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及电路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8509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板对板连接器,用于对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包括叠置的上电路板板材体和下绝缘板体,所述上电路板板材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过孔,每个过孔中插入能够与过孔紧密接触且与第一电路板导通接触的上弹性臂端子,所述下绝缘板体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过孔相应位置的槽孔,在每个所述槽孔中安装能够与第二电路板导通接触的下弹性臂端子,所述上弹性臂端子和所述下弹性臂端子导通接触。还公开电路板组件,包括对置的第一和第二电路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路板之间的前述板对板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下弹性臂端子与上电路板板材体的过孔导通连接,实现了电路板间的高可靠性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提升了整个电路板组件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对板连接器及电路板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对板连接器及电路板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的板对板连接器包括独立的公端插头单元与母端插座单元,所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系统中的一个印刷电路板具有母端插座,而所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系统中的另一个印刷电路板具有公端插头,公端插头与母端插座通过板对板连接器互配连接,形成了两个印刷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然而,多个零件的接触会影响连接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板对板连接器及电路板组件,使得能够增强电路板间连接的可靠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叠置的上电路板板材体和下绝缘板体,所述上电路板板材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过孔,每个所述过孔中插入能够与所述过孔紧密接触与第一电路板导通接触的上弹性臂端子,所述下绝缘板体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过孔相应位置的槽孔,在每个所述槽孔中安装能够与第二电路板导通接触的下弹性臂端子,所述上弹性臂端子和所述下弹性臂端子导通接触。作为优选,所述上弹性臂端子和所述下弹性臂端子弹性滑动接触。作为优选,所述上弹性臂端子大致呈倒置U形,所述下弹性臂端子大致呈U形,所述下弹性臂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与所述上弹性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叠搭。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上弹性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在所述下弹性臂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的外侧或内侧。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上弹性臂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具有端弯折部,所述下弹性臂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具有对应的端弯折部。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上弹性臂端子的中部设有中弯折部。作为优选,所述下弹性臂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伸入所述过孔,和/或所述上弹性臂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伸入所述槽孔。作为优选,所述槽孔中具有用于固定所述下弹性臂端子的固位块。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固位块的下端超出所述下绝缘板体的板体基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组件,包括对置的第一和第二电路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路板之间的前述板对板连接器。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上、下弹性臂端子与上电路板板材体的过孔导通连接,实现了电路板间的高可靠性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提升了整个电路板组件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包括板对板连接器的电路板组件的装配图;图2为图1所示的包括板对板连接器的电路板组件的立体剖面图;图3为图2所示的包括板对板连接器的电路板组件的局部放大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包括板对板连接器的电路板组件的装配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路板组件包括对置的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以及位于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之间的板对板连接器。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包括板对板连接器的电路板组件的立体剖面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包括板对板连接器的电路板组件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板对板连接器,用于对置的第一电路板1和第二电路板2之间,包括叠置的上电路板板材体3和下绝缘板体4,上电路板板材体(PCB板材体)3上设有至少一个过孔31,每个过孔31中插入能够与过孔31紧密接触且与第一电路板1导通接触的上弹性臂端子5,下绝缘板体4上具有与至少一个过孔31相应位置的槽孔41,在每个槽孔41中安装能够与第二电路板2导通接触的下弹性臂端子6,上弹性臂端子5和下弹性臂端子6导通接触。在安装时,可以从上方将上弹性臂端子5插入过孔31中,从下方将下弹性臂端子6装入槽孔41中。槽孔41的尺寸根据需要设置,只要保证可以容纳下弹性臂端子6以及上弹性臂端子5下端超出过孔31的部分(如果有的话)即可。这样,通过上、下弹性臂端子5、6与上电路板板材体3的过孔31导通的连接,实现了电路板间的高可靠性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提升了整个电路板组件的可靠性,而且这种结构使得板对板连接器的组装非常简便,由此电路板组件的组装也非常简便。其中,上弹性臂端子5和下弹性臂端子6可以弹性滑动接触。这样可增强整个电路板组件的适应性,增大容差。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上弹性臂端子5可以大致呈倒置U形,下弹性臂端子6可以大致呈U形,下弹性臂端子6的两个自由端部与上弹性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可以叠搭。这样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实现上、下弹性臂端子的接触、尤其弹性滑动接触。当然,还可以想到上、下弹性臂端子的其他构造,只要能够实现二者的接触(尤其滑动接触)即可。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上弹性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可以在下弹性臂端子6的两个自由端部的外侧。当然,上弹性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也可以在下弹性臂端子6的两个自由端部的内侧。这样可以保证上、下弹性臂端子良好的滑动接触性能。例如,如图3所示,上弹性臂端子5的两个自由端部可以具有端弯折部51,下弹性臂端子6的两个自由端部可以具有对应的端弯折部61。这样,上弹性臂端子5与下弹性臂端子6可以在端弯折部51、61位置处接触,一方面,这4个位置的作用力将使得上弹性臂端子5朝左右两侧扩展,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上弹性臂端子5左右两侧弹臂与过孔31可靠接触,另一方面,这种设置更有利于实现上、下弹性臂端子的滑动接触,从而可实现电路板间的更可靠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例如,如图3所示,上弹性臂端子5的中部可以设有中弯折部52。这样可以保证上弹性臂端子5左右两侧弹臂与过孔31在中弯折部52处可靠接触。这种方式可以保证上弹性臂端子5左右两侧弹臂与过孔31可靠接触,从而实现电路板间的更可靠的电连接和机械连接。例如,下弹性臂端子6的两个自由端部可以伸入过孔31,当然,上弹性臂端子5的两个自由端部也可以伸入槽孔41。这样便于实现上、下弹性臂端子良好的滑动接触性能,也有利于二者的定位。例如,如图3所示,槽孔41中可以具有用于固定下弹性臂端子6的固位块42。这样更有利于下弹性臂端子6的固定。如图1和图3最佳显示的,固位块42的下端可以超出下绝缘板体4的板体基面。这样,可以确保下弹性臂端子6与第二电路板2的导通接触。当然,以上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基本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板对板连接器及电路板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用于对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叠置的上电路板板材体和下绝缘板体,所述上电路板板材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过孔,每个所述过孔中插入能够与所述过孔紧密接触且与第一电路板导通接触的上弹性臂端子,所述下绝缘板体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过孔相应位置的槽孔,在每个所述槽孔中安装能够与第二电路板导通接触的下弹性臂端子,所述上弹性臂端子和所述下弹性臂端子导通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用于对置的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叠置的上电路板板材体和下绝缘板体,所述上电路板板材体上设有至少一个过孔,每个所述过孔中插入能够与所述过孔紧密接触且与第一电路板导通接触的上弹性臂端子,所述下绝缘板体上具有与所述至少一个过孔相应位置的槽孔,在每个所述槽孔中安装能够与第二电路板导通接触的下弹性臂端子,所述上弹性臂端子和所述下弹性臂端子导通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臂端子和所述下弹性臂端子弹性滑动接触。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臂端子大致呈倒置U形,所述下弹性臂端子大致呈U形,所述下弹性臂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与所述上弹性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叠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性端子的两个自由端部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赵兵倪成曹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罗森伯格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