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1205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启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包括辅助电池组和被辅助电池组,还包括与所述辅助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的第一插座、与所述被辅助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的第二插座以及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座插接的第一插头,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座插接的第二插头,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上均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且所述正极端子的长度大于所述负极端子的长度;该汽车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操作简单,可有效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短路及系统损伤等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启动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
技术介绍
车辆因为长时间存放等原因会导致自身蓄电池的电量不足,或因外界环境温度很低造成蓄电池的储电量大大降低,这些情况下都会造成车辆因蓄电池供电不足起动困难或无法起动,解决此问题的常用方法是进行电源搭接辅助启动。如图1所示,具体方法为:采用两根蓄电池电缆线I’将被辅助蓄电池组2’和辅助蓄电池组3’并联起来,两根所述蓄电池电缆线I’的两端分别带有用以夹紧蓄电池粧头的夹子。在连接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①夹紧被辅助蓄电池组2’的正极接线柱;②夹紧辅助蓄电池组3’的正极接线柱;③夹紧辅助蓄电池组3’的负极接线柱;④夹紧被辅助蓄电池组2’的负极接线柱。接好电缆后,起动装有辅助电池组车辆的发动机,并提高该车辆的发动机转速,然后起动装有被辅助蓄电池组的发动机,发动机启动后,按照与连接相反的顺序拆除电缆。在操作时,要严格安装上述步骤进行,过程繁琐,并可能因操作失误连接错位置,导致短路或系统损伤,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简化电源辅助启动时的操作,并减少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包括辅助电池组和被辅助电池组,还包括与所述辅助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的第一插座、与所述被辅助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的第二插座以及电缆线,所述电缆线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座插接的第一插头,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座插接的第二插头,所述第一插头和所述第二插头上均设有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且所述正极端子的长度大于所述负极端子的长度。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座和所述第二插座分别固定在各自对应的电池组箱体的外部。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座固定在所述辅助电池组的支架上。优选地,所述第二插座固定在所述被辅助电池组的支架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座和所述第二插座上均盖接有保护盖。优选地,所述第一插座设有第一限位凸筋,所述第一插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筋配合的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二插座设有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二插头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筋配合的凹槽。本技术提供的汽车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分别增加了与辅助电池组电连的第一插座和被辅助电池组电连的第二插座,通过电缆线两端的插头分别与第一插座和第二插座插接,使得辅助电池组和被辅助电池组并联;插座与插头配合插接的方式在使用上更为简单方便,并且,电缆线两端插头上的正极端子长于负极端子,在插接时,正极先接通,负极后接通;断开时,负极先断开,正极后断开,可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短路或系统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汽车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的连接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的连接简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电缆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辅助电池组与第一插座的连接简图。其中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I’-蓄电池电缆线,2’-辅助蓄电池组,3’-辅助蓄电池组;1-辅助电池组,2-被辅助电池组,3-第一插座,4-第二插座,5-电缆线;51-第一插头,52-第二插头,53-正极线缆,54-负极线缆;a-正极端子,b-负极端子;a’ -正极端子插孔,b’ -负极端子插孔;C-第一限位凸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地详细介绍。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包括辅助电池组I和被辅助电池组2,还包括第一插座3、与所述被辅助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的第二插座4以及电缆线5,所述电缆线5的两端分别设有插头,通过插头与插座配合插接,实现所述辅助电池组I和被辅助电池组2的并联连接,操作简单。具体地,如图4所示,采用电缆线将所述第一插座3的正极端子插孔a’内的端子与所述辅助电池组I的正极连接,将所述第一插座3的负极端子插孔b’内的端子与所述辅助电池组I的负极连接;同样地,采用电缆线将所述第二插座4的正极端子插孔内的端子与所述被辅助电池组2的正极连接,将所述第二插座4的负极端子插孔内的端子与所述被辅助电池组2的负极连接。如图3所示,所述电缆线5包括正极线缆53和负极线缆54,所述电缆线5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座3插接的第一插头5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座4插接的第二插头52,所述第一插头51和所述第二插头52上均设有正极端子a和负极端子b,所述正极端子a与所述正极线缆53相连,所述负极端子b与所述负极线缆54相连,且所述正极端子a的长度大于所述负极端子b的长度。在插接时,由于正极端子a较长,保证了正极先接通,负极后接通,而在断开时,负极先断开,正极后断开,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连接步骤不当导致短路、系统损坏等危险。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座3和所述第二插座4均可选择标准插座,包括正极端子插孔a’、负极端子插孔b’和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的设置可防止插接时,正负极插接错误。具体地,所述第一限位凸筋c为设置在所述第一插座3上,所述第一插头51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凸筋配合的凹槽,当正负极正确插接时,所述第一限位凸筋与所述凹槽先接触,然后两者配合后,继续推进所述第一插座3,使得端子接触,完成插接;否则,当正负极插接错误时,所述第一插座3会因为所述第一限位凸筋的存在而不能继续向里推进,导致端子无法接触。同理,所述第二插座4上也可设有第二限位凸筋,所述第二插头5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凸筋对应的凹槽。为了避免使用时打开电池组箱体带来的麻烦,所述第一插座3和所述第二插座4优选设置在对应的电池组箱体的外部,以方便使用。在本实用例中,所述第一插座3优选固定在所述辅助电池组I的支架上,支架距离电池组较近,可使用较短的线缆将所述第一插座3和所述辅助电池组I连接,以降低线缆成本及线缆长度造成的电压降。同理,所述第二插座4也可固定在所述被辅助电池组2的支架上。另外,所述第一插座3和所述第二插座4上均盖接有保护盖,对插座起到防尘、防水的作用。所述保护盖可为独立部件,也可铰接在插座上或插座的固定部件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优选所述第一插座3与所述第二插座4的结构完全相同,所述第一插头51和所述第二插头52的结构相同,辅助电池组和被辅助电池组的功能可以互换。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汽车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包括辅助电池组(I)和被辅助电池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辅助电池组(I)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的第一插座(3)、与所述被辅助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的第二插座(4)、电缆线(5);所述电缆线(5)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座(3)插接的第一插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电源搭接辅助启动装置,包括辅助电池组(1)和被辅助电池组(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辅助电池组(1)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的第一插座(3)、与所述被辅助电池组的正负极分别电性连接的第二插座(4)、电缆线(5);所述电缆线(5)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座(3)插接的第一插头(5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插座(4)插接的第二插头(52),所述第一插头(51)和所述第二插头(52)上均设有正极端子(a)和负极端子(b),且所述正极端子(a)的长度大于所述负极端子(b)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雷刚严法东崔振亚郭稳伍祥龙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