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带式血压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1341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5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袖带式血压计,包括血压计下壳体(1)和袖带(2),所述袖带(2)上设有一转接板(3),所述转接板(3)与所述血压计下壳体(1)卡扣连接,所述转接板(3)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转接板(3)卡扣位置的弹臂机构(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转接板上设置一弹臂机构,实现了转接板与血压计下壳体之间卡扣位置的可调,便于更换袖带,提高了拆卸及更换袖带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血压测量
,具体涉及袖带式血压计
技术介绍
电子血压计通常包含主机及袖带部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血压计中有一部分采用一体式设计,袖带与主机本体的结合是通过某些机械结构或专门的小零件来实现的。常见的联接机构是袖带处伸出卡扣,插入壳体下部设置的开口。此结构虽然简单,却很难操作,给维修或更换配件带来不便,存在因施加过大外力导致机构变形损坏的风险。中国专利文献CN 102813510公开了一种电子血压计,包括:本体及袖带,袖带包括衬板,其中,所述衬板一端至少设有一固持卡钩,另一端设有一可释卡钩,固持卡钩与可释卡钩分别包括钩扣部和支撑臂,所述可释卡钩的支撑臂两侧延伸出一肩部,且在该可释卡钩上开设一缺口 ;下壳体的底部开有与固持卡钩和可释卡钩相应的固持端卡槽和可释端卡槽,且可释端卡槽在与钩扣部扣持的一侧设有阻挡部;下壳体底部内表面靠近可释端卡槽处设有一弹片,该弹片包括一触压部及弹性部,触压部覆盖住可释端卡槽一部分;下壳体侧壁开有一通孔,该通孔通过可释卡钩上的缺口与弹片触压部的触压端面相应。上述专利文献中的拆卸机构在使用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a)辅助工具从壳体侧壁通孔处深入壳体内部的行程过长;b)缺少有效的限位机构,辅助工具易于偏离目标,比如没有穿过卡钩中间的开口到达弹片处,却顶住了卡钩,则无法实现解锁,易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同时由此带有的卡钩结构较为复杂;c)袖带只有一种安装方式,即袖带的朝向相对于主机是唯一且固定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袖带拆卸效率低,存在拆卸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袖带式血压计。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所述:袖带式血压计,包括血压计下壳体和袖带,所述袖带上设有一转接板,所述转接板与所述血压计下壳体卡扣连接,所述转接板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转接板卡扣位置的弹臂机构。所述转接板包括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所述第一转接板与第二转接板通过所述弹臂机构连接,所述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上分别设有一卡钩,所述血压计下壳体上成型有间隔设置的两卡槽,所述卡槽处成型有向着所述下壳体内部延伸的凸起,两所述卡钩的间距大于所述两所述凸起的间距,所述卡钩与所述凸起卡扣配合。 所述转接板设置于所述袖带内,所述卡钩伸出所述袖带表面。两所述凸起分别设置于两所述卡槽的外侧,两所述卡钩的虎口朝外设置。两所述卡槽在其连接方向上,其一所述卡槽的尺寸大于另一所述卡槽的尺寸。所述弹臂机构靠近其中一个所述凸起的位置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臂机构包括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的两端和所述第二弹臂的两端均与所述的第一转接板和第二转接板连接。所述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呈对称于两所述凸起的连线设置。所述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均为U形的弹簧片,所述U形弹簧片的转弯处内侧成型一弧形缺口。所述第一转接板、弹臂机构和第二转接板为一体成型。所述第一弹臂和第二弹臂分别设置于所述转接板的两侧,且向着所述转接板的内侧延伸形成所述的弹簧片。靠近两所述卡钩的内侧面位置分别形成一解锁槽。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A.本技术通过在转接板上设置一弹臂机构,实现了转接板与血压计下壳体之间卡扣位置的可调,便于更换袖带,提高了拆卸及更换袖带的效率。B.正常使用血压计的情况下,袖带上的转接板通常包裹在袖带内部,仅有部分暴露在外部。其作用是连接袖带与血压计下壳体,其上有连接用的卡钩和有弹臂机构,通过挤压弹臂,改变转接板卡扣位置,完成与血压计下壳体的解锁。袖带与血压计下壳体连接后,转接板部分被血压计下壳体及袖带遮挡,不易被发现,减少用户的不当操作。C.本技术通过挤压弹臂机构使其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实现转接板上两卡钩位置的调节,拆解时不需要借助额外工具,方便更换与拆洗袖带;另外,拆卸时袖带卡钩不发生弹性形变,也不受到大的外力,因此也提高了袖带的寿命及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血压计下壳体与袖带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转接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血压计下壳体与袖带上的转接板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血压计下壳体结构图。图中:1-血压计下壳体,11-卡槽,12-凸起;2-袖带;3_转接板,31-第一转接板,32-第二转接板,311、321-卡钩;4_弹臂机构,41-第一弹臂,42-第二弹臂;5_解锁槽;6-气孔;7-弧形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袖带式血压计,包括血压计下壳体I和袖带2,袖带2上设有一转接板3,图1中转接板3内嵌于袖带中,图示中看不出,图中的两卡钩311、312伸出袖带2的外表面。转接板3血压计下壳体I卡扣连接,转接板3上设有用于调节转接板3卡扣位置的弹臂机构4。图2和图3为转接板3的立面图和平面结构示意图。转接板3包括第一转接板31和第二转接板32,第一转接板31与第二转接板32通过弹臂机构4连接,第一转接板31和第二转接板32上分别设有一卡钩311、321。另外,在第二转接板32上还设有气孔6,用于连接气管,气管是气囊的一部分,连接气囊及血压计本体内部原件如传感器、泵、阀等,形成闭合空气回路。血压计下壳体I上成型有间隔设置的两卡槽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袖带式血压计,包括血压计下壳体(1)和袖带(2),所述袖带(2)上设有一转接板(3),所述转接板(3)与所述血压计下壳体(1)卡扣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3)上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转接板(3)卡扣位置的弹臂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明发杨胜周郑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康康盛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