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脚蹬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8315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行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脚蹬,包括脚蹬臂、脚蹬臂限位A、螺口、脚蹬臂限位B、蹬板限位A、蹬板限位B、蹬板、蹬板侧翼A、蹬板侧翼B、蹬板连接板A、蹬板连接板B、紧缚螺钉、蹬板漏水孔、内侧防滑孔、内侧防滑孔胶垫、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剐蹭板支撑杆A、剐蹭板支撑杆B、剐蹭板、剐蹭链、剐蹭卷筒、外侧防滑孔、外侧防滑孔胶垫、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剐蹭球支撑杆、剐蹭球、弧形凹槽、三角形刮板、剐蹭球限位A、剐蹭球限位B、侧翼漏水孔A、侧翼漏水孔B、胶垫固定A、胶垫固定B、胶垫、摩擦胶条、摩擦胶粒,所述弧形凹槽、三角形刮板在所述剐蹭球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自行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脚蹬
技术介绍
脚蹬力首先传给脚蹬部件,脚蹬部件旋转后带动曲柄、中轴、链轮、链条、飞轮、后铀和后轮转动,于是自行车就前进了。脚蹬轴一头大,一头小。大头加土有M14xl.25的螺纹,便于脚蹬部件装在左右曲柄上。右脚蹬轴的螺纹是右旋的(正牙),左脚蹬轴的螺纹是左旋的(反牙)。脚蹬轴的大头端还加工出两个平行平面,用扳手套在平行平面上可以随意安装或拆卸脚蹬部件。还有一个脚蹬挡直接做在脚蹬轴的大头一端,脚蹬袖的小头加工出M 8x1的螺纹,螺纹的纵方向上还开有凹槽,以便安装带内舌的垫圈。除了脚蹬铀螺母、固定垫圈和脚蹬挡以外,其他零件都可以围绕脚蹬轴转动(它们装配成一体)。为了使它们转动灵活,脚蹬轴的两端装有滚动轴承。它们的装配关系是这样的:两个脚蹬碗分别套在脚蹬管的两个端头,里面一个脚蹬碗通过钢球和已在脚蹬轴上的脚蹬挡相配合;外面一个脚蹬碗通过钢球和拧在脚蹬轴上的脚蹬挡相配合。为了防止滚动轴承松动,脚蹬轴上装有固定垫圈和脚蹬轴螺母。固定垫圈带有内舌,正好卡在脚蹬轴的凹槽内。内板和外板的两端各有两个小圆孔。外板的圆孔旁边还带有槽口,橡皮轴的大头内侧有一根斜筋,在安装时,斜筋正好卡在外板的槽口内,这样用扳手拧动橡皮袖螺母时,橡皮轴方不会转动。自行车的脚蹬是通过螺纹旋到曲臂上去的,按照规范要求,其两个脚蹬的螺纹是一正一反的,左脚左螺纹,右脚右螺纹。我们日常的螺丝钉都是右螺纹,也就是说,右脚蹬螺纹与常规螺纹相同,左脚蹬相反。拆脚蹬是要专门工具的,就是那种用2_左右的钢板冲出来的固定扳手,常规的活络扳手太宽,无法插入。如果平时穿着不太防滑的鞋,尤其是高根鞋,很容易在骑车过程中蹬秃,骑行中脚就容易从脚蹬上掉下去了,很多人只是在脚蹬上加绳子或皮筋,这种脚蹬防滑措施效果短暂。雨天骑自行车,脚蹬发滑容易失控,宄其原因是多数脚蹬由塑料制成的。而个别改造者使用多个自攻螺钉改善脚蹬蹬面,却只能暂时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这种脚蹬防滑措施,对雪天脚蹬发滑的情况却无能为力,反而自攻螺钉因冰冻更加光滑,而且对鞋的磨损极大,改造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脚蹬,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骑行者在雨雪天气脚蹬容易打滑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蹬臂、脚蹬臂限位A、螺口、脚蹬臂限位B、蹬板限位A、蹬板限位B、蹬板、蹬板侧翼A、蹬板侧翼B、蹬板连接板A、蹬板连接板B、紧缚螺钉、蹬板漏水孔、内侧防滑孔、内侧防滑孔胶垫、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剐蹭板支撑杆A^iJ蹭板支撑杆B、剐蹭板、剐蹭链、剐蹭卷筒、外侧防滑孔、外侧防滑孔胶垫、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剐蹭球支撑杆、剐赠球、弧形凹槽、三角形刮板、剐赠球限位A、剐蹭球限位B、侧翼漏水孔A、侧翼漏水孔B、胶垫固定A