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林木、花丼的培育技术,具体是一种林木花丼种子着床幼苗发育生长营养腔。
技术介绍
林木、花丼的培育是树木栽培、园林绿化中的一项重要环节。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林木、花丼的培育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两种:一、第一种培育方法是将林木、花丼的种子直接播撒在土壤中,种子在土壤中自然生长成幼苗,由此实现林木、花丼的培育。在此种方法中,种子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因此种子能否成活完全取决于天气。然而由于天气的随机性,种子成活所需要的气温条件和雨水条件往往无法同时具备(当气温适宜时雨水往往过少,或者当雨水充足时气温往往过低),由此导致种子成活率低。二、第二种培育方法是先将林木、花丼的种子在营养钵中人工培养成幼苗,然后将营养钵和幼苗运输至目的地进行移栽,由此实现林木、花丼的培育。实践表明,此种方法存在易污染土壤、易损失幼苗、培育成本高的问题。具体阐述如下:其一,营养钵在移栽完成后会残留在土壤中,且营养钵的材料难以降解,因此营养钵会对土壤造成污染。其二,营养钵的材料很脆弱,因此营养钵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破裂,由此造成幼苗的损失。其三,由于人工培养、运输、移栽均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林木花卉种子着床幼苗发育生长营养腔,其特征在于:包括球状腔体;球状腔体由两个半球状腔体可拆卸地扣接而成;每个半球状腔体的腔壁均由腔壁内层和腔壁外层层叠而成;腔壁内层为牛皮纸层(1);腔壁外层为采用耐腐蚀材料制成的网格层(2);牛皮纸层(1)上开设有多个内外贯通的出苗孔(3),且各个出苗孔(3)均位于网格层(2)的网格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三社,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日懋城建园林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