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687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胶芯、装于胶芯上的连接器端子及两端开口并套于胶芯外部的金属壳,金属壳由横截面与金属壳的预定横截面相同的金属管材直接切段而得的筒体或由横截面与金属壳预定横截面不同的金属管材经切段再冲压成金属壳预定横截面的筒体。金属壳在高度方向上及宽度方向上分别相对于各自的中轴面对称设置。胶芯位于金属壳内腔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处及金属壳内腔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处。通过直接采用金属管材切段成型获得金属壳,制造成本更低;金属壳无接缝,电磁屏蔽性能更好。金属壳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对称设计,胶芯也设置于金属壳内的高度和宽度的中心位置处,在插接时,无需考虑正反朝向,可方便地插接,不会损坏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连接器主要包括胶芯、设置于胶芯上的连接器端子以及罩于胶芯外部的金属屏蔽壳。现有的金属屏蔽壳通常是由金属薄板经裁切、折弯、拼接扣合而形成的两端开口的筒体,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裁切边角废料,制造成本相对高。而且,如图1所示,由于在金属屏蔽壳I的拼接扣合处有接缝100,导致其电磁屏蔽性能难有大的提升,由此,在一些对电磁屏蔽性能要求很严格的产品就很难应用,需要再采取更多额外的防护措施来达到电磁屏蔽性能的要求,成本高。现有的电连接器分为相互插接的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出于防止误插而损坏连接器的目的,现有的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都只能按照特定的朝向插接,当其中一个上下反向时,则无法相互插接。这一设计虽然可以避免插反而损坏连接器,但是,使用者需要在插接电连接器之前先查看电连接器的朝向才能保证一次即可成功插接,或者只能先试插一下,当插不进时则反向后再插接,由此而导致可能需要插两次都能成功插接,这些都给使用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制造成本低,且电磁屏蔽性能好。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以方便地插接。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胶芯、安装于胶芯上的连接器端子以及两端开口并套于胶芯外部的金属壳,所述金属壳是由横截面与金属壳的预定横截面相同的金属管材直接切段而得的筒体或者由横截面与金属壳预定横截面不同的金属管材经切段再冲压成金属壳预定横截面的筒体。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壳在高度方向上以及宽度方向上分别相对于各自的中轴面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胶芯位于金属壳内腔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处以及金属壳内腔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处。进一步地,所述胶芯的前缘设有用于定位金属壳前缘的凸边,后缘设有从后侧对金属壳后缘进行限位固定的倒钩。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直接采用金属管材切段成型获得金属壳,无需进行裁切、折弯等加工,而且基本不会产生边角废料,制造成本更低;而且,金属壳无需拼接扣合,没有接缝,电磁屏蔽性能更好。金属壳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为对称设计,而且胶芯也是设置于金属壳内的高度和宽度的中心位置处,在插接时,无需考虑正反朝向,而可方便地进行插接,也不会损坏电连接器。尤其适合用作轻薄型电连接器,有利于电子产品轻薄化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组装完成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电连接器的组装完成后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考图2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胶芯1、安装于胶芯I上的连接器端子2以及两端开口并套于胶芯I外部的金属壳3。所述金属壳3是由横截面与金属壳3的预定横截面相同的金属管材直接切段而得的筒体或者由横截面与金属壳预定横截面不同的金属管材经切段再冲压成金属壳预定横截面的筒体。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壳3在高度方向上以及宽度方向上分别相对于各自的中轴面对称设置。对称设置。而且,所述胶芯I位于金属壳3内腔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处以及金属壳3内腔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处,从而使得胶芯I也分别相对于金属壳3的高度方向上的中轴面对称以及相对于金属壳3的宽度方向上的中轴面对称。为更稳固地组装所述金属壳3,所述胶芯I的前缘设有用于定位金属壳3前缘的凸边12,后缘设有从后侧对金属壳3后缘进行限位固定的倒钩14。本技术在生产时,只需利用相应的金属管材切段,若金属管材的横截面不是金属壳3所要求的预定横截面,则再进行相应的冲压形成预定横截面,整个加工工序简单,成本也低。然后,将金属壳3套于有连接器端子2的胶芯I上,具体是从胶芯I的后端开始套接,胶芯I后缘处的倒钩14在套金属壳3时会适当弹性变形而进入金属壳3内,当金属壳3的前缘抵住胶芯I前缘的凸边12时,倒钩14也刚好穿过金属壳3从金属壳3的后端开口穿出,并回弹勾扣住金属壳3的后缘,从而限位固定住金属壳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范围限定。【主权项】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胶芯、安装于胶芯上的连接器端子以及两端开口并套于胶芯外部的金属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是由横截面与金属壳的预定横截面相同的金属管材直接切段而得的筒体或者由横截面与金属壳预定横截面不同的金属管材经切段再冲压成金属壳预定横截面的筒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在高度方向上以及宽度方向上分别相对于各自的中轴面对称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位于金属壳内腔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处以及金属壳内腔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的前缘设有用于定位金属壳前缘的凸边,后缘设有从后侧对金属壳后缘进行限位固定的倒钩。【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胶芯、装于胶芯上的连接器端子及两端开口并套于胶芯外部的金属壳,金属壳由横截面与金属壳的预定横截面相同的金属管材直接切段而得的筒体或由横截面与金属壳预定横截面不同的金属管材经切段再冲压成金属壳预定横截面的筒体。金属壳在高度方向上及宽度方向上分别相对于各自的中轴面对称设置。胶芯位于金属壳内腔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处及金属壳内腔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处。通过直接采用金属管材切段成型获得金属壳,制造成本更低;金属壳无接缝,电磁屏蔽性能更好。金属壳在高度和宽度方向上均对称设计,胶芯也设置于金属壳内的高度和宽度的中心位置处,在插接时,无需考虑正反朝向,可方便地插接,不会损坏电连接器。【IPC分类】H01R13-6581【公开号】CN204333474【申请号】CN201420703237【专利技术人】吴志颜 【申请人】富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申请日】2014年11月2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包括胶芯、安装于胶芯上的连接器端子以及两端开口并套于胶芯外部的金属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是由横截面与金属壳的预定横截面相同的金属管材直接切段而得的筒体或者由横截面与金属壳预定横截面不同的金属管材经切段再冲压成金属壳预定横截面的筒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颜
申请(专利权)人:富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