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下倾角基站天线馈电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4117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下倾角基站天线馈电网络,包括一个一出五移相功分器,多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射频同轴电缆。其中一出五移相功分器的五个输出口分别通过射频同轴电缆连接一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的输入口,从而形成了一出十的馈电网络,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馈电网络可用于十阵元的高增益阵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市面上普通基站天线高增益与大下倾角的矛盾。而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尺寸小、利于布线、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线通信
,特别涉及一种大下倾角基站天线馈电网络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用户数量的增加,现有基站小区容量已很难满足用户的增长需求,使得基站覆盖小区越来越小。而实现基站覆盖距离短则需要天线能实现大于20°的下倾角度。若采用传统机械天线会随着下倾角度的增大而水平方向覆盖变宽产生邻区干扰,尤其是大于15°以后更明显。电子大下倾电调天线需求则孕育而生。采用电调天线则不会出现像机械天线的类似问题。目前市面上现有的电调天线馈电网络技术多为一出五移相功分网络的五个输出端口各接两个辐射单元构成的馈电网络。这种馈电网络所形成的十个福射单元的相位差依次为 2* Δ:2*Δ:1* Δ:1* Δ:0Δ:_1*Δ:-2* Δ:_2*Δ,其中,Δ为相位值。采用此馈电网络形成的垂直波束在下倾角16°左右时会出现其主瓣向上30°内的一个副瓣电平高于主瓣电平,导致实际使用中出现越区干扰。达不到大下倾角时对天线指标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有效解决了目前市面上普通基站天线高增益与大下倾角的矛盾,不会出现越区干扰的大下倾角基站天线馈电网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大下倾角基站天线馈电网络,包括一个一出五移相功分器、多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其中所述多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的输入端分别通过射频同轴电缆与所述的一出五移相功分器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所述一出五移相功分器包括介质基板,在所述介质基板上设有微带馈线,在所述微带馈线的一侧设有两条同心圆微带圆弧臂,所述两条同心圆的大微带圆弧臂和小微带圆弧臂的圆心在所述微带馈线上,在所述介质基板上还设有可旋转的耦合臂,所述耦合臂的转轴与所述大微带圆弧臂和小微带圆弧臂的圆心重合,在所述耦合臂上与所述微带圆弧臂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耦合端。进一步,所述大微带圆弧臂与小微带圆弧臂的半径比为2:1。用两微带圆弧臂的半径之比为2:1的一出五移相功分器,可减少耦合移相器的面积,频带范围会宽,更适用于宽频的天线。进一步,所述的一出二移相功分器包括介质基板,在所述介质基板上设有一条微带圆弧臂,在所述微带圆弧臂的圆心处设有输入端,在所述介质基板上还设有耦合臂,在所述耦合臂上与所述微带圆弧臂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耦合端。进一步,所述耦合端为微带圆弧形,所述耦合端的半径与对应的微带圆弧臂的半径一致。进一步,所述一出五移相功分器和一出二移相功分器中微带圆弧臂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同时,所述一出五移相功分器和一出二移相功分器中的耦合臂固定在同一个直线控制杆上。这样可以保证一出五移相功分器和一出二移相功分器中的耦合臂同时转动,且能旋转相同的角度。所述一出五移相功分器的大微带圆弧臂的半径:一出五移相功分器的小微带圆弧臂的半径:一出二移相功分器的微带圆弧臂的半径=2:1:0.25。通过这样的比值才能使本技术的馈电网络的十个输出端口产生十个不同的相位差。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馈电网络采用一个一出五移相功分器和多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进行连接,通过对圆弧半径进行特定的限制组合,形成一个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具有等相位差的一出十移相功分网络,可同时实现基站天线的高增益和大下倾角这两个功能。解决了目前市面上普通基站天线高增益与大下倾角的矛盾。而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尺寸小、利于布线、成本低廉、适合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出五移相功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中一出二移相功分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解释。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大下倾角基站天线馈电网络,包括一个一出五移相功分器I,五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2,射频同轴电缆3。其中一出五移相功分器I的五个输出口分别通过射频同轴电缆3连接一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2的输入口,从而形成了一出十的馈电网络,使用本技术的馈电网络可用于十阵元的高增益阵列。如图2所示,其中,一出五移相功分器I包括介质基板101,在介质基板101上设有微带馈线102,在微带馈线102的一侧设有两条同心圆的大微带圆弧臂103和小微带圆弧臂104,其中,大微带圆弧臂103和小微带圆弧臂104的半径比为2:1。两条同心圆的大微带圆弧臂103和小微带圆弧臂104的圆心在所述微带馈线102上,在介质基板101上还设有可旋转的耦合臂105,耦合臂105的转轴与大微带圆弧臂103和小微带圆弧臂104的圆心重合,在耦合臂105上与大微带圆弧臂103和小微带圆弧臂104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耦合端106,107。耦合端106,107为微带圆弧形,耦合端106,107的半径与对应的微带圆弧臂103,104的半径一致。如图3所示,一出二移相功分器2包括介质基板201,在介质基板201上设有一条微带圆弧臂202,在微带圆弧臂202的圆心处设有输入端203,在介质基板202上还设有耦合臂204,在耦合臂204上与微带圆弧臂202对应的位置上设有耦合端205。耦合端205为微带圆弧形,耦合端205的半径与对应的微带圆弧臂202的半径一致。其中,一出五移相功分器I和一出二移相功分器2中微带圆弧臂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同时,一出五移相功分器I和一出二移相功分器3中的耦合臂固定在同一个控制杆上。一出五移相功分器I的大微带圆弧臂103的半径:一出五移相功分器I的小微带圆弧臂104的半径:一出二移相功分器2的微带圆弧臂202的半径=2:1:0.25,采用这个比值能本技术的馈电网络的十个输出端口产生的相位差依次为2.25*Δ:1.75*Δ:1.25*Δ:0.75* Δ:0.25* Δ:_0.25*Δ:_0.75*Δ:_1.25*Δ:_1.75*Δ:_2.25*Δ,其中,Δ 为相位值。在一出五移相功分器I和一出二移相功分器2的介质基板、微带圆弧臂、微带馈线、耦合臂和耦合端上均覆有一层很薄的绝缘层,比如绿油,这样可以有效的将微带圆弧臂与耦合端隔开,能量信号则可以通过耦合传输至耦合臂的耦合端上,而且有效避免了微带圆弧臂与耦合端之间的摩擦,同时对三阶互调信号的产生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将本技术中每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2的输出端与一个辐射单元连接,从而所形成的十单元阵的相位差依次为2.25* Δ:1.75*Δ:1.25*Δ:0.75*Δ:0.25*Δ:_0.25*Δ:-0.75* Δ:-1.25*Δ:_1.75*Δ:_2.25*Δ,其中,Δ为相位值。此相位差所形成的垂直波束在下倾角30°时主瓣向上60°会有一个很高的副瓣电平,且此副瓣电平并未超过主瓣电平,对实际覆盖无任何影响,因为此副瓣是射向天空的,从而避免了越区干扰的问题。本技术的高增益大下倾角馈电网络结构简洁、尺寸小巧、利于安装布线、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主权项】1.一种大下倾角基站天线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一出五移相功分器(I)、多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2),其中所述多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2)的输入端分别通过射频同轴电缆(3)与所述的一出五移相功分器(I)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下倾角基站天线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出五移相功分器(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下倾角基站天线馈电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一出五移相功分器(1)、多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2),其中所述多个一出二移相功分器(2)的输入端分别通过射频同轴电缆(3)与所述的一出五移相功分器(1)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王徐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澳博阳射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