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2070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9 12:31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该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布置成沿着与感光鼓的旋转轴线正交的方向排列;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由树脂制成并且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布置在感光鼓的一侧以支撑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第一梁,该第一梁由金属制成,沿着与排列方向相交的方向形成为纵向的细长形状,并且沿着第一框架的平面布置并且被固定到第一框架的平面;和第二梁,该第二梁形成为沿着排列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并且沿着第一框架的平面布置以与第一梁交叉,并且被固定到第一框架的平面。第一梁的刚度高于第二梁的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形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树脂框架的图像形成设备,其被构造成支撑具有多个感光鼓的图像形成单元。
技术介绍
例如,在日本专利临时公报No.2010-44363中公开了一种具有侧框架的图像形成设备,该侧框架由刚性的金属制成,以侧面地支撑图像形成单元。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当布置在图像形成单元的侧面上的侧框架由金属制成时,树脂框架联接到金属框架的下端。
技术实现思路
在具有金属制成的侧框架的上述框架结构的图像形成设备中,图像形成设备的重量可能增加。在这方面,为了减少重量,在图像形成设备中可以采用树脂制成的侧框架代替金属制成的侧框架。然而,比较金属框架由树脂制成的侧框架可能刚性较差。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中,支撑图像形成单元的框架的刚度增加,同时防止图像形成设备的重量增加。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多个图像形成单元,该多个图像形成单元中的每一个包含感光鼓,该感光鼓被构造成能够绕着旋转轴线旋转,该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布置成沿着与感光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正交的排列方向排列;第一框架,该第一框架由树脂制成并且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布置在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侧,第一框架被构造成支撑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第一梁,该第一梁由金属制成并且沿着与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的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为纵向的细长形状,第一梁沿着第一框架的平面布置并且被固定到第一框架的平面;和第二梁,该第二梁形成为沿着排列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第二梁沿着第一框架的平面布置以与第一梁交叉并且被固定到第一框架的平面。第一梁的刚度高于第二梁的刚度。可选择地,第一梁和第二梁可以布置在第一框架的外侧,并且第一梁可以布置在越过第二梁与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相反的一侧并接触第二梁。可选择地,第一梁可以形成为圆杆形状。可选择地,第一框架可以包含多个肋,该多个肋可以布置成接触第一梁并且沿着第一梁的纵向方向排列。可选择地,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的一部分固定到第一框架,并且弹性构件的另一部分形成自由端。第一梁的一端可以在弹性构件的另一部分和第一框架之间的位置被支撑。可选择地,第一梁的一端可以形成为具有沿着第一梁的纵向方向的第一平面。弹性构件的另一部分可以形成为具有第二平面,该第二平面布置成与第一平面接触。可选择地,第一梁可以布置成当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投影时第一梁的纵向中心部分与多个图像形成单元重叠,并且第一梁的纵向端布置在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的外侧。可选择地,第二梁可以由金属杆形成,并且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旋转轴线的方向正交地伸展,第二部分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从第一部分伸展。可选择地,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框架,该第二框架布置成越过多个图像形成单元面对第一框架;和连接框架,该连接框架被构造成被连接到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梁的纵向端中的一个可以布置成当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投影时与连接框架重叠。可选择地,第一框架可以包含多个基板支撑部,多个基板支撑部被构造成支撑基板,并且基板可以被构造成经由弹簧电极向多个图像形成单元供电。弹簧电极可以以压缩状态布置在基板和多个图像形成单元之间的位置。可选择地,多个基板支撑部可以布置在越过第一框架与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相反的一侧。第一框架可以包含通孔,弹簧电极被布置成贯穿通孔。可选择地,第一梁可以沿着与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纵向地布置。可选择地,图像形成设备可以进一步包括:抽屉,该抽屉被构造成支撑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并且抽屉可以由第一框架可移动地支撑以沿着排列方向移动。第二梁可以布置成当沿着旋转轴线的方向投影时与抽屉重叠。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的截面侧视图。图2是彩色打印机的截面侧视图,并且抽屉被拉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的本体。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构架的彩色打印机的本体的立体图。图4是从前上方观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第一连接框架和L形金属部件的分解图。图5是沿着宽度方向从外侧观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右侧框架的侧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右侧框架的、副框架、第一和第二金属梁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L形金属部件和第一金属梁的立体图。图8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第一可接合部和第一金属梁的下部的放大图。图8B是沿着图8A中所示的线I-I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第一可接合部和第一金属梁的下部的截面图。图9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第二可接合部和第二金属梁的后部的放大图。图9B是沿着图9A中所示的线II-II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第二可接合部和第二金属梁的后部的截面图。