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306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6 06: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坐在上面驾驶或者站在上面驾驶,而且休闲时还可以用作轮椅。连接杆的左端与车把相连接,右端与U型杆相连接。肘垫安装在U型杆上。车把支架的上端与U型杆固定连接,下端通过锁紧器Ⅰ固定在支架Ⅰ内。支架Ⅰ穿过横梁的套孔与减震的上端相连接。轮支架的上端与减震相连接,下端与小车轮相连接。支架Ⅱ焊接连接于横梁的中间部位。车座通过锁紧器Ⅱ固定在支架Ⅱ内。横梁的左端与大车轮相连接。脚底板与横梁相连接。脚侧板安装在脚底板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
技术介绍
节能环保已成为当前代步工具设计开发的一种趋势。轻便型电动代步工具从节能减排入手,以其体积小、质量轻、结构简单、单人代步负载低的优点成为代步工具研制的主要目标之一。我国是自行车大国,目前市场上的代步工具如电动自行车等都是在传统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基础上增添一些装置来实现功能,功能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要,那么专利技术出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就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坐在上面驾驶或者站在上面驾驶,而且休闲时还可以用作轮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包括车把、连接杆、肘垫、U型杆、车把支架、锁紧器1、支架1、横梁、减震、轮支架、小车轮、车座、锁紧器I1、支架I1、大车轮、脚底板和脚侧板,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坐在上面驾驶或者站在上面驾驶,而且休闲时还可以用作轮椅。连接杆的左端与车把相连接,右端与U型杆相连接。肘垫安装在U型杆上。车把支架的上端与U型杆固定连接,下端通过锁紧器I固定在支架I内。支架I穿过横梁的套孔与减震的上端相连接。轮支架的上端与减震相连接,下端与小车轮相连接。支架II焊接连接于横梁的中间部位。车座通过锁紧器II固定在支架II内。横梁的左端与大车轮相连接。脚底板与横梁相连接。脚侧板安装在脚底板上。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车把、连接杆、肘垫和大车轮均有两个。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车把和连接杆、连接杆和U型杆之间均为活动链接。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轮支架与小车轮、横梁和大车轮之间均为活动链接。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车把支架能通过锁紧器I调节高低,车座能通过锁紧器II调节高低。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所述的支架I与横梁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坐在上面驾驶或者站在上面驾驶,而且休闲时还可以用作轮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的坐着驾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的站着着驾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的方向控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的横梁8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的轮支架1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车把I ;连接杆2 ;肘垫3 ;U型杆4 ;车把支架5 ;锁紧器I 6 ;支架I 7 ;横梁8;减震9 ;轮支架10 ;小车轮11 ;车座12 ;锁紧器II 13 ;支架II 14 ;大车轮15 ;脚底板16 ;脚侧板17。【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2、3、4、5中,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包括:车把1、连接杆2、肘垫3、U型杆4、车把支架5、锁紧器I 6、支架I 7、横梁8、减震9、轮支架10、小车轮11、车座12、锁紧器II 13、支架II 14、大车轮15、脚底板16和脚侧板17,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坐在上面驾驶或者站在上面驾驶,而且休闲时还可以用作轮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连接杆2的左端与车把I相连接,右端与U型杆4相连接,控制着本代步工具的方向、行进与停止。