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雄专利>正文

一种手机微型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615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微型充电器,包括基座和顶盖,其中:基座和顶盖均为中空结构,基座内部设有钕铁硼磁铁片和变压充电电路板,基座外部设有N个串联电极片Ⅰ以及与变压充电电路板输入端相连的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其中N≥1,基座外部还设有与变压充电电路板输出端相连的充电插头;顶盖内部设有钕铁硼磁铁片,顶盖外部设有N+1个串联电极片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内置钕铁硼磁铁片将N+1对干电池吸附在电极片上以固定在基座和顶盖之间,从而将N+1对干电池的串联电压转化为手机的额度充电电压并通过充电插头为其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利用干电池对手机等设备进行应急充电,同时相对现有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体积更小、携带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讯设备配件,尤其是一种手机微型充电器
技术介绍
现在手机、平板电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中通讯、获取信息的必备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人们对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电池容量和续航能力,但由于锂离子电池技术一直停滞不前,相对手机性能的几何级数增长,手机电池的续航能力却愈发捉襟见肘,人们只能简单地增加电池容量来提升手机续航能力,或者依靠额外的移动电源来应对手机长时间无法充电的状况,而当人们长时间处于野外或遇到停电等突发状况时,移动电源也将失去作用,此时人们就需要一种应急充电设备,可以将其他电源转化为手机供电电源。为此人们开发出了一些利用干电池为手机进行应急充电的装置,如申请号为CN201320139060.2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可利用干电池充电的手机壳,其具有专门用于放置干电池的电池仓,因此具有体积较大的缺点,不利于随身携带,同时其需要采用传统导线连接方式,具有导线容易脱落或老化而导致无法总成充电的缺陷,同时更换导线又额外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机微型充电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基座和顶盖,其中:所述基座包括外壳I和内壳I,所述外壳I和内壳I组合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基座的中空内部设有磁铁片I和变压充电电路板;所述基座的外部设有正极电极片、负极电极片和串联电极片I,所述正极电极片与变压充电电路板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负极电极片与变压充电电路板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所述串联电极片I用于串联两节干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所述串联电极片I为N个,其中NS I ;所述基座外部还设有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相匹配的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充电电路板的输出端;所述顶盖包括外壳II和内壳II,所述外壳II和内壳II包围形成中空结构,所述顶盖的中空内部设有磁铁片II,所述顶盖的外部设有串联电极片II,所述串联电极片II用于串联两节干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所述串联电极片II为N+1个。本技术利用基座和顶盖内部的磁铁片将N+1对干电池吸附固定在基座和顶盖之间,并通过基座外部的串联电极片I和顶盖外部的串联电极片II将N+1对干电池串联起来形成一个串联电池组,同时通过基座外部的正极电极片和负极电极片将串联电池组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到变压充电电路板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再通过变压充电电路板将串联后的电压转化为手机等设备的额定充电电压,即可通过基座外部的插头为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充电。进一步地,所述充电插头设于内壳I的外部并垂直于内壳I表面,所述内壳II的外部还设有与充电插头相匹配的插头孔。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电极片、串联电极片I和串联电极片II上均设有用于固定干电池正极凸起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顶盖上设置有钥匙环。进一步地,所述磁铁片1、磁铁片II均为钕铁硼磁铁片。进一步地,所述磁铁片1、磁铁片II外侧分别设有磁力隔离片I和磁力隔离片II。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①本技术的基座和顶盖内部均设有钕铁硼磁铁片,在不使用时,基座和顶盖可通过磁铁片的吸附作用而合为一个整体;在使用时将基座和顶盖分开,通过钕铁硼磁铁片的强磁性和电极片上的凹槽可将干电池牢固地吸附住并固定在基座和顶盖之间,无需设置额外的导线,也无需配置放置电池的电池仓,因而本技术具有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生产成本更低等优点;②本技术通过磁铁片外侧设置的磁力隔离片隔绝磁铁片对外界的影响,因此可避免磁铁片影响外部电子设备;③本技术通过在顶盖上设置插头孔,可将基座的充电插头插入插头孔内以保护充电插头,因此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④本技术的顶盖上固定有钥匙环,可用于悬挂在钥匙扣上或手提包上,便于随身携带;⑤本技术可将N+1对干电池经过串联后连接到变压充电电路板,经过变压充电电路板将串联后的电压转化为手机等电子设备的额定充电电压,然后通过充电插头为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充电,有效解决了野外无法采用传统方式充电等应急状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分解状态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分解状态俯视图。 图3为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另一分解状态立体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组合状态立体试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参考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充电原理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分解状态正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充电原理图。图中:1-基座,11-外壳I,12-内壳I,13-磁铁片I,14-变压充电电路板,15-磁力隔离片I,16-正极电极片,17-负极电极片,18-串联电极片I,19_充电插头,2-顶盖,21-外壳II,22-内壳II,23-磁铁片II,24-磁力隔离片II,25串联电极片II,26-插头孔,27-钥匙环,3-凹槽。【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基座I和顶盖2,其中:所述基座I包括外壳I 11和内壳I 12,所述外壳I 11和内壳I 12组合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基座I的中空内部设有钕铁硼磁铁片I 13和变压充电电路板14,所述钕铁硼磁铁片I 13外侧设有磁力隔离片I 15;所述基座I的外部设有正极电极片16、负极电极片17和I个串联电极片I 18,其中所述正极电极片16与变压充电电路板1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负极电极片17与变压充电电路板14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机微型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顶盖(2),其中:所述基座(1)包括外壳Ⅰ(11)和内壳Ⅰ(12),所述外壳Ⅰ(11)和内壳Ⅰ(12)组合形成中空结构,所述基座(1)的中空内部设有磁铁片Ⅰ(13)和变压充电电路板(14);所述基座(1)的外部设有正极电极片(16)、负极电极片(17)和用于串联两节干电池的串联电极片Ⅰ(18),所述正极电极片(16)与变压充电电路板(14)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所述负极电极片(17)与变压充电电路板(14)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所述串联电极片Ⅰ(18)为N个,其中N≥1;所述基座(1)外部还设有充电插头(19),所述充电插头(19)的输入端连接变压充电电路板(14)的输出端;所述顶盖(2)包括外壳Ⅱ(21)和内壳Ⅱ(22),所述外壳Ⅱ(21)和内壳Ⅱ(22)包围形成中空结构,所述顶盖(2)的中空内部设有磁铁片Ⅱ(23),所述顶盖(2)的外部设有用于串联两节干电池的串联电极片Ⅱ(25),所述串联电极片Ⅱ(25)为N+1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雄
申请(专利权)人:石雄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