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CT扫描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546908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CT扫描仪系统,它是由控制台子系统和IPC(工控机)子系统组成。该系统主要实现对移动CT的扫描控制、数据采集、影像重建工作,最后形成高质量影像显示,达到医疗检查病灶病情评估的目的。其中控制台子系统包括病人信息注册、扫描控制、方案管理、病人浏览器、影像后重建以及影像显示打印等功能模块。IPC子系统具有病人信息注册、扫描控制、原始数据采集、影像重建、影像数据传输功能以及接收控制台的命令并跨进程转发给主控制模块执行。主控制模块负责接收IPC子系统发送来的命令和参数,并解析下发至硬件执行,还负责监控所有硬件状态,调度进行正常业务处理和异常处理,并返回状态给扫描控制模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CT扫描仪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CT成像领域,具体涉及医用CT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移动CT扫描系统的设计。
技术介绍
CT诊断由于它的特殊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CT设备体积较大,移动不方便,对于紧急情况,特别紧急病房、野外以及车、船、飞机等可移动交通设备。就显得过于庞大而不便了。特别是针对身体特殊部位,比如头部、四肢等的快速扫描诊断的需求孕育而生。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临床CT扫描诊断活动中,头部扫描约占日常扫描总量的三分之一,仅次于约占日常扫描总量二分之一的躯体扫描。随着工艺水平、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多功能移动式CT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移动CT扫描仪作为常规的影像诊疗设备,提供床旁诊疗服务可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使用范围广,作用重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创新的移动CT扫描仪系统。该系统主要实现对移动CT的扫描控制、数据采集、影像重建工作,最后形成高质量影像显示,达到医疗检查病灶病情评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移动CT扫描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一种移动CT扫描仪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台子系统和工控机(IPC)子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CT扫描仪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CT扫描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一种移动CT扫描仪系统,该系统包括控制台子系统和工控机(IPC)子系统;其中,IPC子系统依赖于集中式设计;控制台子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块、DICOM网关模块、网络通讯模块,控制台子系统连接到DICOM服务器,并负责制定检查方案,下发扫描指令给IPC子系统;IPC子系统连接到CT扫描仪的硬件设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CT扫描仪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控制台子系统和工控机(IPC)子系统;其中,所述工控机(IPC)子系统依赖于集中式设计;控制台子系统包括数据库模块、DICOM网关模块、网络通讯模块,控制台子系统连接到DICOM服务器,并负责制定检查方案,下发扫描指令给工控机(IPC)子系统;工控机(IPC)子系统连接到CT扫描仪的硬件设备;所述硬件设备包括高压发射器控制板、旋转机架控制板、数据采集系统(DAS)控制板;所述的工控机(IPC)子系统包括操控模块、采集重建模块及主控制模块;所述操控模块负责制定扫描计划;所述主控制模块通过控制X射线管和高压发生器产生X光子,利用数据采集系统(DAS)采集穿过人体的X光子,将光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电缆传输至工控机(IPC)子系统上的FPGA;所述采集重建模块会将FPGA传输的数据进行高精度低剂量的快速CT重建;工控机(IPC)子系统包括扫描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采集模块、GPU重建模块和DICOM传输模块;所述控制台子系统和工控机(IPC)子系统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所述控制台子系统采用触摸屏的方式,通过触摸屏实现病人注册,检查方案选择、扫描协议远程更新以及影像实时显示,供医生诊断使用;通过控制台子系统可实现病人注册、检查方案制定、扫描协议管理、扫描参数和重建参数无线网络下发、DICOM网关接收工控机(IPC)子系统的DICOM影像数据并实时显示以及对影像的远程在线和离线重建;工控机(IPC)子系统具有病人信息注册、扫描控制、原始数据采集、影像重建、影像数据传输功能以及接收控制台的命令并跨进程转发给主控制模块执行;主控制模块负责接收工控机(IPC)子系统发送来的命令和参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