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希萌专利>正文

一种面食蒸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40700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13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面类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食蒸烤装置,主体结构包括锅底板、支撑座、第一加热器、蒸煮液、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器、面食品、蒸汽筒、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锅顶盖、调汽阀、放汽孔、蒸汽管、控制器、锅体、蒸煮腔、液面计和透汽孔;该装置既可采用电加热又能使用柴煤燃烧加热,其将蒸煮和烘烤过程集于一体而且能对蒸煮和烘烤的压力、温度、时间等参数实现自动控制;实现面食品蒸烤时工艺过程包括发酵、蒸煮、烘烤和冷却密封四个步骤;其装置结构简单,原理可靠,使用方便,技术条件可控,蒸烤环境友好,成品口感好,食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食蒸烤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面类食品加工
,涉及一种利用电和煤柴共用加热的用于面食品蒸煮和烘烤的设备,特别是一种面食品蒸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像馒头类湿面食品的蒸煮和烘烤等一般采用铁锅或电饭锅外加蒸笼的方式加工煮熟,其加热方式也采取单独的用木柴或煤炭或天然气燃烧加热;在现有加工过程中,面食品的蒸煮过程中的前段部分实际上也是继续发酵过程的一部分,蒸煮时间和温度对其食用品味和口感也有着影响;在现有技术中,青岛崂山地区的王哥庄馒头已成为驰名商标产品,目前已形成规模生产,且出口世界各地,崂山王哥庄馒头的特点是使用比较单一面粉成分经过发酵、蒸煮、烘烤和冷却四个基本步骤,其产品特点是口感好,产品表面一侧形成黄色结层,且黄色结层的香味浓厚,食用感观美好;但是现有的面食品加工方法中蒸煮和烘烤的工艺过程中,其温度和压力参数、蒸煮时间、尤其是蒸煮剂仅使用水或咸水等,都仅靠经验把握,缺少科学的自动控制程序,所以,其产品质量,特别是由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影响不易形成统一的标准,同一个锅食品的外观和口感有较大差别;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已有多种针对面食品蒸煮和烘烤工艺方法和设备被使用,但现有的这些设备缺少综合性和自动化的环节,加工效率低,质量不统一,影响市面销售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寻求设计一种既可采用电加热又能使用柴煤燃烧加热的复合结构的面食蒸煮与烘烤一体化装置,把蒸煮和烘烤过程集成于一个装置中完成,而且实现自动控制蒸煮和烘烤压力、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形成一种面食品自动蒸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面食蒸烤装置包括锅底板、支撑座、第一加热器、蒸煮液、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器、面食品、蒸汽筒、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锅顶盖、调汽阀、放汽孔、蒸汽管、控制器、锅体、蒸煮腔、液面计和透汽孔;锅体为圆筒状结构的面食蒸烤装置底部四周制有4~6根长为5~15cm的支撑座,密封结构的面食蒸烤装置内腔底端制有厚度为0.5~2cm的铁质的锅底板,锅底板上方为锅体;圆筒状内空结构的面食蒸烤装置的锅体使用不锈钢材料或铜铝及其合金材料加工制成,面食蒸烤装置内腔中间处四周密封式制有圆盘状的第二加热器,锅底板的上部相距1~5cm处制有四周通透的第一加热器,四周通透的第一加热器置于蒸煮液中,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采用电加热结构,第一加热器的额定功率大于第二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锅底板之间形成蒸煮腔,蒸煮腔中的底端放置有蒸煮液,蒸煮液占有蒸煮腔的1/8~1/2的空间体积;第二加热器的中间处制有与蒸煮腔相通的筒状结构的蒸汽管,面食蒸烤装置的顶端制有可开启式密封结构的锅顶盖,第二加热器的上部空间中距四周1~2cm处制有筒状结构的罩式的蒸汽筒,蒸汽筒的四周侧面上制有均匀分布的透汽孔,透汽孔的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蒸汽管的顶端密封结构高于蒸汽筒的顶侧面,蒸汽管的顶端处固定制有伸出锅顶盖的调汽阀,蒸汽筒的顶侧面与锅顶盖之间形成1~5cm的空间,便于蒸汽