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2435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30 0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其包括筛分机、砂石输送装置、淤泥接料斗、淤泥螺旋输送装置和导流槽;所述筛分机包括进料口、支架、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一振动装置、第二振动装置、砂石料斗、泥浆槽、筛网传动装置、第一冲洗单元和第二冲洗单元;所述第一筛网位于第二筛网上方,所述第一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45°;所述砂石输送装置设置在砂石料斗出口的正下方;所述淤泥接料斗设置在第二筛网的底端;所述泥浆槽设置在第二筛网下方,所述导流槽设置在泥浆槽下方;所述第一冲洗单元设置在第一筛网上,所述第二冲洗单元设置在第二筛网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型淤泥筛分装置,环保、节能、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生活、生产垃圾,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污染的加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城市的河涌中堆积了较大量的淤泥,如不及时清理,将给航道安全、生态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城市河涌淤泥具有含泥量大、垃圾多、含水率高的特点,整体呈流塑状,这直接的影响到后续的淤泥无害化处理。目前,传统的振筛机和格栅机并不合适直接用于淤泥筛分;而现有的淤泥筛分工序往往在清淤的时候进行,多采用人工分拣的方式进行,费时费力,给河涌污泥的处理带来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易操作、节能、环保的新型淤泥筛分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所述新型淤泥筛分装置包括筛分机、砂石输送装置、淤泥接料斗、淤泥螺旋输送装置和导流槽;所述筛分机包括进料口、支架、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一振动装置、第二振动装置、砂石料斗、泥浆槽、筛网传动装置、第一冲洗单元和第二冲洗单元;所述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筛网位于第二筛网上方,所述第一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45°,所述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平行;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为8-12mm,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为4_6mm ;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第一筛网的顶端,所述砂石料斗设置在第一筛网的底端;所述泥浆槽平行设置在第二筛网下方;所述第一冲洗单元设置在第一筛网上,所述第二冲洗单元设置在第二筛网上,所述第一振动装置设置在第一筛网上,所述第二振动装置设置在第二筛网上;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分别与筛网传动装置同步联接;所述砂石输送装置设置在砂石料斗出口的正下方;所述淤泥接料斗设置在第二筛网的底端,所述淤泥螺旋输送装置设置在淤泥接料斗出口的正下方;所述导流槽设置在泥浆槽下方。采用上述结构的设计,当绞吸船疏浚又或是抓斗清理的淤泥进入本技术的淤泥筛分装置的进料口后,淤泥开始进入第一筛网,此时筛网传动装置带动第一筛网、第二筛网运动,同时第一振动装置开启,使得淤泥在沿第一筛网的斜面往下运动的过程中,粒径大于第一筛网孔径的砂石继续随第一筛网运动,进入砂石料斗,然后从砂石料斗的出口落入到砂石运送装置中,粒径小于第一筛网孔径的泥沙落入到第二筛网上;此时,启动的第二振动装置使得泥沙在第二筛网的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粒径大于大二孔径的留在第二筛网上,并随第二筛网运动落入到淤泥投料斗中,然后进入淤泥螺旋输送装置中,粒径小于第二筛网孔径的泥浆落入第二筛网下方的泥沙槽中,接着落入到导流槽中进行收集,从而完成对淤泥的处理工作。其中的第一冲洗单元、第二冲洗单元在淤泥处理的过程中,能加速对砂石、泥沙的分离,使得处理分离得到的砂石、泥沙和泥浆体系更为单一,无需再次进行处理,节约了人力物力。本技术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新型淤泥筛分装置还包括泥浆池、循环水泵,所述泥浆池设置在导流槽的末端,所述循环水泵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设置在泥浆池中,所述出口端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冲洗单元、第二冲洗单元联通。本技术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为10mm,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为 5mm。本技术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第一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本技术中,优选的方案为所述新型淤泥筛分装置还包括混凝土泵,所述混凝土泵设置在淤泥螺旋输送装置的末端。