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有第一和第二金属梁和处理单元的彩色打印机的截面侧视图。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弹簧电极和基板的分解立体图。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具有弹簧电极和基板的右侧框架的截面图。图13是沿着宽度方向从内侧观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右侧框架的侧视图。图14是沿着宽度方向从内侧观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右侧框架的立体图。图15A是沿着前后方向观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右侧框架的前视图。图15B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图15A中由标记III表示的区域的放大局部视图。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右侧框架、副框架、第一和第二梁和附加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右侧框架、第一和第二梁和附加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8是沿着宽度方向从外侧观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右侧框架的侧视图。图19A是沿着前后方向观察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右侧框架的前视图。图19B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图19A中由标记IV表示的区域的放大局部视图。图20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中的板部件的放大局部视图。图20B是沿着图20A中的线V—V的板部件的截面图;图2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管的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彩色打印机1的构造。首先,将描述彩色打印机1的总体构造,其次将详细地描述在彩色打印机1中的具体组件。在以下描述中,有关彩色打印机1的方向根据各个附图中的箭头的指向表示。因此,例如,在图1中显示的观察者的左手侧被称为彩色打印机1的前侧,并且图1中与前侧相反的右手侧被称为后侧。对应于观察者的靠近侧的一侧被称为使用者的右手侧,并且与右边相反的一侧,即对应于观察者的较远侧的一侧,被称为使用者的左手侧。图1中的上下方向对应于彩色打印机1的竖直方向。进一步,彩色打印机1的右左或者左右方向可以被称为宽度方向,并且前后或者后前方向可以被称为深度方向。宽度方向和深度方向彼此正交。进一步,即使附图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图2-21中方向也类似地基于如上定义的彩色打印机1的指向并且对应于图1所示的彩色打印机1的方向。彩色打印机的总体构造彩色打印机1包括布置在本体10内部的馈送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30和排出单元90。馈送单元20被构造成在本体10内馈送片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中的每一个包含感光鼓,所述感光鼓被构造成能够围绕旋转轴线旋转,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布置成沿着与所述感光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正交的排列方向排列;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由树脂制成并且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布置在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框架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第一梁,所述第一梁由金属制成并且沿着与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为纵向的细长形状,所述第一梁沿着所述第一框架的平面布置并且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平面;和第二梁,所述第二梁形成为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所述第二梁沿着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平面布置,以与所述第一梁交叉并且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平面;其中,所述第一梁的刚度高于所述第二梁的刚度。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1.15 JP 2013-2373241.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含:多个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中的每一个包含感光鼓,所述感光鼓被构造成能够围绕旋转轴线旋转,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布置成沿着与所述感光鼓的旋转轴线的方向正交的排列方向排列;第一框架,所述第一框架由树脂制成并且沿着所述旋转轴线的方向布置在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框架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第一梁,所述第一梁由金属制成并且沿着与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的所述排列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为纵向的细长形状,所述第一梁沿着所述第一框架的平面布置并且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平面;和第二梁,所述第二梁形成为沿着所述排列方向延伸的细长形状,所述第二梁沿着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平面布置,以与所述第一梁交叉并且被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的所述平面;其中,所述第一梁的刚度高于所述第二梁的刚度;其中,所述第一梁和所述第二梁布置在所述第一框架的外侧;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梁布置在所述第二梁与所述多个图像形成单元相对的外侧并接触所述第二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梁形成为圆杆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框架包含多个肋,所述多个肋布置成接触所述第一梁并且沿着所述第一梁的纵向方向排列。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的一部分固定到所述第一框架,所述弹性构件的另一部分形成自由端;其中,所述第一梁的一端在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另一部分和所述第一框架之间的位置被支撑。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梁的所述一端形成为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梁的纵向方向的第一平面;并且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另一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田真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