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3610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03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包括可挠性显示单元、可挠性膜材以及封装胶体。可挠性显示单元具有第一区域及环绕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可挠性膜材配置于可挠性显示单元上,且至少位于第一区域内。可挠性膜材具有周围表面以及至少容纳凹槽。容纳凹槽内凹于周围表面,且可挠性膜材暴露出可挠性显示单元的第二区域。封装胶体配置于可挠性显示单元上,且覆盖周围表面及可挠性膜材所暴露出的第二区域,并填入于容纳凹槽内。填入于容纳凹槽内的封装胶体的厚度与可挠性膜材的厚度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挠性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各种显示技术不断地蓬勃发展,在经过持续地研究开发之后,如电泳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电浆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等产品,已逐渐地商业化并应用于各种尺寸以及各种面积的显示装置。随着可携式电子产品的日益普及,可挠性显示器(如电子纸(e-paper)、电子书(e-book)等)已逐渐受到市场的关注。一般来说,为了避免环境因素(如水气、氧气等)而影响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元件及其材料特性,通常会使用具有流动性的封装胶体来密封可挠性显示器以及位于其上具有矩形外型轮廓的保护膜。然而,当可挠性显示装置弯折成不同的曲面、立体外形、一般平面或非平面(如倾斜面)等结构时,具有流动性的封装胶体会因为重力的因素而流动到弯折后的最低处,并且堆积于此最低处,而使该处的封装胶体过多而溢流至保护膜相对远离可挠性显示器的表面上以及可挠性显示器的周围表面,进而影响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外观及平整度。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显示装置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挠性显示装置,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显示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挠性显示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挠性膜材具有容纳凹槽的设计,可有效避免现有习知可挠性显示装置的溢胶现象,以使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外观较为平整且较具美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其中包括:可挠性显示单元,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环绕该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可挠性膜材,配置于该可挠性显示单元上,且至少位于该第一区域内,该可挠性膜材具有周围表面以及至少容纳凹槽,其中该容纳凹槽内凹于该周围表面,且该可挠性膜材暴露出该可挠性显示单元的该第二区域;以及封装胶体,配置于该可挠性显示单元上,且覆盖该可挠性膜材的该周围表面及该可挠性膜材所暴露出的该可挠性显示单元的该第二区域,并填入于该容纳凹槽内,其中填入于该容纳凹槽内的该封装胶体的厚度与该可挠性膜材的厚度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挠性膜材的材质包括玻璃、塑料或金属。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容纳凹槽的剖面形状包括多边形或弧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装胶体的黏滞系数与容纳凹槽的深度成正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容纳凹槽的面积与可挠性膜材的面积的比值范围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0.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容纳凹槽为二个容纳凹槽,而这些容纳凹槽对应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弯折处设置且彼此相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容纳凹槽为多个容纳凹槽,而这些容纳凹槽位于可挠性膜材彼此相对的二侧边,且这些容纳凹槽在轴在线的正投影呈交替排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容纳凹槽为多个容纳凹槽,而这些容纳凹槽位于可挠性膜材彼此相对的二侧边,且这些容纳凹槽在轴在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封装胶体的外型轮廓为环状曲面轮廓,且封装胶体完全暴露出可挠性膜材相对远离可挠性显示单元的上表面以及可挠性显示单元的周围表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可挠性显示单元包括可挠性液晶显示器、可挠性电泳显示器或可挠性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可挠性显示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可挠性膜材具有容纳凹槽的设计,因此封装胶体仅会覆盖可挠性膜材的周围表面及可挠性膜材所暴露出的第二区域并填入于容纳凹槽内,而不会溢胶至可挠性膜材的上表面以及可挠性显示单元的周围表面。