触头中的所述至少一个电触头终止于所述配合端。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底端被在沿所述横向的向下方向上与所述顶端间隔开,并且其中,所述电触头还沿所述向下方向终止于所述安装端,并且所述翅片终止于沿所述向下方向与所述安装端间隔开的位置。根据一个可选实施例,当所述电连接器被安装到所述基板时,所述翅片在所述向下方向上延伸穿过所述基板上的狭槽。提供了一种与电连接器建立电连接的方法,所述电连接器具有I)连接器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和从所述壳体本体伸出的翅片,所述壳体本体限定被配置用于与互补电连接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介电的连接器壳体,其包括壳体本体,所述壳体本体限定出被配置用于安装到基板的安装接口和被配置用于与至少一个互补电连接器沿配合方向相配合的配合接口;由所述连接器壳体支撑并且沿基本上垂直于所述配合方向的侧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电触头,所述电触头包括1)配合部分,其被配置用于当所述连接器壳体与所述至少一个互补电连接器配合时与所述至少一个互补电连接器的互补电触头相配合,和2)安装部分,其被配置用于当所述连接器壳体安装到所述基板时电连接到所述基板;由所述壳体本体支撑的至少一个电绝缘翅片,所述至少一个电绝缘翅片被沿侧向设置于所述多个电触头的至少第一和第二电触头之间,其中,1)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触头中的每一个电触头的安装部分终止于安装端,所述安装端被沿垂直于所述配合方向和所述侧向中每一个的横向与所述壳体本体间隔开第一距离,2)所述至少一个电绝缘翅片从所述壳体本体沿所述横向延伸并且终止于远侧端,所述远侧端被沿所述横向与所述壳体本体间隔开第二距离,并且3)所述第二距离不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古森斯
申请(专利权)人:富加宜亚洲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