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绝缘全密封固体柜熔丝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54893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绝缘全密封固体柜熔丝筒,包括筒体、连接部,筒体的内腔中固定安装有导向部件,导向部件上开设有若干导向孔,每个导向孔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可沿导向孔轴向移动的点阵棒,筒体的内腔中还设置有弹性部件或同极相对的磁性部件,弹性部件或磁性部件的一端与筒体的内腔顶部接触,另一端与点阵棒接触,在不工作时,点阵棒的上端部在弹性部件或同极相对的磁性部件的作用下顶压在导向部件的上表面;本产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工作状态稳定可靠,节省空间,将不同规格的紧固件拆装全部涵盖进来,并能达到使用要求,在配合其他工具方面,标准接口亦能适用现有几乎所有的电动扳手、气动扳手、手动扳手的连接部,从而提高了其的应用范围和适应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高压电器设备,尤其是涉及高压电器产品中的固体绝缘开关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国家电网推广固体绝缘开关产品的力度加大,市场上生产的固体绝缘产品的厂家逐渐多起来,但产品的负荷开关组合电器单元仍存在着不少缺陷,造成固体绝缘负荷开关组合电器单元问题的原因在于熔丝筒,现市场上固体柜熔丝筒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熔丝筒的辅助接地采用空气绝缘,造成产品体积大,结构复杂,电场分布难以均匀,而且辅助接地刀没有全密封,容易受到灰尘、水汽和凝露的影响。2、辅助接地采用变压器油绝缘的,结构也复杂,在装配过程中,要花很大的时间和人力处理密封性能的问题,并且油绝缘受到气温的影响比较大,一旦密封和油质出问题,将对产品造成致命性的损害且产品不能用于严寒地区。3、熔丝筒盖安装时,熔断器在熔丝筒内没有支撑,容易导致熔断器安装后不到位和熔断器与梅花触头接触不良,需反复抽出再安装,4、熔丝筒盖与熔丝筒导电件之间的绝缘方式,采用圆形的挤压绝缘方式,此方式挤压力度大,安装费力,安装后熔丝筒盖与熔丝筒之间存在挤压不均匀的界面,此类界面在产品运行时会产生大的局放,属于气泡放电类型,长期放电使产品绝缘件快速老化,产品长期运行存在安全隐患。5、熔丝筒采用垂直安装和倾斜安装,虽然节省空间,但这类安装方式,在产品运行时或安装和更换熔管时,因凝露和潮湿积聚在熔丝筒安装端口的水汽会流入熔丝筒内部,并不容易被人察觉和发现,造成的电气绝缘和产品安全事故。6、对于应用方案中,只能单一使用欧式电缆接头或美式电缆接头,除非开多套模具,否则不能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又能满足辅助接地的国标要求和均匀电场分布,绝缘性好,安装方便的全密封固体柜熔丝筒。本技术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绝缘全密封固体柜熔丝筒,包括熔丝筒本体、安装在熔丝筒本体内的熔断器、与极柱相连的进线端口、出线电缆套管及熔丝筒盖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地灭弧室,所述进线端口、出线电缆套管及接地灭弧室封装在熔丝筒本体上并形成三个独立空间,其中,所述进线端口与熔断器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出线电缆套管内的导体和接地灭弧室与熔断器另一端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熔断器通过一限位托架安装在熔丝筒本体内。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托架朝向熔丝筒盖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空气绝缘与挤压绝缘相结合的双重绝缘结构。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托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熔丝夹和锁紧弹簧,所述限位托架朝向进线端口的一端还设置有可与进线端口电性连接的导电块,所述限位托架朝向熔丝筒盖组件一端的熔丝夹通过一连接触头与出线电缆套管内的电缆电性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地灭弧室与连接触头之间通过一铜排连接,所述铜排固封在熔丝筒本体内。进一步,所述熔丝筒盖组件设置在挤压绝缘结构的端面。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熔丝筒盖组件包括一熔断器跳闸后传动给机构跳闸用的顶杆。