、胶垫固定B、胶垫、摩擦胶条、摩擦胶粒,所述脚蹬臂贯穿所述蹬板限位A、蹬板限位B、蹬板,所述脚蹬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蹬臂限位A,所述脚蹬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脚蹬臂限位B,所述脚蹬臂限位A连接所述螺口,所述蹬板在所述蹬板限位A、蹬板限位B之间,所述蹬板的一侧连接所述蹬板侧翼A,所述蹬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蹬板侧翼B,所述蹬板侧翼A在所述蹬板限位A的旁边,所述蹬板侧翼B在所述蹬板限位B的旁边,所述蹬板连接板A、蹬板连接板B在所述蹬板上,所述蹬板连接板A在所述蹬板侧翼A的旁边,所述蹬板连接板B在所述蹬板侧翼B的旁边,所述紧缚螺钉贯穿所述蹬板,所述内侧防滑孔在所述蹬板侧翼A的旁边,所述外侧防滑孔在所述蹬板侧翼B的旁边,所述蹬板漏水孔在所述内侧防滑孔、外侧防滑孔之间,所述内侧防滑孔胶垫、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剐蹭板支撑杆A、剐蹭板支撑杆B、剐蹭板在所述内侧防滑孔的里面,所述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贯穿所述内侧防滑孔胶垫,所述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连接所述蹬板,所述剐蹭板支撑杆A、剐蹭板支撑杆B、剐蹭板在所述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之间,所述剐蹭板支撑杆A^iJ蹭板支撑杆B贯穿所述内侧防滑孔胶垫、剐蹭板,所述剐蹭板支撑杆A、剐蹭板支撑杆B连接所述蹬板,所述外侧防滑孔胶垫、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剐蹭球支撑杆、剐蹭球在所述外侧防滑孔的里面,所述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贯穿所述外侧防滑孔胶垫,所述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连接所述蹬板,所述剐蹭球支撑杆、剐蹭球在所述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之间,所述剐蹭球支撑杆贯穿所述外侧防滑孔胶垫、剐蹭球、剐蹭球限位A、剐蹭球限位B,所述剐蹭球支撑杆连接所述蹬板,所述剐蹭球在所述剐蹭球限位A、剐蹭球限位B之间,所述弧形凹槽、三角形刮板在所述剐蹭球上,所述三角形刮板在所述弧形凹槽的里面。所述剐蹭链、剐蹭卷筒在所述剐蹭板上,所述剐蹭链在所述剐蹭卷筒的旁边。所述胶垫固定A、胶垫固定B在所述蹬板上,所述胶垫固定A、胶垫固定B在所述脚蹬臂的上面,所述胶垫在所述蹬板漏水孔、内侧防滑孔、外侧防滑孔的旁边,所述胶垫的一侧连接所述胶垫固定A,所述胶垫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胶垫固定B,所述摩擦胶条、摩擦胶粒在所述胶垫上,所述摩擦胶条在所述摩擦胶粒的旁边。所述侧翼漏水孔A在所述蹬板侧翼A的里面,所述侧翼漏水孔A在所述内侧防滑孔的旁边,所述侧翼漏水孔B在所述蹬板侧翼B的里面,所述侧翼漏水孔B在所述外侧防滑孔的旁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雨雪天气,雨水和雪通常会附着在骑车者的鞋底,随着温度的变化会凝结成冰,火绒化成水,使鞋底和脚蹬之间摩擦减小,造成打滑,容易发生事故,本自行车脚蹬在蹬板里设置了蹬板漏水孔、内侧防滑孔、外侧防滑孔,并在外侧防滑孔内设置了剐蹭球,它上面设有弧形凹槽,可通过鞋底和剐蹭球的接触,随着剐蹭球的滚动,把鞋底和蹬板之间的水顺着弧形凹槽排出,增加骑行安全。2弧形凹槽内设有三角形刮板,可对鞋底异物或者冰进行剐蹭,加大鞋底和剐蹭球的摩擦。3内侧防滑孔内设置了剐蹭板,剐蹭链、剐蹭卷筒在剐蹭板上,同样可以加大鞋底和剐蹭球的摩擦,做到排水、剐蹭异物。4胶垫设置在脚蹬臂的上方,可针对脚蹬臂在蹬板上造成的突起,进行防滑处理,防止鞋底在蹬板上滑脱的发生。