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站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57895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4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站座椅,属于公交运输领域。一种公交车站座椅,包括座椅、供水机构和加热机构;座椅包括乘坐面板、左立柱和右立柱,乘坐面板固定在两根立柱上,座椅内部为中空结构;供水机构包括入水管道、导流腔、排水管道和阀门,入水管道设置在左立柱的内部,入水管道一端与供水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导流腔相连接,入水管道中部设有插板阀门;排水管道结构与入水管道相同并且设置在右立柱内部,导流腔设置在乘坐面板的下方,导流腔的面积略小于乘坐面板;入水管道下部包裹着一圈电热丝,电热丝与电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公交车站座椅能够实现解暑和取暖的功能,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尤其是一种公交车站座椅
技术介绍
公交车是城市内人们选择的较多的一种交通工具,乘坐公交车费用低,而且公共交通低碳环保,是一种非常好的出行方式。公交车穿行于各个车站之间,乘客在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的时候就会在公交车站候车,现在大部分的公交车站并不是封闭式的,大多公交车站都是一个顶棚下配备长条座椅,这些公共设施明显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在每年的夏季,公交车站的温度和室外温度相差无几,人们在等候公交车的过程是十分炎热的,另外在每年的冬季也是分寒冷的,很多人会因为等公交车的条件而考虑采用其他的出行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夏季降温,冬季供暖的公交车站座椅,解决现有公交车站座椅无降温和取暖功能,使得候车条件变差的缺陷。技术方案一种公交车站座椅,包括座椅、供水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座椅包括乘坐面板、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左立柱与右立柱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乘坐面板固定在两根立柱上,所述座椅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入水管道、导流腔、排水管道和阀门,所述入水管道设置在左立柱的内部,所述入水管道一端与供水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导流腔相连接,所述入水管道中部设有插板阀门;所述排水管道设置在右立柱的内部,所述排水管道一端与导流腔相连接,另一端与地下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道中部设有插板阀门,所述导流腔设置在乘坐面板的下方,所述导流腔的面积略小于乘坐面板;所述入水管道下部包裹着一圈电热丝,所述电热丝与电源相连接。所述插板阀门包括插板、滚轮组和小型电机,所述插板穿过管道,一部分深入管道内部,另一部分留在管道外部,所述滚轮组分为上下滚轮,将插板的伸出管道部分压紧,所述小型电机与滚轮组相连接。所述乘坐面板表面开有多个通孔。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公交车站座椅在夏季实行冷水流动,为等候公交车的人们降温解暑。采用本技术的公交车站座椅在冬季实行冷水加热流动,为等候公交车的人们取暖。本技术所述的公交车站座椅结构简单,而且并不浪费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公交车站座椅的主视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公交车站座椅的乘坐面板的俯视图。其中乘坐面板,2-左立柱,3-右立柱,4-入水管道,5-排水管道,6-导流腔,7-插板阀门,8-插板,9-滚轮组,10-通孔,11-电热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站座椅,包括座椅、供水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座椅包括乘坐面板1、左立柱2和右立柱3,所述左立柱2与右立柱3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乘坐面板I固定在两根立柱上,所述座椅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入水管道4、导流腔6、排水管道5和阀门7,所述入水管道4设置在左立柱2的内部,所述入水管道4 一端与供水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导流腔6相连接,所述入水管道4中部设有插板阀门7 ;所述排水管道5设置在右立柱3的内部,所述排水管道5 一端与导流腔6相连接,另一端与地下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道5中部设有插板阀门7,所述导流腔6设置在乘坐面板I的下方,所述导流腔6的面积略小于乘坐面板I ;所述入水管道4下部包裹着一圈电热丝11,所述电热丝11与电源相连接。所述插板阀门7包括插板8、滚轮组9和小型电机,所述插板8穿过管道,一部分深入管道内部,另一部分留在管道外部,所述滚轮组9分为上下滚轮,将插板8的伸出管道部分压紧,所述小型电机与滚轮组9相连接。所述乘坐面板I表面开有多个通孔10。