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51992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9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载体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溶于有机溶剂,再将其与血红蛋白的水溶液混合、超声,形成初乳;(2)向步骤(1)所得初乳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混合、超声,形成复乳;(3)除去有机溶剂,离心,得到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乳法制备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方法简单易行,制备得到的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具备携放氧功能,与全血有近似的流变特性,稳定性高,具备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不会引起红细胞聚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载体材料不仅原料丰富,而且具有低成本,可生物降解,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亲和性、无毒、易于化学改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组合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输血在外科医学和战伤救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人类生活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血液的供给来源和安全性问题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民生问题的重要内容。由于血液代用品具有“通用性好、安全性高、保质期长”的优点,使得血液代用品的研发始终具有重要意义而备受关注。其中,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hemoglobin-basedoxygencarriers,HBOCs)是血液代用品领域的研究热点,分为化学修饰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和各种酶体的偶联物以及类细胞结构负载血红蛋白三类。其中类细胞结构负载血红蛋白可以避免血红蛋白直接与周围组织及血液其他成分直接作用,防止血管收缩、避免肾毒性、提高体内循环时间。该品种根据材料不同可分为脂质体负载血红蛋白和高分子材料负载血红蛋白。脂质体负载血红蛋白过程中会发生脂质体过氧化,还原酶系统不能穿过脂质体膜,使得血红蛋白易氧化。与脂质体相比,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在负载血红蛋白中具有以下几种优势:机械强度高,制备过程易于控制粒子大小以及颗粒厚度,体内循环时间和稳定性更强,并且其设计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更易连接更长的PEG链。生物可降解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D,L-lactide-co-glycolid),PLGA]是由丙交酯(LA)和乙交酯(GA)两种单体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共聚物,是目前大量应用于载药控释系统的合成高分子生物降解材料,其降解机制为在体内水解脱脂生成乳酸单体,并在乳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丙酮酸,作为能量代谢物质之一参与体内三羧酸循环。PLG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没有明显的炎性反应、免疫反应和细胞毒性反应。PLGA已被美国FDA批准正式作为药用辅料进了美国药典,近年来也用于缓释药物载体以及其他人体植入的装置材料。以PLGA为载体制成的纳米粒具有缓释性,可减少给药次数和药量,增强器官靶向作用及药效,因此得到广泛的应用。聚乙二醇(PEG)亲水性好、减少蛋白质附着,覆盖在纳米粒子表面,可以减少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phagocytesystem,MPS)中巨噬细胞吞噬,延长体内的循环时间。Chang等在1997年曾用PLA、PLGA和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polyisobutycyanoacrylate)混合物作为一种包材包裹血红蛋白,粒径分布从70nm到1110nm,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未见报道。CN1419936A公开了一种血红蛋白微胶囊血液代用品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技术通过双乳化法制备的微胶囊含有一种或多种聚乳酸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共聚物和血红蛋白,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放大,而且耗时短,但是此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血红蛋白微胶囊的粒径为几个微米,粒径较大,容易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巨噬细胞吞噬,在体内的循环时间较短。CN102861322A公开了一种血红蛋白类携氧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血红蛋白类携氧载体包含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和聚乙二醇-聚酯纳米粒,血红蛋白通过结合珠蛋白连接在聚乙二醇-聚酯纳米粒表面,本专利技术血红蛋白类携氧载体对细胞无明显毒性,输注后血浆中无明显游离血红蛋白,无高血压反应,可克服传统血红蛋白类携氧载体副作用强的缺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然而此专利技术在制备该血红蛋白类携氧载体时,需要对聚合物材料进行化学修饰,并通过结合珠蛋白将血红蛋白结合至聚乙二醇-聚酯纳米粒表面,工艺比较复杂。