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新型淤泥处理装置,能够一次性对淤泥进行筛分处理,处理后的砂石、泥沙和泥浆体系单一,无需再次进行处理,节约了人力物力,降低了分离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图1是实施例1的新型淤泥筛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筛分机;11、支架;12、第一筛网;13、第二筛网;14、筛网传动装置;15、泥浆槽;16、砂石料斗;17、进料口 ;18、第二振动装置;19、第一振动装置;101、第一冲洗单元;102、第二冲洗单元;2、砂石输送装置;3、淤泥接料斗;4、淤泥螺旋输送装置;5、导流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所述新型淤泥筛分装置包括筛分机1、砂石输送装置2、淤泥接料斗3、淤泥螺旋输送装置4和导流槽5 ;所述筛分机I包括进料口 17、支架11、第一筛网12、第二筛网13、第一振动装置19、第二振动装置18、砂石料斗16、泥浆槽15、筛网传动装置14、第一冲洗单元101和第二冲洗单元102 ;所述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筛网位于第二筛网上方,所述第一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所述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平行;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为12mm,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为4mm ;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第一筛网的顶端,所述砂石料斗设置在第一筛网的底端;所述泥浆槽平行设置在第二筛网下方;所述第一冲洗单元设置在第一筛网上,所述第二冲洗单元设置在第二筛网上,所述第二振动装置设置在第二筛网上,所述第一振动装置设置在第一筛网上;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分别与筛网传动装置同步联接;所述砂石输送装置设置在砂石料斗出口的正下方;所述淤泥接料斗设置在第二筛网的底端,所述淤泥螺旋输送装置设置在淤泥接料斗出口的正下方;所述导流槽设置在泥浆槽下方。实施例2: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除还包括泥浆池、循环水泵外,其余结构、参数均与实施例I相同,所述泥浆池设置在导流槽的末端,所述循环水泵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所述入口端设置在泥浆池中,所述出口端通过管道分别与第一冲洗单元、第二冲洗单元联通。实施例3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除所述新型淤泥筛分装置还包括混凝土泵外,其余结构、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所述混凝土泵设置在淤泥螺旋输送装置的末端。实施例4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为10mm,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为5_,所述第一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其余结构、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5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为12mm,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为6_,所述第一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8°,其余结构、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6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为11mm,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为5_,所述第一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其余结构、参数均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主权项】1.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淤泥筛分装置包括筛分机、砂石输送装置、淤泥接料斗、淤泥螺旋输送装置和导流槽;所述筛分机包括进料口、支架、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一振动装置、第二振动装置、砂石料斗、泥浆槽、筛网传动装置、第一冲洗单元和第二冲洗单元;所述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筛网位于第二筛网上方,所述第一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45°,所述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平行;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为8-12mm,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为4_6mm ;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第一筛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淤泥筛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淤泥筛分装置包括筛分机、砂石输送装置、淤泥接料斗、淤泥螺旋输送装置和导流槽;所述筛分机包括进料口、支架、第一筛网、第二筛网、第一振动装置、第二振动装置、砂石料斗、泥浆槽、筛网传动装置、第一冲洗单元和第二冲洗单元;所述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筛网位于第二筛网上方,所述第一筛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5‑45°,所述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平行;所述第一筛网的孔径为8‑12mm,所述第二筛网的孔径为4‑6mm;所述进料口设置在第一筛网的顶端,所述砂石料斗设置在第一筛网的底端;所述泥浆槽平行设置在第二筛网下方;所述第一冲洗单元设置在第一筛网上,所述第二冲洗单元设置在第二筛网上,所述第一振动装置设置在第一筛网上,所述第二振动装置设置在第二筛网上;所述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分别与筛网传动装置同步联接;所述砂石输送装置设置在砂石料斗出口的正下方;所述淤泥接料斗设置在第二筛网的底端,所述淤泥螺旋输送装置设置在淤泥接料斗出口的正下方;所述导流槽设置在泥浆槽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杰马翔林健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