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终端获取云服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8756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1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终端获取云服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在每个单位时间内区分并分别维护三类云服务,即活跃云服务、待验证云服务和失效云服务;(2)终端用户获取云服务模块在用户发出需求指令时被触发,并快速定位和返回指令所请求的云服务集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基于云端服务池存储架构的动态维护和更新算法来降低三类云服务的比较次数,从而降低CPU和I/O开销;能够灵活地并行处理多种异构终端系统的云服务获取指令;采用高效多终端云服务获取算法来同时并行处理多个异构终端用户发出的需求指令,能够有效缩减多终端用户云服务获取总时间开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获取云服务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云端服务池动态维护、更新和终端用户获取云服务方法。
技术介绍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泛在的“服务”是这种巨大变化的催化剂,从人们的衣食住行、企业的生产经营到政府的管理决策都离不开服务所提供的支持。这种巨大的变化催生了世界经济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目前,服务经济的份额已占世界发达国家GDP的70%以上,以移动物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服务型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社会已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云端计算与终端用户应用呈现出融合的趋势,通过各类终端设备(笔记本电脑、手机和PDA等)接入并使用云上的软件服务的“云-端模式”被视为未来重要的应用模式。云上软件服务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基于Web端的应用服务,通过浏览器访问网页调用,并反馈到用户,搜索引擎是该类云端应用的典型;另一方面是将互联网客户端软件的计算与存储能力从本地向服务器端迁移,此处服务器端即为云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均是将浏览器或者任何其他互联网客户端软件作为承载云应用互联网服务的入口,从而在服务器端响应用户需求,从而达到集中计算资源,随时访问与调用的目的。目前,主流的云服务终端获取技术有如下四种:(1)远程服务策略方法:如Stal提出的透明的远程云服务访问策略方法。这种终端获取云服务的方法引入了一个服务代理,它通过服务请求智能地检查消费的需求,并将请求路由到最合适的云服务提供者那里。它的好处是云服务提供者只知道服务代理的存在,不知道在运行时是由哪个云服务提供者提供的。(2)服务适配器方法:DongjinYu在开源软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松耦合的基于云服务的数据交换和业务交互异构系统,并提出了一个企业应用集成框架,该框架中的企业总线层全部采用特定的适配器用以映射异构数据格式、接口和协议,从而提高了系统组件的重用和松耦合。服务适配器模式被用来隐藏具体的实现细节,将基于标准的云服务转换成所需的数据和功能调用;(3)虚拟服务提供方法:该方法创建一个虚拟的云服务提供者,指定所需的服务,并假设它由某个云服务提供者提供;(4)企业服务总线方法:如朱近之描述的企业服务总线架构。企业服务总线方法是多个开发方法的汇合,如虚拟服务提供者、远程策略、服务适配器等,这些方法互相协作,创建了一个中间件基础设施层,支持健壮和有效的云服务交互。该方法设计了一个通用的基础设施,在不同的渠道、服务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提供转换、路由和中介的功能。然而我们发现,现有的云服务终端获取技术主要存在如下三个缺陷:(1)现有的技术无法有效进行远程云端服务池的动态维护和更新,这样,当某些云服务失效时,终端用户无法及时获取正确的活跃云服务信息,并避免选取时效的云服务;(2)现有技术通常通过大规模标准固化流程来确保云服务提供商的服务质量、效率,且降低其开发成本,但对于不同需求的多终端用户而言,这些技术缺乏足够的柔性和个性化,无法满足需求;(3)现有技术在处理多异构终端用户云服务获取方面,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开销和网络带宽,从而影响终端用户的使用效率和积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终端获取云服务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终端获取云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在每个单位时间内区分并分别维护三类云服务,即活跃云服务、待验证云服务和失效云服务;(2)终端用户获取云服务模块在用户发出需求指令时被触发,并快速定位和返回指令所请求的云服务集合。实施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1)对于云服务池中的三类云服务,首先设计云端服务池存储架构,该存储架构使用单元栅来组织和索引云服务,当有新供应的云服务时,将该云服务插入到单元栅队列的末端,而下架的云服务从单元栅队列的前端直接删除;(12)基于云端服务池存储架构构建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来有效降低三类云服务的比较次数,该模块分别对新供应的云服务和下架的云服务进行分别处理:121)对于新供应的云服务,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首先判断它的活跃性,对于活跃云服务,利用存储架构单元栅间的优先、局部优先和互斥三种依存关系来修改与它相关的现有云服务类别;122)对于下架云服务,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利用存储架构的支配单元栅区域来修改与它相关待验证云服务的类别。