本技术所述的公交车站座椅是采用了水流动吸收或者放出热量来解暑或者取暖的,首先流动用水可以将消防用水分支出来连接入水管道4,再由排水管道5连接回消防栓,所以在水的整个利用过程当中并没有产生浪费。以夏季为例阐述本技术所述的公交车站座椅的工作过程,首先水从入水管道4进入,阀门成打开状态,水流入导流腔6,导流腔6为一个扁平腔体,会带走乘坐面板I传递来的热量,然后流经排水管道5后流出。若是冬季只需要将电热丝11供电,那么流入导流腔6内的水就会是热水,乘坐在上面就会起到供热取暖的功效,春季或者秋季不需要进行水体流动的时候只需要将入水管道和出水管道的阀门同时关闭,水流动就会停止。乘坐面板I上的通孔10孔径不需要很大,既要保证人体与导流腔之间良好的热传递,而且还要不影响舒适性。综上所述,凡是在公交车站座椅内设通过水体来实现降温或者取暖的结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公交车站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供水机构和加热机构; 所述座椅包括乘坐面板(1)、左立柱(2)和右立柱(3),所述左立柱(2)与右立柱(3)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乘坐面板(I)固定在两根立柱上,所述座椅内部为中空结构; 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入水管道(4)、导流腔¢)、排水管道(5)和阀门(7),所述入水管道(4)设置在左立柱(2)的内部,所述入水管道(4) 一端与供水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导流腔(6)相连接,所述入水管道(4)中部设有插板阀门(7);所述排水管道(5)设置在右立柱(3)的内部,所述排水管道(5) —端与导流腔(6)相连接,另一端与地下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道(5)中部设有插板阀门(7),所述导流腔(6)设置在乘坐面板(I)的下方,所述导流腔(6)的面积略小于乘坐面板(I); 所述入水管道⑷下部包裹着一圈电热丝(11),所述电热丝(11)与电源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站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阀门(7)包括插板(8)、滚轮组(9)和小型电机,所述插板(8)穿过管道,一部分深入管道内部,另一部分留在管道外部,所述滚轮组(9)分为上、下滚轮,将插板(8)的伸出管道部分压紧,所述小型电机与滚轮组(9)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车站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坐面板(I)表面开有多个通孔(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站座椅,属于公交运输领域。一种公交车站座椅,包括座椅、供水机构和加热机构;座椅包括乘坐面板、左立柱和右立柱,乘坐面板固定在两根立柱上,座椅内部为中空结构;供水机构包括入水管道、导流腔、排水管道和阀门,入水管道设置在左立柱的内部,入水管道一端与供水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导流腔相连接,入水管道中部设有插板阀门;排水管道结构与入水管道相同并且设置在右立柱内部,导流腔设置在乘坐面板的下方,导流腔的面积略小于乘坐面板;入水管道下部包裹着一圈电热丝,电热丝与电源相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公交车站座椅能够实现解暑和取暖的功能,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并不浪费水资源。【IPC分类】A47C7-74, A47C9-00【公开号】CN204363483【申请号】CN201420867036【专利技术人】叶韵静 【申请人】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科技指导站【公开日】2015年6月3日【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交车站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供水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座椅包括乘坐面板(1)、左立柱(2)和右立柱(3),所述左立柱(2)与右立柱(3)固定在地面上,所述乘坐面板(1)固定在两根立柱上,所述座椅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入水管道(4)、导流腔(6)、排水管道(5)和阀门(7),所述入水管道(4)设置在左立柱(2)的内部,所述入水管道(4)一端与供水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导流腔(6)相连接,所述入水管道(4)中部设有插板阀门(7);所述排水管道(5)设置在右立柱(3)的内部,所述排水管道(5)一端与导流腔(6)相连接,另一端与地下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排水管道(5)中部设有插板阀门(7),所述导流腔(6)设置在乘坐面板(1)的下方,所述导流腔(6)的面积略小于乘坐面板(1);所述入水管道(4)下部包裹着一圈电热丝(11),所述电热丝(11)与电源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韵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闸北区中小学科技指导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