肘垫3安装在U型杆4上,使用者在坐着驾驶时,肘垫3起着保护肘部的作用。车把支架5的上端与U型杆4固定连接,下端通过锁紧器I 6固定在支架I 7内,通过锁紧器I 6可以调节控制方向部位的高低,从而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支架I 7穿过横梁8的套孔与减震9的上端相连接,轮支架10的上端与减震9相连接,下端与小车轮11相连接,减震9起到保护作用,当使用者驾驶本代步工具路过凹凸不平的地面时,可以通过减震9减少震动,达到舒适的目的。支架II 14焊接连接于横梁8的中间部位,车座12通过锁紧器II 13固定在支架II14内,这部分可以让使用者做着驾驶本代步工具,而且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可以通过锁紧器II 13调节车座12的高度,达到适合使用者舒适驾驶的目的。横梁8的左端与大车轮15相连接,脚底板16与横梁8相连接,脚侧板17安装在脚底板16上,不仅可以让使用者在坐着驾驶时将脚放在脚侧板17上或脚底板16上,达到舒适驾驶目的,还是使用者站在驾驶时给身体提供全部支撑。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包括车把(I)、连接杆(2)、肘垫(3)、U型杆(4)、车把支架(5)、锁紧器I (6)、支架I (7)、横梁⑶、减震(9)、轮支架(10)、小车轮(11)、车座(12)、锁紧器II (13)、支架II (14)、大车轮(15)、脚底板(16)和脚侧板(17),其特征在于:连接杆(2)的左端与车把(I)相连接,右端与U型杆(4)相连接;肘垫(3)安装在U型杆(4)上;车把支架(5)的上端与U型杆(4)固定连接,下端通过锁紧器I (6)固定在支架I (7)内;支架I (7)穿过横梁⑶的套孔与减震(9)的上端相连接;轮支架(10)的上端与减震(9)相连接,下端与小车轮(11)相连接;支架II (14)焊接连接于横梁⑶的中间部位;车座(12)通过锁紧器II (13)固定在支架II (14)内;横梁⑶的左端与大车轮(15)相连接;脚底板(16)与横梁(8)相连接;脚侧板(17)安装在脚底板(16)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I)、连接杆(2)、肘垫(3)和大车轮(15)均有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I)和连接杆(2)、连接杆(2)和U型杆(4)之间均为活动链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支架(10)与小车轮(11)、横梁(8)和大车轮(15)之间均为活动链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I(7)与横梁(8)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具,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使用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坐在上面驾驶或者站在上面驾驶,而且休闲时还可以用作轮椅。连接杆的左端与车把相连接,右端与U型杆相连接。肘垫安装在U型杆上。车把支架的上端与U型杆固定连接,下端通过锁紧器Ⅰ固定在支架Ⅰ内。支架Ⅰ穿过横梁的套孔与减震的上端相连接。轮支架的上端与减震相连接,下端与小车轮相连接。支架Ⅱ焊接连接于横梁的中间部位。车座通过锁紧器Ⅱ固定在支架Ⅱ内。横梁的左端与大车轮相连接。脚底板与横梁相连接。脚侧板安装在脚底板上。【IPC分类】B62K17-00【公开号】CN204341327【申请号】CN201420823751【专利技术人】张兆良, 杨远清 【申请人】景宁山凤皇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代步工具,包括车把(1)、连接杆(2)、肘垫(3)、U型杆(4)、车把支架(5)、锁紧器Ⅰ(6)、支架Ⅰ(7)、横梁(8)、减震(9)、轮支架(10)、小车轮(11)、车座(12)、锁紧器Ⅱ(13)、支架Ⅱ(14)、大车轮(15)、脚底板(16)和脚侧板(17),其特征在于:连接杆(2)的左端与车把(1)相连接,右端与U型杆(4)相连接;肘垫(3)安装在U型杆(4)上;车把支架(5)的上端与U型杆(4)固定连接,下端通过锁紧器Ⅰ(6)固定在支架Ⅰ(7)内;支架Ⅰ(7)穿过横梁(8)的套孔与减震(9)的上端相连接;轮支架(10)的上端与减震(9)相连接,下端与小车轮(11)相连接;支架Ⅱ(14)焊接连接于横梁(8)的中间部位;车座(12)通过锁紧器Ⅱ(13)固定在支架Ⅱ(14)内;横梁(8)的左端与大车轮(15)相连接;脚底板(16)与横梁(8)相连接;脚侧板(17)安装在脚底板(1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兆良杨远清
申请(专利权)人:景宁山凤皇工艺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