向四周扩散;锅顶盖上制有压力可调式的放汽孔,当压力达到设计值时可自动开启并放出部分蒸汽;面食蒸烤装置顶部内侧面上固定制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蒸煮腔中的上部侧面上分别固定制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面食蒸烤装置前侧面上固定制有一体结构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信息连通,实现温度和压力的自动控制,并通过控制器上的各按钮实现手动控制;面食蒸烤装置底端蒸煮腔的下半部外侧面上密封固定制有开启式结构的液面计,液面计既可直观蒸煮腔内的液面高度,又可通过开启而加注蒸煮液;第二加热器的上侧面上放置有被蒸煮和烘烤的面食品,面食品分发酵、蒸煮、烘烤和冷却密封四个步骤被加工成熟食品。本专利技术实现面食品蒸烤的工艺过程包括:发酵、蒸煮、烘烤和冷却密封四个步骤:(1)发酵:先将已经过初步发酵的面食品平放于第二加热器的上侧面上,接通第一加热器,使蒸煮液升温,在蒸煮液由常温升到40~50℃的过程中,被蒸煮的面食品形成3~15分钟的继续发酵过程,使面食品发酵过程完成;(2)蒸煮:对发酵过程结束后的面食品进行蒸煮时,随着蒸煮液的升温,蒸汽通过蒸汽管通入顶部,再经过蒸汽筒的四周进入面食品的所在区域,对面食品在设定压力(0.3-0.4Mpa)和高于100℃的温度下蒸煮20~40分钟,其蒸煮时间与面食品的体积成正比,形成蒸煮熟质的面食品;(3)烘烤:面食品蒸煮结束后,关闭第一加热器,开启第二加热器,同时调节调汽阀形成关闭状态,随着第二加热器的升温,调节和控制面食品区域的温度为高于100℃,进行烘烤3~10分钟,使面食品底侧面上形成1~5mm厚的硬质结层,并表面呈浅黄色,完成面食品的烘烤;(4)冷却密封:关闭第二加热器的加热电流,自然冷却5~10分钟后,打开锅顶盖并取出蒸汽筒,再把烘烤完成的面食品取出置于干净平滑的木质或草质平面上,自然凉透并放置3~8小时使表面基本晾干后用密封袋密封包装,形成产品,其常温下保质期为3~10天;或面食品从第二加热器上取出后直接食用。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面食品的蒸煮液按重量比配制的成分包括:纯净水92~95份,果蔬汁1~5份,甘蔗汁2~3份,食盐0.5~1份,禽蛋清2~3份。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果蔬汁包括秋葵汁、山药汁、苹果汁和土豆汁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先将果蔬或甘蔗洗净后用榨汁机榨取汁后过滤除去颗粒质,再沉淀3~5小时,取其上清液,即为果蔬汁或甘蔗汁;所述禽蛋清包括鸡蛋清、鸭蛋清和/或鹅蛋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装置结构简单,原理可靠,使用方便,技术条件可控,蒸烤环境友好,面食品口感好,食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主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面食蒸烤装置包括锅底板1、支撑座2、第一加热器3、蒸煮液4、第一压力传感器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加热器7、面食品8、蒸汽筒9、第二压力传感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锅顶盖12、调汽阀13、放汽孔14、蒸汽管15、控制器16、锅体17、蒸煮腔18、液面计19和透汽孔20;锅体为圆筒状结构的面食蒸烤装置底部四周制有4~6根长为5~15cm的支撑座2,密封结构的面食蒸烤装置内腔底端制有厚度为0.5~2cm的铁质的锅底板1,锅底板1上方为锅体17;圆筒状内空结构的面食蒸烤装置的锅体使用不锈钢材料或铜铝及其合金材料加工制成,面食蒸烤装置内腔中间处四周密封式制有圆盘状的第二加热器7,锅底板1的上部相距1~5cm处制有四周透通的第一加热器3,四周透通的第一加热器3置于蒸煮液4中,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7采用电加热结构,第一加热器3的额定功率大于第二加热器7,第二加热器7和锅底板1之间形成蒸煮腔18,蒸煮腔18中的底端放置有蒸煮液4,蒸煮液4占有蒸煮腔18的1/8~1/2的空间体积;第二加热器7的中间处制有与蒸煮腔18相通的筒状结构的蒸汽管15,面食蒸烤装置的顶端制有可开启式密封结构的锅顶盖12,第二加热器7的上部空间中距四周1~2cm处制有筒状结构的罩式的蒸汽筒9,蒸汽筒9的四周侧面上制有均匀分布的透汽孔20,透汽孔20的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蒸汽管15的顶端密封结构高于蒸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面食蒸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食蒸烤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