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69143 阅读:4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8 02:19
注射器(10)具备针(12)、主体部(14)以及保护装置(20)。保护装置(20)包括:内筒(42),其旋转自由地安装于主体部(14)上并具有突起(76);以及外筒(40),其在穿刺前覆盖针(12)及内筒(42),在穿刺时后退而使针(12)露出,在穿刺后推进而覆盖针(12)。外筒(40)具有:引导路径(54),其引导突起(76)而使内筒(42)旋转;以及限制部(63),其在穿刺后将突起(76)移动至引导路径(54)的规定位置的阶段中限制外筒(40)的后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注射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针穿刺到穿刺对象而注入注射液的注射器。
技术介绍
作为注射器的一种,已知以预先填充有药剂(注射液)的状态提供的预灌装注射器。在这种预灌装注射器中,开发出一种具备保护装置的注射器,该保护装置用于在穿刺前后防止由针的露出导致的意外穿刺。例如,在日本特表2011-51303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外侧壳体(外筒:保护装置)来覆盖包括针在内的注射器整体的结构。该注射器根据穿刺时的规定操作,相对于外侧壳体推进注射器而使针尖露出,由此向穿刺对象进行穿刺。在对穿刺对象注入药剂之后,相对于外侧壳体使注射器自动地后退而将其再次收容。其结果为,防止穿刺后的针露出。另外,从处理性(例如保管、搬运的容易性、操作性等)的观点来说,期望注射器适度地为小型。然而,针、药剂的填充部需要为相应的尺寸,小型化的实现受到限制。特别是,如日本特表2011-513035号公报所公开那样,担心具备保护装置的注射器由于其构造而大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关联于具有保护装置的注射器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射器,通过使保护装置为更简单的结构而能够实现注射器的尽可能的小型化,且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处理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注射器,具备:中空的针、具有用于保持上述针的针保持部的主体部、和在上述针向穿刺对象穿刺的前后覆盖该针的保护装置,上述注射器的特征在于,上述保护装置包括:内侧部件,其安装于上述针保持部,并绕该针保持部的外侧自由旋转;和外侧部件,其在穿刺前覆盖上述针和上述内侧部件的外侧,在穿刺时与上述主体部相对地向基端方向移动而使上述针露出,在穿刺后与上述主体部相对地向前端方向移动而覆盖上述针的前端,上述内侧部件具有朝向上述外侧部件突出的突起,上述外侧部件具有:引导路径,其供上述突起配置,在穿刺前至穿刺后为止的上述外侧部件的移动时将上述突起引导至规定位置,由此使上述内侧部件旋转;和限制部,其在上述突起移动至上述规定位置的阶段与上述内侧部件卡合而限制上述外侧部件相对于上述主体部向基端方向移动。根据上述结构,注射器通过设置于内侧部件上的突起和设置于外侧部件上的引导路径,在针穿刺时外侧部件移动时,能够使配置于引导路径中的突起进行动作而使内侧部件旋转。因此,能够顺利地构建外侧部件的限制部与内侧部件相互卡合的配置关系,在穿刺后将针收容于外侧部件的状态下,能够良好地限制外侧部件向基端方向的移动。由此,注射器在穿刺后能够防止针从外侧部件露出,因此安全性提高。另外,由于能够将内侧部件设为与针保持部的大小吻合程度的短形状(小型),所以能够实现注射器整体的小型化。由此,注射器的保管、搬运变得容易,另外,通过构成得短的注射器的前端部分,针的操作性提高,能够使针有效且高精度地穿刺。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上述内侧部件及上述外侧部件形成为筒状,上述内侧部件的轴向上的长度比与上述引导路径的与上述外侧部件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短。这样,通过使内侧部件的轴向上的长度比引导路径的长度短,能够使注射器成为内侧部件相对于外侧部件充分短的结构,从而能够简单地形成为与针保持部吻合的形状。另外,也可以是,上述针保持部具有支承筒部和鼓出筒部,上述鼓出筒部设置于上述支承筒部的前端,且外径大于上述支承筒部前端的外径,上述内侧部件具有能够与上述支承筒部和上述鼓出筒部之间的连结部分卡合的安装部。由此,防止安装于支承筒部与鼓出筒部之间的连结部分上的内侧部件从鼓出筒部脱离,能够使内侧部件绕针保持部的外周稳定地旋转。而且,也可以是,上述主体部具有与上述针保持部的基端相连的胴体部,上述内侧部件具有外径为上述胴体部的外径以下的筒部、和从上述筒部朝向上述外侧部件突出的上述突起。这样,通过使内侧部件的筒部的外径为胴体部的外径以下,能够使注射器整体更加小型化。另外,优选的是,在上述主体部的基端侧具有朝向外侧突出形成的搭挂部,上述外侧部件的外径小于上述搭挂部的最大外径。这样,通过使外侧部件的外径小于搭挂部的最大外径,在将注射器收容(悬吊)于收纳容器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外侧部件被卡挂,而简单地仅卡挂搭挂部。在此,能够为,上述引导路径具有穿刺前位置、穿刺时位置、和穿刺后位置,其中,上述穿刺前位置是在穿刺前供上述突起配置的位置,上述穿刺时位置是在穿刺时供上述突起在上述穿刺前位置的前端侧移动过来的位置,上述穿刺后位置是比上述穿刺时位置靠基端侧的上述规定位置,是相对于上述穿刺前位置使相位在上述外侧部件的周向上偏移、并在穿刺后供上述突起移动过来的位置,上述限制部由钩部构成,上述钩部在上述突起移动至上述穿刺后位置时,与上述内侧部件卡合而限制上述外侧部件向基端方向移动。这样,通过在穿刺后位置使钩部钩挂于内侧部件,注射器能够通过内侧部件简单地限制外侧部件的后退。也可以是,除了上述结构以外,上述钩部具有向上述外侧部件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凸部,上述内侧部件具有:卡合部,其在上述突起位于上述穿刺后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与上述凸部卡合;和允许通过部,其能够供上述凸部从上述内侧部件的前端通过至基端,上述卡合部与上述允许通过部在上述内侧部件的周向上的相位偏移。