实施步骤12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211)获取新供应的云服务中具有活跃性的云服务;1212)对于每个活跃云服务,搜索该云服务的反支配单元栅区域,如果反支配单元栅区域不存在其它云服务,那么将它类别标识为“活跃”,否则将它标识为“待验证”;1213)对于支配单元栅区域中的每个云服务,将它标识为“失效”,并从云服务池中删除。实施步骤(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21)基于云端服务池存储架构,从云端服务池中获取满足单终端用户需求的云服务:211)将云服务池中的非失效云服务进行分组,每一组对应同一个单元栅;212)将非空单元栅组织成单元栅序列;213)依次访问序列中的每个单元栅,判断该单元栅的状态,如果状态为不活动,则删除该单元栅,否则保留该单元栅中所有不被其他云服务优先的云服务;214)将保留下来的云服务返回给单终端用户;(22)将多个异构终端用户发出的需求指令组织成一个包括若干颗终端用户树的序列;(23)基于步骤(21)中单终端用户获取的云服务,利用步骤(22)所述的终端用户树中各异构终端用户所对应云服务集合的继承关系和重复服务共享机制,快速定位和返回指令所请求的云服务集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利用基于云端服务池存储架构的动态维护和更新算法来降低三类云服务的比较次数,从而降低CPU和I/O开销;2、能够灵活地并行处理多种异构终端系统的云服务获取指令;3、采用高效多终端云服务获取算法来同时并行处理多个异构终端用户发出的需求指令,能够有效缩减多终端用户云服务获取总时间开销。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框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终端获取云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1在每个单位时间内区分并分别维护三类云服务,即活跃云服务、待验证云服务和失效云服务;实施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1)对于云服务池中的三类云服务,首先设计云端服务池存储架构,该存储架构使用单元栅来组织和索引云服务,当有新供应的云服务时,将该云服务插入到单元栅队列的末端,而下架的云服务从单元栅队列的前端直接删除;(12)基于云端服务池存储架构构建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1,来有效降低三类云服务的比较次数,该模块分别对新供应的云服务和下架的云服务进行分别处理:121)对于新供应的云服务,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1首先判断它的活跃性,对于活跃云服务,利用存储架构单元栅间的优先、局部优先和互斥三种依存关系来修改与它相关的现有云服务类别;实施步骤12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211)获取新供应的云服务中具有活跃性的云服务;1212)对于每个活跃云服务,搜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终端获取云服务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终端获取云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在每个单位时间内区分并分别维护三类云服务,即活跃云服务、待验证云服务和失效云服务;(2)终端用户获取云服务模块在用户发出需求指令时被触发,并快速定位和返回指令所请求的云服务集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获取云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在每个单位时间内区分并分别维护三类云服务,即活跃云服务、待验证云服务和失效云服务,实施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1)对于云服务池中的三类云服务,首先设计云端服务池存储架构,该存储架构使用单元栅来组织和索引云服务,当有新供应的云服务时,将该云服务插入到单元栅队列的末端,而下架的云服务从单元栅队列的前端直接删除;(12)基于云端服务池存储架构构建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来有效降低三类云服务的比较次数,该模块分别对新供应的云服务和下架的云服务进行分别处理:121)对于新供应的云服务,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首先判断它的活跃性,对于活跃云服务,利用存储架构单元栅间的优先、局部优先和互斥三种依存关系来修改与它相关的现有云服务类别;122)对于下架云服务,云服务池动态维护和更新模块利用存储架构的支配单元栅区域来修改与它相关待验证云服务的类别;(2)终端用户获取云服务模块在用户发出需求指令时被触发,并快速定位和返回指令所请求的云服务集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终端获取云服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实施步骤121)具体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震华李美子方强刘正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