因此,本领域期望利用较简单的方法开发一种具有较小粒径、并可保护血红蛋白不被破坏的安全有效的血红蛋白氧载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为达到此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载体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溶于有机溶剂,再将其与血红蛋白的水溶液混合、超声,形成初乳;(2)向步骤(1)所得初乳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混合、超声,形成复乳;(3)除去有机溶剂,离心,得到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在本专利技术所述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载体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PEG-PLGA)的结构式如下:优选地,所述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中聚乙二醇链段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Da,例如1000Da、2000Da、3000Da、4000Da或5000Da,聚乳酸羟基乙酸链段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45000Da,例如4500Da、5000Da、7500Da、9000Da、10000Da、20000Da、30000Da、40000Da或45000Da;优选地,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链段由乳酸和羟基乙酸两种单体聚合而成,其中所述乳酸和羟基乙酸两种单体的摩尔比为75:25或50:50,即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链段由75%乳酸和25%羟基乙酸组成或由50%乳酸和50%羟基乙酸组成(即为PLGA75/25或PLGA50/50)。在本专利技术所述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或三氯甲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物。在本专利技术所述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2)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为聚乙烯醇水溶液或聚乙烯醇水溶液与丙二醇嵌段聚醚水溶液的混合物,其中所述丙二醇嵌段聚醚可以为L31、L35、F38、L42、L43、L44、L45、L61、L62、L63、L64、P65或F68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本专利技术步骤(2)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为聚乙烯醇水溶液与丙二醇嵌段聚醚水溶液的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中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丙二醇嵌段聚醚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9:1,例如1:1、2:1、3:1、3:2、4:1、4:2、4:3、5:1、5:2、5:3、5:4、6:1、6:5、7:1、7:2、7:3、7:4、7:5、7:6、8:1、8:3、8:5、8:7或9:1,优选为7:3;优选地,所述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丙二醇嵌段聚醚水溶液的浓度均为2wt%。在本专利技术所述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载体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与血红蛋白的质量比为5:4-5:12,例如5:4、1:1、5:6、5:7、5:8、5:9、1:2、5:11或5:12,优选为5:6。在本专利技术所述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所述血红蛋白水溶液的浓度为60-240mg/mL,例如60mg/mL、70mg/mL、80mg/mL、90mg/mL、100mg/mL、110mg/mL、120mg/mL、140mg/mL、160mg/mL、180mg/mL、190mg/mL、200mg/mL、210mg/mL、220mg/mL、230mg/mL或240mg/mL,优选为120mg/mL;优选地,步骤(1)所述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浓度为10-30mg/mL,例如10mg/mL、11mg/mL、12mg/mL、15mg/mL、17mg/mL、19mg/mL、20mg/mL、22mg/mL、24mg/mL、26mg/mL、27mg/mL、28mg/mL、29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载体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溶于有机溶剂,再将其与血红蛋白的水溶液混合、超声,形成初乳;(2)向步骤(1)所得初乳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混合、超声,形成复乳;(3)除去有机溶剂,离心,得到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载体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溶于有机溶剂,再将其与血红蛋白的水溶液混合、超声,形成初乳;(2)向步骤(1)所得初乳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混合、超声,形成复乳;(3)除去有机溶剂,离心,得到负载型血红蛋白组合物;步骤(1)所述载体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的结构式如下:所述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中聚乙二醇链段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5000Da,聚乳酸羟基乙酸链段的重均分子量为4500-45000Da;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链段由乳酸和羟基乙酸两种单体聚合而成,其中所述乳酸和羟基乙酸两种单体的摩尔比为75:25或50:50;步骤(2)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为聚乙烯醇水溶液与丙二醇嵌段聚醚水溶液的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中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丙二醇嵌段聚醚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9:1;步骤(1)所述载体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与血红蛋白的质量比为5:4-5:12;步骤(1)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步骤(1)所述血红蛋白的水溶液浓度为60-240mg/mL,步骤(1)所述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浓度为10-30mg/mL,相对于2mL所述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溶液,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用量为10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为聚乙烯醇水溶液与丙二醇嵌段聚醚水溶液的混合物,所述的混合物中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丙二醇嵌段聚醚水溶液的体积比为7: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和丙二醇嵌段聚醚水溶液的浓度均为2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雁赵彩艳邵磊厚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