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电站CR10模块外部绑扎钢筋用钢筋支架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造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核电站CR10模块外部绑扎钢筋用钢筋支架。
技术介绍
CAP1400型压水堆核电机组是在消化、吸收、全面掌握我国引进的第三代先进核电AP1000非能动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再创新开发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功率更大的非能动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机组。CAP1400堆型的CR10(底封头支座)与钢筋组合模块是由CR10模块和外部基础3~8层钢筋共同组成,用于支撑钢制安全壳。其中CR10模块是由18个单元钢支架及连接件组成的立体环形桁架结构,其外径45.43m,内直径23.47m,高度4.7m,净重为54.77t。外部基础3~8层需绑扎的钢筋重约329.1t,通过钢筋支架连接固定于CR10模块上,其中,第3和第4层钢筋分布在CR10的整个环形桁架上,第6和第7层钢筋分布在CR10环形桁架的180°~336.5°(逆时针方向)位置,第5和第8层钢筋分布在CR10环形桁架的336.5°~180°(逆时针方向)位置,各层钢筋以纵向和环向交替方式绑扎在钢筋支架上。以往核电站AP1000核反应堆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站CR10模块外部绑扎钢筋用钢筋支架,其特征是:为四种类型钢筋支架组成的无底碗型钢结构,其中,第一类钢筋支架(1)包括有两个左右对称、纵向设置的数个单元桁架(5),所述的单元桁架(5)通过环向设置的角钢(13)连接成一个整体,每个所述的单元桁架(5)均包括一块纵向设置的弧形顶面板(6),所述的弧形顶面板(6)上沿弧向分布的多个挡块(7),弧形顶面板(6)下部设置有数根支杆(8)、所述的支杆(8)之间设有斜撑(9),所述的支杆(8)下部与CR10模块固定连接;第二类钢筋支架(2)在第一类钢筋支架(1)的基础上,将弧形顶面板(6)下部其中一根支杆(8)替换为在该支杆(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底封头支座模块外部绑扎钢筋用钢筋支架,其特征是:为四种类型钢筋支架组成的无底碗型钢结构,其中,第一类钢筋支架(1)包括有两个左右对称、纵向设置的数个单元桁架(5),所述的单元桁架(5)通过环向设置的角钢(13)连接成一个整体,每个所述的单元桁架(5)均包括一块纵向设置的弧形顶面板(6),所述的弧形顶面板(6)上沿弧向分布的多个挡块(7),弧形顶面板(6)下部设置有数根支杆(8)、所述的支杆(8)之间设有斜撑(9),所述的支杆(8)下部与底封头支座模块固定连接;第二类钢筋支架(2)在第一类钢筋支架(1)的基础上,将弧形顶面板(6)下部其中一根支杆(8)替换为在该支杆(8)前后两侧的两根支杆(8),这两根支杆(8)之间的位置用于安装吊耳;所述的第一类钢筋支架(1)与第二类钢筋支架(2)交错布设,底封头支座模块外部绑扎钢筋的第三层、第四层、第六层和第七层绑扎于第一类钢筋支架(1)和第二类钢筋支架(2)的弧形顶面板(6)上;第三类钢筋支架(3)在第一类钢筋支架(1)的基础上,将钢筋支架下方的部分支杆和斜撑改成“厂”字形桁架,并增设一个附属桁架(3a),所述的附属桁架(3a)包括有平直的附属顶面板(3b),所述的附属顶面板(3b)下部设有附属支杆(3c),所述的附属支杆(3c)之间设有附属斜撑(3d),所述的附属支杆(3c)下端与底封头支座模块固定连接;第四类钢筋支架(4)在第三类钢筋支架(3)的基础上,将弧形顶面板(6)下部其中一根支杆(8)替换为位置在该支杆(8)前后两侧的两根支杆(8),这两根支杆(8)之间的位置用于安装吊耳;所述的第三类钢筋支架(3)与第四类钢筋支架(4)交错布设,底封头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许开勋,江杰,唐成梁,许红梅,陈小燕,别刚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