5摩擦胶条、摩擦胶粒设置在胶垫上,加大了鞋底和蹬板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水的快速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图中:1-脚蹬臂,2-脚蹬臂限位A,3-螺口,4-脚蹬臂限位B,5_蹬板限位A,6-蹬板限位B,7-蹬板,8-蹬板侧翼A,9-蹬板侧翼B,10-蹬板连接板A,11-蹬板连接板B,12-紧缚螺钉,13-蹬板漏水孔,14-内侧防滑孔,15-内侧防滑孔胶垫,16-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17-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18-剐蹭板支撑杆A,19-剐蹭板支撑杆B,20-剐蹭板,21-剐蹭链,22-剐蹭卷筒,23-外侧防滑孔,24-外侧防滑孔胶垫,25-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26-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27-剐蹭球支撑杆,28-剐蹭球,29-弧形凹槽,30-三角形刮板,31-剐蹭球限位A,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脚蹬,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蹬臂、脚蹬臂限位A、螺口、脚蹬臂限位B、蹬板限位A、蹬板限位B、蹬板、蹬板侧翼A、蹬板侧翼B、蹬板连接板A、蹬板连接板B、紧缚螺钉、蹬板漏水孔、内侧防滑孔、内侧防滑孔胶垫、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剐蹭板支撑杆A、剐蹭板支撑杆B、剐蹭板、剐蹭链、剐蹭卷筒、外侧防滑孔、外侧防滑孔胶垫、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剐蹭球支撑杆、剐蹭球、弧形凹槽、三角形刮板、剐蹭球限位A、剐蹭球限位B、侧翼漏水孔A、侧翼漏水孔B、胶垫固定A、胶垫固定B、胶垫、摩擦胶条、摩擦胶粒,所述脚蹬臂贯穿所述蹬板限位A、蹬板限位B、蹬板,所述脚蹬臂的一端连接所述脚蹬臂限位A,所述脚蹬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脚蹬臂限位B,所述脚蹬臂限位A连接所述螺口,所述蹬板在所述蹬板限位A、蹬板限位B之间,所述蹬板的一侧连接所述蹬板侧翼A,所述蹬板的另一侧连接所述蹬板侧翼B,所述蹬板侧翼A在所述蹬板限位A的旁边,所述蹬板侧翼B在所述蹬板限位B的旁边,所述蹬板连接板A、蹬板连接板B在所述蹬板上,所述蹬板连接板A在所述蹬板侧翼A的旁边,所述蹬板连接板B在所述蹬板侧翼B的旁边,所述紧缚螺钉贯穿所述蹬板,所述内侧防滑孔在所述蹬板侧翼A的旁边,所述外侧防滑孔在所述蹬板侧翼B的旁边,所述蹬板漏水孔在所述内侧防滑孔、外侧防滑孔之间,所述内侧防滑孔胶垫、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剐蹭板支撑杆A、剐蹭板支撑杆B、剐蹭板在所述内侧防滑孔的里面,所述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贯穿所述内侧防滑孔胶垫,所述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连接所述蹬板,所述剐蹭板支撑杆A、剐蹭板支撑杆B、剐蹭板在所述内侧防滑孔支撑架A、内侧防滑孔支撑架B之间,所述剐蹭板支撑杆A、剐蹭板支撑杆B贯穿所述内侧防滑孔胶垫、剐蹭板,所述剐蹭板支撑杆A、剐蹭板支撑杆B连接所述蹬板,所述外侧防滑孔胶垫、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剐蹭球支撑杆、剐蹭球在所述外侧防滑孔的里面,所述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贯穿所述外侧防滑孔胶垫,所述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连接所述蹬板,所述剐蹭球支撑杆、剐蹭球在所述外侧防滑孔支撑架A、外侧防滑孔支撑架B之间,所述剐蹭球支撑杆贯穿所述外侧防滑孔胶垫、剐蹭球、剐蹭球限位A、剐蹭球限位B,所述剐蹭球支撑杆连接所述蹬板,所述剐蹭球在所述剐蹭球限位A、剐蹭球限位B之间,所述弧形凹槽、三角形刮板在所述剐蹭球上,所述三角形刮板在所述弧形凹槽的里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都市玛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