锅底板、支撑座、第一加热器、蒸煮液、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器、面食品、蒸汽筒、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锅顶盖、调汽阀、放汽孔、蒸汽管、控制器、锅体、蒸煮腔、液面计和透汽孔;主体为圆筒状结构的装置底部四周制有4~6根长为5~15cm的支撑座,密封结构的装置内腔底端制有厚度为0.5~2cm的铁质锅底板,圆筒状内空结构的装置主体使用不锈钢材料或铜铝及其合金材料加工制成,装置内腔中间处四周密封式制有圆盘状的第二加热器,锅底板的上部相距1~5cm处制有四周通透的第一加热器,四周通透的第一加热器置于蒸煮液中,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采用电加热结构,第一加热器的额定功率大于第二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锅底板之间形成蒸煮腔,蒸煮腔中的底端放置有蒸煮液,蒸煮液占有蒸煮腔的1/8~1/2的空间体积;第二加热器的中间处制有与蒸煮腔相通的筒状结构的蒸汽管,主体装置的顶端制有可开启式密封结构的锅顶盖,第二加热器的上部空间中距四周1~2cm处制有筒状结构的罩式蒸汽筒,蒸汽筒的四周侧面上制有均匀分布的透汽孔,透汽孔的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蒸汽管的顶端密封结构高于蒸汽筒的顶侧面,蒸汽管的顶端处固定制有伸出锅顶盖的调汽阀,蒸汽筒的顶侧面与锅顶盖之间形成1~5cm的空间,便于蒸汽向四周扩散;锅顶盖上制有压力可调式放汽孔,当压力达到设计值时可自动开启并放出部分蒸汽;装置顶部内侧面上固定制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蒸煮腔中的上部侧面上分别固定制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装置前侧面上固定制有一体结构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信息连通,实现温度和压力的自动控制,并通过控制器上的各按钮实现手动控制;装置底端蒸煮腔的下半部外侧面上密封固定制有开启式结构的液面计,液面计既可直观蒸煮腔内的液面高度,又可通过开启而加注蒸煮液;第二加热器的上侧面上放置有被蒸煮和烘烤的面食品,面食品分先蒸煮后烘烤两个步骤被加工成熟食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食蒸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锅底板、支撑座、第一加热器、蒸煮液、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加热器、面食品、蒸汽筒、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锅顶盖、调汽阀、放汽孔、蒸汽管、控制器、锅体、蒸煮腔、液面计和透汽孔;锅体为圆筒状结构的面食蒸烤装置底部四周制有4~6根长为5~15cm的支撑座,密封结构的面食蒸烤装置内腔底端制有厚度为0.5~2cm的铁质的锅底板,锅底板上方为锅体;圆筒状内空结构的面食蒸烤装置的锅体使用不锈钢材料或铜铝及其合金材料加工制成,面食蒸烤装置内腔中间处四周密封式制有圆盘状的第二加热器,锅底板的上部相距1~5cm处制有四周通透的第一加热器,四周通透的第一加热器置于蒸煮液中,第一加热器和第二加热器采用电加热结构,第一加热器的额定功率大于第二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锅底板之间形成蒸煮腔,蒸煮腔中的底端放置有蒸煮液,蒸煮液占有蒸煮腔的1/8~1/2的空间体积;第二加热器的中间处制有与蒸煮腔相通的筒状结构的蒸汽管,面食蒸烤装置的顶端制有可开启式密封结构的锅顶盖,第二加热器的上部空间中距四周1~2cm处制有筒状结构的罩式的蒸汽筒,蒸汽筒的四周侧面上制有均匀分布的透汽孔,透汽孔的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蒸汽管的顶端密封结构高于蒸汽筒的顶侧面,蒸汽管的顶端处固定制有伸出锅顶盖的调汽阀,蒸汽筒的顶侧面与锅顶盖之间形成1~5cm的空间,便于蒸汽向四周扩散;锅顶盖上制有压力可调式的放汽孔,当压力达到设计值时可自动开启并放出部分蒸汽;面食蒸烤装置顶部内侧面上固定制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蒸煮腔中的上部侧面上分别固定制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面食蒸烤装置前侧面上固定制有一体结构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电信息连通,实现温度和压力的自动控制,并通过控制器上的各按钮实现手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希萌王晓琳马文静韩晨
申请(专利权)人:于希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