这样,通过使卡合部与允许通过部在内侧部件的周向上的相位偏移,注射器通过内侧部件的旋转,能够容易地改变允许通过部和卡合部相对于外侧部件的凸部的位置关系。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上述钩部具有设有上述凸部的弹性片,在上述突起从上述穿刺时位置向上述穿刺后位置移动时,上述弹性片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由此上述凸部越过上述卡合部。这样,通过使弹性片向径向外侧弹性变形而使凸部越过卡合部,注射器能够顺畅地进行外侧部件相对于内侧部件的相对移动。或者,也可以是,上述钩部具有爪部,上述爪部向上述穿刺后位置的前端附近的上述引导路径内突出,并与移动至上述穿刺后位置的上述突起钩挂,由此限制上述外侧部件向基端侧移动。这样,通过使爪部钩挂于突起,注射器可以不设置向外侧部件的内侧突出的构造,因此能够使保护装置更小型化。在该情况下,能够构成为,上述钩部具有弹性片,上述弹性片与从上述穿刺时位置至上述穿刺后位置之间的上述引导路径相邻,并设有上述爪部,在上述突起从上述穿刺时位置向上述穿刺后位置移动时,上述弹性片弹性变形,由此上述突起越过上述爪部。这样,通过使弹性片弹性变形而使突起越过爪部,注射器能够顺畅地进行外侧部件相对于内侧部件的相对移动。另外,也可以是,上述爪部在与上述穿刺后位置相对的边上具有朝向上述穿刺后位置开口的V字槽,当位于上述穿刺后位置的上述突起要朝向上述穿刺时位置移动时,上述突起与上述V字槽抵接而被引导至上述V字槽的底部。这样,当突起被引导至V字槽时,突起与爪部的卡合变得进一步牢固。而且,优选的是,在上述外侧部件的外周面上配置有罩,该罩限制上述弹性片向外侧变形。这样,注射器通过在外侧部件的外周面上配置罩,能够限制弹性片朝向外侧变形,能够防止爪部从内侧部件分离而解除卡合。除了上述结构以外,也可以在上述罩的内表面与上述爪部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隙。这样,当在罩的内表面与爪部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有微小间隙时,罩的内表面不会与弹性变形的爪部的外表面发生干涉,因此爪部容易弹性变形,内侧部件的突起容易越过爪部。另外,优选的是,该注射器具备密封部件,上述密封部件在内部具有用于收纳上述针的空洞部、和对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注射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器(10、10A~10E),具备:中空的针(12)、具有用于保持所述针(12)的针保持部(24)的主体部(14)、和在所述针(12)向穿刺对象穿刺的前后覆盖该针(12)的保护装置(20、20A~20E),所述注射器(10、10A~10E)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20、20A~20E)包括: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其安装于所述针保持部(24),并绕该针保持部(24)的外侧自由旋转;和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其在穿刺前覆盖所述针(12)和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的外侧,在穿刺时与所述主体部(14)相对地向基端方向移动而使所述针(12)露出,在穿刺后与所述主体部(14)相对地向前端方向移动而覆盖所述针(12)的前端,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具有朝向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突出的突起(76、106、154),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具有:引导路径(54、122、202),其供所述突起(76、106、154)配置,在穿刺前至穿刺后为止的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的移动时将所述突起(76、106、154)引导至规定位置,由此使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旋转;和限制部(63、63A~63D),其在所述突起(76、106、154)移动至所述规定位置的阶段与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卡合而限制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相对于所述主体部(14)向基端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3.08.14 JP 2013-1686181.一种注射器(10、10A~10E),具备:中空的针(12)、具有用于保持所述针(12)的针保持部(24)的主体部(14)、和在所述针(12)向穿刺对象穿刺的前后覆盖该针(12)的保护装置(20、20A~20E),所述注射器(10、10A~10E)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20、20A~20E)包括: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其安装于所述针保持部(24),并绕该针保持部(24)的外侧自由旋转;和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其在穿刺前覆盖所述针(12)和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的外侧,在穿刺时与所述主体部(14)相对地向基端方向移动而使所述针(12)露出,在穿刺后与所述主体部(14)相对地向前端方向移动而覆盖所述针(12)的前端,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具有朝向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突出的突起(76