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独立轮对铰接车迫导向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209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独立轮对铰接车迫导向机构,由导向臂、前车体连杆、前轮对连杆、后车体连杆和后轮对连杆组成。前车体连杆和前轮对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导向臂中点的一侧,后车体连杆和后轮对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导向臂中点的另一侧;设导向臂的中点为O,前车体连杆与导向臂的铰接点为D,前轮对连杆与导向臂的铰接点为C,后轮对连杆与导向臂的铰接点为B,后车体连杆与导向臂的铰接点为A,则其导向增益系数η=OB/OA=OC/OD=b/1,式中,b为两车体铰接部位的转向架前、后轮对轴距之半,l为列车车辆名义定距之半。使用此种迫导向机构,能够迫使独立轮对转向架的前、后轮对同时趋于曲线轨道的径向位置,从而解决了独立轮对两轴转向架在曲线轨道上的导向难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独立轮对铰接车迫导向机构,其特征在于由与构架(8)铰接的导向臂(3)、两端分别与前车体(9)和导向臂(3)铰接的前车体连杆(1)、两端分别与前轮对(6)和导向臂(3)铰接的前轮对连杆(2)、两端分别与后车体(10)和导向臂(3)铰接的后车体连杆(5)、两端分别与后轮对(7)和导向臂(3)铰接的后轮对连杆(4)组成;    导向臂(3)的中点部位设置有与构架(8)铰接的结构,前车体连杆(1)和前轮对连杆(2)的一端铰接在导向臂中点的一侧,后车体连杆(5)和后轮对连杆(4)的一端铰接在导向臂中点的另一侧,    设导向臂(3)的中点为O,前车体连杆(1)与导向臂(3)的铰接点为D,前轮对连杆(2)与导向臂(3)的铰接点为C,后轮对连杆(4)与导向臂(3)的铰接点为B,后车体连杆(5)与导向臂(3)的铰接点为A,则导向臂(3)的导向增益系数η=OB/OA=OC/OD=b/l,    上式中,b为两车体铰接部位转向架(12)的前轮对(6)与后轮对(7)的轴距之半,l为列车车辆名义定距之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茂儒张卫华曾京戴焕云邬平波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