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6019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包括四根分别竖直且并排固定于墙体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一内层置物架和设于所述内层置物架外侧的一外层置物架,所述内层置物架一端与第二导轨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导轨相连;所述外层置物架一端与第一导轨相连,另一端与第四导轨相连;所述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分别经一第一传送机构和一第二传送机构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三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与第四导轨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通过对所述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单独升降控制,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整体置物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置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随着房价的上涨,住房面积也正在减小,浴室的空间也自然而然的被压缩了。而浴室中很多必需品得摆放,置物架在浴室中的作用也毋庸置疑。但是,在这极度有限的空间内摆放形形色色的置物架又显得格外的碍眼。所以人们想方设法的在节省空间,可以说,现在浴室在人们双手能够触及的空间里面已经得到接近最大化的空间利用了。在技术没有得到大的突破之前,我们在想,还有哪些空间可以利用的呢?生活中,为了更加方便以及节省空间,往往在墙上一层层的增置物层,用来摆放物品。但是,每个人身高不同,而且随着置物层层数的增多,摆放以及使用越来越不方便。现有的置物架虽然有分层,但是各层之间固定,不可升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实现双层独立升降控制。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包括四根分别竖直且并排固定于墙体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一内层置物架和设于所述内层置物架外侧的一外层置物架,所述内层置物架一端与第二导轨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导轨相连;所述外层置物架一端与第一导轨相连,另一端与第四导轨相连;所述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分别经一第一传送机构和一第二传送机构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三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与第四导轨上下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一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两端穿绕于一第一转向轮且分别经第一双滑轮顶座和第一单滑轮顶座与所述第二导轨和第三导轨相连;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一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钢丝绳的两端穿绕于一第二转向轮且分别经第二双滑轮顶座和第二单滑轮顶座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四导轨相连。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双向手摇器,所述第一钢丝绳中部和第二钢丝绳中部分别经所述第一转向轮和第二转向轮与所述双向手摇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连。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用于防止所述内层置物架倾斜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与所述内层置物架中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墙体上。进一步的,还包括两条助力弹簧,所述两条助力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导轨和第四导轨的下端,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外侧置物架两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摇器、第一转向轮、第二转向轮、第一双滑轮顶座、第一单滑轮顶座、第二双滑轮顶座和第二单滑轮顶座分别固定于墙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可更好的对物品进行分类放置,而且所述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相互独立,可以通过所述的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分别控制所述外层置物架和内层置物架的高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专利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导轨;2-第二导轨;3-第三导轨;4-第四导轨;5_内层置物架;6-外层置物架;7_第一转向轮;8_第一双滑轮顶座;9_第一单滑轮顶座;10-第二转向轮;11-第二双滑轮顶座;12-第二单滑轮顶座;13-手摇器;14-第一钢丝绳;15-第二钢丝绳;16-支撑架;17-助力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包括四根分别竖直且并排固定于墙体上的第一导轨1、第二导轨2、第三导轨3和第四导轨4 ;一内层置物架5和设于所述内层置物架5外侧的一外层置物架6,所述内层置物架5 —端与第二导轨2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导轨3相连;所述外层置物架6 —端与第一导轨I相连,另一端与第四导轨4相连;所述内层置物架5和外层置物架6分别经一第一传送机构和一第二传送机构沿着所述第二导轨2与第三导轨3和所述第一导轨I与第四导轨4上下移动。从上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内层置物架5和外层置物架6可更好的对物品进行分类放置,而且所述内层置物架5和外层置物架6相互独立,可以通过所述的第一传送机构和第二传送机构分别控制所述内层置物架5和外层置物架6的高低。可以再内层置物架5中放置体积较大的用品,外层置物架6中放置毛巾,两层通过单独控制,提高整体置物架的实用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送机构包括一第一钢丝绳14,所述第一钢丝绳14的两端穿绕于一第一转向轮7且分别经第一双滑轮顶座8和第一单滑轮顶座9与所述第二导轨2和第三导轨3相连;所述第二传送机构包括一第二钢丝绳15,所述第二钢丝绳15的两端穿绕于一第二转向轮10且分别经第二双滑轮顶座11和第二单滑轮顶座12与所述第一导轨I和第四导轨4相连。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双向手摇器13,所述第一钢丝绳14中部和第二钢丝绳15中部分别经所述第一转向轮7和第二转向轮10与所述双向手摇器13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连。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用于防止所述内层置物架5倾斜的支撑架16,所述支撑架16包括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第一支撑杆铰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端部与所述内层置物架5中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固定于所述墙体上。通过所述支撑架16保证内层置物架5在上升下降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两条助力弹簧17,所述两条助力弹簧17的一端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导轨I和第四导轨4的下端,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外侧置物架两端连接。考虑到外层物品质量较轻,在下降过程中容易受导轨摩擦力作用而使得下降受阻,通过增设所述助力弹簧17,提供一个向下作用力,辅助外层置物架6的下降,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手摇器13、第一转向轮7、第二转向轮10、第一双滑轮顶座8、第一单滑轮顶座9、第二双滑轮顶座11和第二单滑轮顶座12分别固定于墙体上。通过所述双向手摇器13、第一转向轮7、第二转向轮10、第一双滑轮顶座8、第一单滑轮顶座9、第二双滑轮顶座11和第二单滑轮顶座12配套固定孔,将其固定于墙体上。下面结合本实施例具体的安装过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过程:将所述双向手摇器13、第一转向轮7、第二转向轮10、第一双滑轮顶座8、第一单滑轮顶座9、第二双滑轮顶座11和第二单滑轮顶座12分别固定于墙体上;调整第一转向轮7和第二转向轮10的转向角度,将所述第一钢丝绳14的两端和第二钢丝绳15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转向轮7和第二转向轮10后,所述第一钢丝绳14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双滑轮顶座8后与所述第一导轨I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双滑轮顶座8后经第一单滑轮顶座9与所述第四导轨4相连;所述第二钢丝绳15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双滑轮顶座11后与所述第二导轨2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双滑轮顶座11后经第二单滑轮顶座12与所述第三导轨3相连;再将第一钢丝绳14和第二钢丝绳15的中部经所述第一转向轮7和第二转向轮10拉伸至所述手摇器13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与分别与所述双向手摇器13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相连;通过对所述双向手摇器13进行换挡,可以切换第一钢丝绳14和第二钢丝绳15的控制,从而控制所述内层置物架5和外层置物架6的高低。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不仅结构简单,易于实现,而且通过对所述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单独升降控制,更好的满足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升降式置物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分别竖直且并排固定于墙体上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一内层置物架和设于所述内层置物架外侧的一外层置物架,所述内层置物架一端与第二导轨相连,另一端与第三导轨相连;所述外层置物架一端与第一导轨相连,另一端与第四导轨相连;所述内层置物架和外层置物架分别经一第一传送机构和一第二传送机构沿着所述第二导轨与第三导轨和所述第一导轨与第四导轨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健陈绍春周华森张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