、106、154),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具有:中空部(48),其收容所述针(12)及所述内侧部件(102、172);包围所述中空部(48)的侧周围的侧壁;引导路径(54、122、202),其形成于所述侧壁,供所述突起(76、106、154)配置,在穿刺前至穿刺后为止的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的移动时将所述突起(76、106、154)引导至规定位置,由此使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旋转;和限制部(63、63A~63D),其在所述突起(76、106、154)移动至所述规定位置的阶段与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卡合而限制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相对于所述主体部(14)向基端方向移动,在所述侧壁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引导用槽部(104、180),所述引导用槽部(104、180)在将所述内侧部件(102、172)从基端侧插入到所述中空部(48)时,将所述突起(106、154)引导至所述引导路径(54),在所述引导用槽部与所述引导路径之间形成有将所述引导用槽部与所述引导路径隔开的隔壁,在所述引导用槽部的前端侧形成有朝向所述隔壁倾斜的锥形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10、10A~10E),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及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形成为筒状,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的轴向上的长度比所述引导路径(54、122、202)的与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的轴平行的方向上的长度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10、10A~10E),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保持部(24)具有支承筒部(28)和鼓出筒部(32),所述鼓出筒部(32)设置于所述支承筒部(28)的前端,且外径大于所述支承筒部(28)前端的外径,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具有能够与所述支承筒部(28)和所述鼓出筒部(32)之间的连结部分卡合的安装部(72a)。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10、10A~10E),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4)具有与所述针保持部(24)的基端相连的胴体部(22),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具有外径为所述胴体部(22)的外径以下的筒部(71、71A)、和从所述筒部(71、71A)朝向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突出的所述突起(76、106、15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10、10A~10E),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部(14)的基端侧具有朝向外侧突出形成的搭挂部(26),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200)的外径小于所述搭挂部(26)的最大外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10、10A~10D),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路径(54、122)具有穿刺前位置(56a、124a)、穿刺时位置(58a、126a)、和穿刺后位置(60a、60b、128a),其中,所述穿刺前位置(56a、124a)是在穿刺前供所述突起(76、106、154)配置的位置,所述穿刺时位置(58a、126a)是在穿刺时供所述突起(76、106、154)在所述穿刺前位置(56a、124a)的前端侧移动过来的位置,所述穿刺后位置(60a、60b、128a)是比所述穿刺时位置(58a、126a)靠基端侧的所述规定位置,是相对于所述穿刺前位置(56a、124a)使相位在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的周向上偏移、并在穿刺后供所述突起(76、106、154)移动过来的位置,所述限制部(63、63A~63C)由钩部(64、114、152、196)构成,所述钩部(64、114、152、196)在所述突起(76、106、154)移动至所述穿刺后位置(60a、60b、128a)时,与所述内侧部件(42、42A、102、142、172)卡合而限制所述外侧部件(40、100、120、140、170)向基端方向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射器(10、10B),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部(64)具有向所述外侧部件(40、120)的径向内侧突出的凸部(68),所述内侧部件(42、42A)具有:卡合部(74),其在所述突起(76)位于所述穿刺后位置(60a、128a)的状态下能够与所述凸部(68)卡合;和允许通过部(81、81A),其能够供所述凸部(68)从所述内侧部件(42、42A)的前端通过至基端,所述卡合部(74)与所述允许通过部(81、81A)在所述内侧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本昌史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