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住宅分户电箱预留洞预制壁龛式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45344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1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住宅分户电箱预留洞预制壁龛式施工工艺,整个施工工艺简便快捷、可靠度高,能明显减少或杜绝箱体背后粉刷层开裂、空鼓的质量通病,整个施工工艺效率高,不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有利于节能环保;并且该施工工艺中将U型围护板、盖板分体独立制作,减少了构件加工制作的难度,并提高了制作成型的密实度及观感;该施工工艺可直接减少每户至少一处的墙面空鼓开裂的修补,降低此类问题维修的费用,且可提高工程的创优率及用户满意率,其潜在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住宅分户电箱预留洞预制壁龛式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施工工艺,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住宅分户电箱预留洞预制壁龛式施工工艺,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对于住宅项目,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在住宅建造过程中以及交付使用后,或多或少的会出现一些质量通病,虽然质量通病不会产生实质性的危害,但对于各位住户确实带来了生活的不便。其中,住宅分户电箱处墙体空鼓、开裂现象是一直困扰广大建设者的一个难题,通过实践经验,也总结出了几种方法,比如在分户电箱管线集中部分的墙体背后粉刷层中铺设钢丝网,或者在其预留位置后期浇筑混凝土等方法,但经实践验证不是效果不明显即为成本高、工序多、工期长,满足不了现场生产的需要。因此如何彻底解决住宅分户电箱预留孔洞墙体背后位置的空鼓开裂的质量通病,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克服的技术难题,传统工艺大都存在以下缺点:1)分户电箱占用墙体空间大,墙体凿除过程中对墙体破坏严重,且箱体背面墙体无法保留;2)分户电箱厚度接近墙体厚度,箱体安装完成后,箱体背面及周边抹灰后仍会产生空鼓开裂等质量通病,影响交付后业主的使用功能;3)施工工序多,交叉作业相互影响大,效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住宅分户电箱预留洞预制壁龛式施工工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住宅分户电箱预留洞预制壁龛式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住宅分户电箱预留洞采用预制壁龛式构件,壁龛式构件由U型围护板和预留梯形凹槽的盖板组成,首先制作壁龛式框体构件,2)壁龛式框体构件具体加工工艺;3)预制构件现场安装具体工艺,在分户电箱箱体两侧边、背面、上部设置围护的壁龛式框体构件,将此框体作为一个预制构件在墙体砌筑时预埋至墙体的相应位置,墙体砌筑完成后可将分户电箱敷设至预埋框体中,后续的抹灰、装饰工序的作业面将不与电箱接触,确保电箱及周边部位的后期的装饰效果;现场墙体砌筑时,将U型围护板按照电箱预留位置放置,后将盖板搁置在围护板上方即可;4)预留空腔部分即为电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分户电箱预留洞预制壁龛式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住宅分户电箱预留洞采用预制壁龛式构件,壁龛式构件由U型围护板和预留梯形凹槽的盖板组成,首先制作壁龛式构件,2)壁龛式构件具体加工工艺;3)预制构件现场安装具体工艺,在分户电箱箱体两侧边、背面、上部设置围护的壁龛式构件,将此框体作为一个预制构件在墙体砌筑时预埋至墙体的相应位置,墙体砌筑完成后可将分户电箱敷设至预埋框体中,后续的抹灰、装饰工序的作业面将不与电箱接触,确保电箱及周边部位的后期的装饰效果;现场墙体砌筑时,将U型围护板按照电箱预留位置放置,后将盖板搁置在围护板上方即可;4)预留空腔部分即为电箱箱体安装位置,盖板外侧预留梯形凹槽位置即为电箱进出管线敷设位置,电箱及管线敷设固定完成后,将电箱与壁龛式构件间的空隙填塞完毕即完成电箱的安装;所述步骤1)中壁龛式构件具体制作工艺如下,11)、U型围护板空腔为梯形开口,内侧宽度比外侧宽度小10mm,内侧宽度为电箱尺寸50mm,外侧宽度为电箱尺寸60mm;12)、U型围护板两侧边板外侧厚度为45mm,内侧厚度为50mm,背面板厚度为50mm,盖板厚度为50mm厚;13)、U型围护板构件整体厚度同墙体厚度;14)、盖板外侧设置管线进出凹槽,凹槽外大内小,凹槽尺寸结合管线数量、规格确定,凹槽内侧长度尺寸为150mm,外侧尺寸为190mm,凹槽深度为50mm;15)、盖板厚度不低于50mm,根据砌体排版图适当调整盖板厚度,以符合砌筑模数;所述步骤2)中壁龛式构件具体加工工艺如下21),模板制作,模板采用普通木模板即可,现场设置集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开明张怡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