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霍卫华专利>正文

播种楼取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90 阅读:3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播种楼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上端开口(7)可与播种楼的料斗相接,壳体(1)的下端开口(6)可与播种楼的楼腿相接,在壳体(1)的中部纵向开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装有与壳体(1)纵向相对固定、可旋转的带取种子槽(4)的内筒(5),通孔的另一端装有套在内筒(5)上、可轴向调整距离以调整取种子槽(4)的体积、并与内筒(5)一起旋转的外筒(3),在壳体(1)上端开口(7)内的内外筒向下旋转至壳体(1)的相接处设计的间隙略大,并安装有软体材料(2),以防止挤破种子。(*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播种楼取种装置本技术属农业播种
,是一种播种楼配件。目前,农用播种楼尽管多种多样,但是,播种量调节不灵活、播种不精确,是影响农业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播种楼取种装置:壳体1的上端开口7可与播种楼的料斗相接,壳体1的下端开口6可与播种楼的楼腿相接,在壳体1的中部纵向开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装有与壳体1纵向相对固定、可旋转的带取种子槽4的内筒5,通孔的另一端装有套在内筒5上、可轴向调整距离以调整取种子槽4的体积、并与内筒5一起旋转的外筒3,在壳体1上端开口7内的内外筒向下旋转至壳体1的相接处设计的间隙略大,并安装有软体材料2,以防止挤破种子。播种楼取种装置的内、外筒5、3在完全对接时,在内、外筒5、3上的取种子槽4处开有半椭圆形的取种凹槽4。播种楼取种装置的内、外筒5、3靠定位螺钉8调整其相对位置并定位,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如定位销或外筒3与传动轴相互定位来达到调整内、外筒5、3相对位置并定位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是:与播种楼连接方便,调节播种量准确、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其中:1—壳体,2—软体材料,3—外筒,4—取种子槽、取种凹槽,5—内筒。图2为本技术的A-A剖视图,其中:1—壳体,2—软体材料,3—外筒,5—内筒,6—下端开口,7—上端开口。图3为本技术的B-B剖视图,其中:1—壳体,3—外筒,4—取种子槽、取种凹槽,5—内筒,6—下端开口,7—上端开口,8—定位螺钉。下面参照图1、图2、图3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优选方案:壳体1的上端开口7可与播种楼的料斗相接,壳体1的下端开口6可与播种楼的楼腿相接,在壳体1的中部纵向开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装有与壳体1纵向相对固定、可旋转的带取种子槽4的内筒5,通孔的另一端装有套在内筒5上、可轴向调整距离以调整取种子槽4的体积、并与内筒5一起旋转的外筒3,在壳体1上端开口7内的内外筒向下旋转至壳体1的相接处设计的间隙略大,并安装有软体材料2,以防止挤破种子。内、外筒5、3在完全对接时,在内、外筒5、3上的取种子槽4处开有半椭圆形的取种凹槽4。内、外筒5、3靠定位螺钉8调整其相对位置并定位,也可通过其它方式如定位销或外筒3与传动轴相互定位来达到调整内、外筒5、3相对位置并定位的目的。内、外筒5、3靠楼体传动装置带动其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播种楼取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上端开口(7)可与播种楼的料斗相接,壳体(1)的下端开口(6)可与播种楼的楼腿相接,在壳体(1)的中部纵向开有通孔,通孔的一端装有与壳体(1)纵向相对固定、可旋转的带取种子槽(4)的内筒(5),通孔的另一端装有套在内筒(5)上、可轴向调整距离以调整取种子槽(4)的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霍卫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