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挤压绝缘结构为椭圆形挤压绝缘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全绝缘全密封固体柜熔丝筒的辅助接地采用技术成熟的灭弧室实现接地,能实现小体积和全密封的要求,用灭弧室作辅助接地,防护等级达到IP67,而且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且进线端口、出线电缆套管及接地灭弧室形成三个独立空间,结构性电场分布均匀,三个部分不会相互影响,解决了产品电场分布不均而造成局放大的问题;此外,熔断器安装时采用限位托架作支持和导向,安装时直接推入熔丝筒即可,操作简单、容易,操作力小,能保证导电件接触良好;此外,熔断器的安装端口采用空气绝缘与挤压绝缘相结合的双重绝缘结构,解决了只采用挤压绝缘的不均匀造成的气泡放电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的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正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A-A方向从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安装熔断器后的支架平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本技术的全绝缘全密封固体柜熔丝筒,包括熔丝筒本体1、安装在熔丝筒本体I内的熔断器2、与极柱相连的进线端口 3、出线电缆套管4、熔丝筒盖组件5及接地真空灭弧室6,辅助接地采用技术成熟的真空灭弧室实现接地,能实现熔丝筒小体积和全密封的要求还可以时防护等级达到IP67,而且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而且所述进线端口 3、出线电缆套管4及接地灭弧室6封装在熔丝筒本体I上并形成三个独立空间,可使结构性电场分布均匀,三个部分不会相互影响,解决了产品电场分布不均而造成局放大的问题;其中,所述进线端口 3的金属接头封装在熔丝筒本体I内,该金属接头通过一铜排连接到与熔断器2 —端电性连接的梅花触头11上,所述梅花触头11固定在熔丝筒本体I的内部;所述出线电缆套管4内的导体和接地灭弧室6与熔断器2另一端电性连接。为了解决熔丝筒盖安装时,熔断器在熔丝筒内没有支撑,容易导致熔断器安装后不到位和熔断器与梅花触头接触不良,需反复抽出再安装,所述熔断器2通过一限位托架7安装在熔丝筒本体I内,所述限位托架7朝向熔丝筒盖组件5的一端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空气绝缘75与挤压绝缘74相结合的双重绝缘结构,只采用挤压绝缘的不均匀造成的气泡放电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空气绝缘75采用伞状的环氧树脂空气绝缘,挤压绝缘74采用椭圆形挤压绝缘结构,该结构安装时挤压力度比较小;所述熔丝筒盖组件5设置在挤压绝缘结构的端面,安装时采用安装托架作支持和导向,直接推入熔丝筒,一次到位,导电性能良好。进一步参照图3,所述限位托架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熔丝夹71和锁紧弹簧72,所述限位托架7朝向进线端口 3的一端还设置有可与进线端口 3电性连接的导电块73,所述限位托架7朝向熔丝筒盖组件5 —端的熔丝夹71通过一连接触头76与出线电缆套管4内的电缆电性连接。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接地灭弧室6与连接触头76之间通过一铜排8连接,所述铜排8固封在熔丝筒本体I内,避免产生局部放电。为了进一步提高固体柜动作的及时性,提高安全性能,所述熔丝筒盖组件5还设置有一熔断器跳闸后传动给机构跳闸用的顶杆9。此外,熔丝筒在固体柜中采用水平安装,凝露和潮湿的积聚在重力的作用下,熔丝筒安装端口的水份会从外侧流走,不会流入熔丝筒内部,能防止运行时或安装和更换熔管时因水份流入造成的电气绝缘和产品安全事故。此外,熔丝筒上与电缆连接的电缆套管使用同一套模具转换滑块的方式实现加工成美式套管或欧式套管、避雷器,解决不同地区的客户要求,节约生产成本。以上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主权项】1.全绝缘全密封固体柜熔丝筒,包括熔丝筒本体(I)、安装在熔丝筒本体(I)内的熔断器(2)、与极柱相连的进线端口(3)、出线电缆套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全绝缘全密封固体柜熔丝筒,包括熔丝筒本体(1)、安装在熔丝筒本体(1)内的熔断器(2)、与极柱相连的进线端口(3)、出线电缆套管(4)及熔丝筒盖组件(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地灭弧室(6),所述进线端口(3)、出线电缆套管(4)及接地灭弧室(6)封装在熔丝筒本体(1)上并形成三个独立空间,其中,所述进线端口(3)与熔断器(2)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出线电缆套管(4)内的导体和接地灭弧室(6)与熔断器(2)另一端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伟峰刘德胜贺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康晋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