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及其并联间隙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5392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4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它包括用于固定在导线上的固定机构和用于连接下招弧角电极的电极装配机构,所述电极装配机构与固定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及其并联间隙,改变了下招弧角电极的安装位置,通过固定机构和电极装配机构能够将下招弧角电极固定在导线上,在安装、更换时无须拆卸金具部件,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减轻金具部件负担,延缓金具部件的损毁,节省使用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的并联间隙防雷装置,能够有效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雷装置部件及其应用,特别涉及一种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及其并联间隙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防雷工作一直都是电力部门安全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相当重要的内容,雷击跳闸故障也是困扰世界各国电网安全供电的一个难题。输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引起的冲击闪络,导致线路绝缘子闪络,继而产生很大的工频续流,常常损坏绝缘子串及金具,导致线路断线事故时有发生。目前采用的“堵塞型”防雷保护方式(如架设避雷线、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强绝缘及加装耦合地线等方式),由于雷电活动的复杂性,尚不能完全解决电力线路的雷害问题,因此电力部门近年来提出采用在输电线路的杆塔与导线之间联接部分的绝缘子串侧加装并联间隙来实现对电力线路保护。具体地说,即在耐受各级电压的绝缘子串两端并联一对小于绝缘子串电气距离的金属电极,架空线路遭雷击时,绝缘子串上产生很高的雷电过电压,但因并联间隙的雷电冲击放电电压低于绝缘子串的放电电压,故并联间隙首先放电;接续的工频电弧在电动力和热应力作用下,通过并联间隙所形成的放电通道,被引至金属电极端部,固定在金属电极的两个端部之间燃烧,从而保护绝缘子免于电弧灼烧,进而保护架空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典型的并联间隙防雷保护装置如2005年3月23日公告的公告号为CN2687923Y的专利《架空线路并联间隙防雷保护装置》。现有技术中,并联间隙防雷装置一般包括接地侧电极及导线侧电极,在悬垂杆塔中,接地侧电极也称上招弧角电极,导线侧电极也称下招弧角电极;其中下招弧角电极则通过联板固定在绝缘子串导线侧碗头及悬垂线夹之间,在更换时需要拆卸金具部件,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增加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延长作业时间,而且加速了金具部件的损毁,增加使用成本。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一种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及其并联间隙防雷装置,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减轻金具部件负担,延缓金具部件的损毁,节省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及其并联间隙防雷装置,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减轻金具部件负担,延缓金具部件的损毁,节省使用成本。本技术的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它包括用于固定在导线上的固定机构和用于连接下招弧角电极的电极装配机构,所述电极装配机构与固定机构相连接。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线夹及第二线夹,所述第一线夹及第二线夹均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在导线上,使得所述第一线夹与第二线夹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进一步,所述电极装配机构包括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一线夹连接,所述第二支杆与第二线夹连接;所述第一支杆或者第二支杆上设有用于连接下招弧角电极的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相铰接。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杆与第二支杆连接成V型结构。进一步,该装配总成还包括连接于固定机构的用于稳定重心的配重机构。进一步,所述配重机构包括第一摆板和第二摆板,所述第一摆板与第一线夹连接,所述第二摆板与第二线夹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摆板和第二摆板连接成V型结构。进一步,所述第一线夹与第二线夹均包括相连接的压线板I和压线板II,所述压线板I及压线板II上分别设有开口相对的压线槽I和压线槽II,所述压线槽I和压线槽II配合形成用于夹紧导线的夹紧部。进一步,所述压线板I的位于压线槽I上、下方的位置均设有用于连接压线板II的连接孔I,所述压线板II上设有与连接孔I相对应的连接孔II,连接件穿过连接孔I及连接孔II将所述压线板I与压线板II连接在一起。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的并联间隙防雷装置,所述并联间隙防雷装置装配有所述的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及其并联间隙,改变了下招弧角电极的安装位置,通过固定机构和电极装配机构能够将下招弧角电极固定在导线上,在安装、更换时无须拆卸金具部件,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减轻金具部件负担,延缓金具部件的损毁,节省使用成本;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的并联间隙防雷装置,能够有效实现作业效率的提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支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线夹(或者第二线夹)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线夹(或者第二线夹)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它包括用于固定在导线9上的固定机构和用于连接下招弧角电极8的电极装配机构,所述电极装配机构与固定机构相连接;本技术的改进点就在于改变了下招弧角电极8的安装位置,通过固定机构和电极装配机构能够将下招弧角电极8固定在导线9上,在安装、更换时无须拆卸金具部件,能够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作业时间,省时省力,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减轻金具部件负担,延缓金具部件的损毁,节省使用成本;至于固定机构和电极装配机构的具体结构,其可通过现有的相关夹具实现,当然也可以是下述的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线夹11及第二线夹12,所述第一线夹11及第二线夹12均以可拆卸方式连接在导线上,使得所述第一线夹11与第二线夹12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线夹(包括第一线夹11及第二线夹12)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电缆线夹,在此不再赘述;电极装配机构通过线夹固定在导线9上,紧固性强,并为电力工作人员所熟悉,使用简单、方便;第一线夹11与第二线夹12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使得电极装配机构的高度可调,从而调整下招弧角电极8与上招弧角电极的相对距离,适应具体的防雷要求,使本装置的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当然,为了增强固定效果,固定机构还可以设置其它数量的线夹,但是以本实施例中的两个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装配机构包括第一支杆21和第二支杆22,所述第一支杆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招弧角电极装配总成,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固定在导线上的固定机构和用于连接下招弧角电极的电极装配机构,所述电极装配机构与固定机构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西军景文炳米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西鹏防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