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磨损三支撑式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0897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2 2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磨损三支撑式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组件、减速器组件和电气组件(22),该电机本体组件的电枢轴(13)的一端部为蜗杆(23),在所述电枢轴的中部装有滚动轴承(18),在所述电枢轴的蜗杆一端装有蜗杆端轴承(11),在所述电枢轴的另一端部装有滑动轴承(20)。所述滚动轴承通过凸型轴承端盖(19)、螺钉(3)紧固在减速器组件的减速箱体(14)的轴承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加了电机电枢轴的工作稳定性,减少了由于磨损发生的振动和噪音,延长了电机整体的工作寿命;能较大程度减少电枢轴制造装配产生的误差,改善其工作状况;将不会再发生超静定产生的别劲现象,极大提高了电机工作质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枢轴支撑电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各种永磁直流电机,尤其是车辆配套使用的座椅电机、雨刮电机、天窗电机和车窗升降电机等,由于装配空间的限制,要求其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盈的特点。其普遍结构为电机本体部分与蜗杆斜齿轮配对的减速部分通过机壳和减速箱体的连接装配在一起,电机本体部分的电枢轴的一端加工成蜗杆,通常称为蜗杆电枢轴。电机通电工作后,该电枢轴旋转,通过其一端的蜗杆和斜齿轮啮合带动齿轮组件旋转,完成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及减速功能。电机中的电枢轴由三个轴承支撑,中间主要支撑轴承为滑动轴承,电枢轴两端径向定位也为滑动轴承、其轴向定位由压入的钢珠承受,其主要缺点不足为:1、增加支撑点数量到三支撑结构在提高电枢轴刚度的同时,也使原先的二支撑静定轴变为三支撑超静定轴。由于超静定结构在原静定系统中增加的约束导致增加了多个未知约束力,同时由于制造装配误差的存在,容易导致处在超静定状态的电枢轴在完成装配后存在别劲现象,使电枢轴的受力情况恶化,严重影响到电机的整体工作寿命。2、中间主要支撑采用粉末冶金滑动轴承,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较严重的磨损。该滑动轴承磨损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低磨损三支撑式电机,包括电机本体组件、减速器组件和电气组件(22),该电机本体组件包括整流子(4)、电枢绕组(5)、电枢铁芯(6)、磁瓦(7)、机壳(8)、电枢轴(13),该电枢轴(13)的一端部为蜗杆(23);该减速器组件包括减速箱盖(1)、减速箱体(14)、斜齿轮(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枢轴(13)的中部装有滚动轴承(18),在所述电枢轴(13)的蜗杆(23)一端装有蜗杆端轴承(11),在所述电枢轴(13)的另一端部装有滑动轴承(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上胜刘新祥商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