换言之,本专利技术的可挠性显示装置可有效避免封装胶体产生溢胶污染的现象,且其外观较为平整且也较具美观。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的仰视示意图。图1B为沿图1A的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1C为沿图1A的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1D为沿图1A的线C-C的剖面示意图。图1E为沿图1A的线D-D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的仰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另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的仰视示意图。100a、100b、100c、100d:可挠性显示装置110:可挠性显示单元111:周围表面112:第一区域114:第二区域120a、120b、120c、120d:可挠性膜材121a、121b、121c、121d:周围表面122a、124a、122b、122c、124c、122d、124d、126d、128d:容纳凹槽123a、123b:上表面130:封装胶体P1、P2: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可挠性显示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的仰视示意图。图1B为沿图1A的线A-A的剖面示意图。图1C为沿图1A的线B-B的剖面示意图。图1D为沿图1A的线C-C的剖面示意图。图1E为沿图1A的线D-D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A-图1E,本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装置100a包括可挠性显示单元110、可挠性膜材120a以及封装胶体130。详细来说,可挠性显示单元110具有第一区域112以及环绕第一区域112的第二区域114。可挠性膜材120a配置于可挠性显示单元110上,且至少位于第一区域112内。可挠性膜材120a具有周围表面121a以及至少容纳凹槽(图1A中示意地绘示两个容纳凹槽122a、124a),其中容纳凹槽122a、124a内凹于周围表面121a,且可挠性膜材120a暴露出可挠性显示单元110的第二区域114。封装胶体130配置于可挠性显示单元110上,且覆盖可挠性膜材120a的周围表面121a及可挠性膜材120a所暴露出的可挠性显示单元110的第二区域114,并填入于容纳凹槽122a、124a内。填入于容纳凹槽122a、124a内的封装胶体130的厚度与可挠性膜材120a的厚度相同。更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可挠性显示单元110具有可弯折、可挠曲的特性,其例如是可挠性液晶显示器、可挠性电泳显示器或可挠性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但并不以此为限。可挠性显示单元110的第一区域112与第二区域114可例如是显示区域及周边区域,意即可挠性膜材120a是配置于可挠性显示单元110的显示面上;或者是,可挠性显示单元110的第一区域112与第二区域114可例如是分别对应显示区域与周边区域设置的区域,意即可挠性膜材120a是配置于可挠性显示单元110的背面上,以上皆属于本专利技术可采用的技术方案,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再者,本实施例的可挠性膜材120a亦具有可弯折、可挠曲的特性,其材质例如是薄型玻璃、塑料或金属。可挠性膜材120a可视为保护膜,以保护其所覆盖的可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挠性显示单元,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环绕该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可挠性膜材,配置于该可挠性显示单元上,且至少位于该第一区域内,该可挠性膜材具有周围表面以及至少容纳凹槽,其中该容纳凹槽内凹于该周围表面,且该可挠性膜材暴露出该可挠性显示单元的该第二区域;以及封装胶体,配置于该可挠性显示单元上,且覆盖该可挠性膜材的该周围表面及该可挠性膜材所暴露出的该可挠性显示单元的该第二区域,并填入于该容纳凹槽内,其中填入于该容纳凹槽内的该封装胶体的厚度与该可挠性膜材的厚度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28 TW 1021434781.一种可挠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挠性显示单元,具有第一区域以及环绕该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可挠性膜材,配置于该可挠性显示单元上,且至少位于该第一区域内,该可挠性膜材具有周围表面以及至少容纳凹槽,其中该容纳凹槽内凹于该周围表面,且该可挠性膜材暴露出该可挠性显示单元的该第二区域;以及封装胶体,配置于该可挠性显示单元上,且覆盖该可挠性膜材的该周围表面及该可挠性膜材所暴露出的该可挠性显示单元的该第二区域,并填入于该容纳凹槽内,其中填入于该容纳凹槽内的该封装胶体的厚度与该可挠性膜材的厚度相同,且该容纳凹槽对应该可挠性显示装置的弯折处设置,其中该可挠性显示装置于仰视时,该可挠性膜材的外型轮廓并非为规则形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可挠性膜材的材质包括玻璃、塑料或金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容纳凹槽的剖面形状包括多边形或弧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大年廖彦峰黄冠霖宋振源曾江铃
申请(专利权)人: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