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测速超等长上固定转髋核心力量训练及量化反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3242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20:06
振动测速超等长上固定转髋核心力量训练及量化反馈装置,它涉及一种力量训练及量化监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振动是由下向上传递,髋部转动身体的固定点是在腰髋上部,经常练习,对由下至上的针对模式逐渐适应,影响了训练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底盘设置在底座的正上方,平衡座固定设置在底盘的下端面上,底盘与底座之间通过平衡座可转动连接,踏板设置在底盘的正上方,踏板与底盘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转动轴连接,转动轴的下端与底盘之间可转动连接,轴套套装在踏板下端的转动轴上,旋转阻力器安装在转动轴与轴套之间,两个测距传感器分别位于平衡座两侧的底盘上,平衡显示电路设置在踏板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测速式超等长上固定转髋核心力量训练及量化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体体能力量训练及监控反馈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振动测速超等长上固定转髋核心力量训练及量化反馈装置
技术介绍
专项力量的练习结合专项动作,融合新的训练理论,优化组合训练手段是提高专项力量水平的有效方法,转髋是多项运动中经常出现的动作,如,投掷、摔跤等,目前,存在一些振动组合练习转髋的装置,运动员站在振动平台上训练,该振动是由下向上传递,依据神经生理学原理可知,人体神经系统对规则的刺激非常容易适应,产生的后效作用会降低,也不足以达到长期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使用要求,通过变换振动方式来提高人体对刺激反应的神经控制能力,达到提高肌肉的刺激程度和肌肉间协调程度的改善,从而使以前不能动员的高阈值运动单位得到动员,并提高肌肉收缩中各运动单位的协调工作能力,另外,运动员还需要准确了解转髋动作的力度及速度,对训练过程进行量化监控,以提高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将振动装置设置在上固定的手柄上,使振动由上至下传递,对上固定转髋的腰髋肌肉群强化振动刺激,并与核心稳定力量及量化监控反馈优化组合。进而提供一种振动测速超等长上固定转髋核心力量训练及量化反馈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振动测速超等长上固定转髋核心力量训练及量化反馈装置,它包括底座、底盘、平衡座、两组振动支撑杆、转动轴、轴套、旋转阻力器、踏板、离心拉伸单元、触头、压力传感器和量化监控组件,底座上设有凹槽,底盘设置在底座的正上方,平衡座固定设置在底盘的下端面上,所述平衡座的底面是半径为R的弧面,底盘与底座之间通过平衡座可转动连接,踏板设置在底盘的正上方,踏板与底盘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转动轴连接,且转动轴的上端与踏板的下端面活动连接,转动轴的下端与底盘之间固定连接,轴套套装在踏板下端的转动轴上,旋转阻力器安装在转动轴与轴套之间,所述离心拉伸单元包括电机、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限位销和多个限位开关,踏板的底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轮廓由直线段和圆弧段组成,限位销固定安装在转动轴的上端外侧壁上,转动轴在所述凹槽内的转动角度为190°,所述直线段与圆弧段的两个交汇处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开关,所述圆弧段的两端距离直线段两端的弧度均为5°处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开关,电机设置在底盘上,电机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连接,从动齿轮套装在轴套上,且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相啮合,触头固定安装在踏板的下端,压力传感器安装在踏板下方的底盘上并与触头之间在逆时针方向呈185°夹角,所述量化监控组件包括两个测距传感器、平衡显示电路和测速电路,两个测距传感器分别位于平衡座两侧的底盘上,平衡显示电路设置在踏板内,平衡显示电路包括比较器和电压驱动显示器、A/D转换器、通信驱动电路、调零电路和放大器,两个测距传感器的测量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比较器的两个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比较结果输出端连接电压驱动显示器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A/D转换器的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比较器的比较结果输出端,所述A/D转换器的数字信号输出端连接通信驱动电路的数据输入端,所述调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比较器的调零信号输入端,所述放大器串联在比较器的比较结果输出端,用于对比较器输出的比较结果信号进行放大,所述测速电路包括测速发电机、信号处理电路和测速显示器,测速发电机安装在踏板上,且测速发电机与转动轴的首端连接,测速发电机的输出信号与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测速发电机的数据通过测速显示器显示,所述每组振动支撑杆均包括可伸缩支杆、弹性支撑柱和至少一个振动组件,弹性支撑柱竖直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可伸缩支杆竖直固定安装在弹性支撑柱上,振动组件安装在可伸缩支杆上部,每个振动组件均包括振动电机、振动片、振动电池、振动用开关、连接轴和多个配重块,振动片安装在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上,振动电池与振动电机连接,振动用开关安装在振动电机上,振动片上设有U形槽,连接轴的下端固定安装在U形槽上,多个配重块套装在连接轴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运动员为克服不稳定状态并保持正确的用力姿势,需要通过腰、骨盆、髋关节及下肢配合,调动募集激活更多的核心部位的肌肉纤维参与稳定身体平衡及动作的发力;本技术在训练过程中,能够实时显示运动员运动时身体的平衡状态,量化并监控,进而让训练者获知其训练的状态,进而实时调整其姿态,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2.本技术量化信息通过串行通信端口或无线通信电路发送给远距离的计算机等信息读取设别,进而可以用于分析训练者的训练状态。3.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4.本技术的两组振动支撑杆便于运动员在训练时,固定上体并安全的踏上踏板,保证了运动员训练的有效性及安全。5.本技术的旋转阻力器能够随时测量运动员站在踏板上进行转髋时,转动轴与轴套之间的阻力,进而了解运动员在转髋时所用的力量。6.本技术为了增加练习难度和练习效果,通过增设离心拉伸单元,对人体腰、腹、髋部肌肉进行适度的离心拉长,实现肌肉"超等长收缩"的训练。7.本技术的测速电路能够实时测量出运动员的转髋练习速度。8.本技术的振动组件能够为训练带来的振动频率是26HZ_120HZ,振幅小于10mm,将振动装置设置在上固定的手柄上,使振动由上至下传递,对上固定转髋的腰髋部肌肉群强化振动刺激,并与核心稳定力量优化组合,使得训练运动员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提高训练质量。9、本技术的振动组件能够募集更多肌纤维来进行肌力训练,使更多的肌肉收缩,产生最大的力量。10、本技术通过压力传感器上对运动员在超等长状态下转髋时的力度实时显示,来获取运动员的训练参数,便于教练了解运动员在振动、核心稳定力量组合条件下的训练状态,提闻训练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不意图;图2是底盘和平衡座的仰视图;图3是量化监控组件的电气部分原理图;图4是带有限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测速电路的原理图;图6是踏板的俯视图;图7是踏板的仰视图;图8是一个振动组件的结构不意图;图9是振动片的主视图;图10是两个振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3、图5-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底座8、底盘1、平衡座2、两组振动支撑杆11、转动轴15、轴套16、旋转阻力器17、踏板18、、触头201、压力传感器202、离心拉伸单元和量化监控组件,底座8上设有凹槽81,底盘I设置在底座8的正上方,平衡座2固定设置在底盘I的下端面上,所述平衡座2的底面是半径为R的弧面,底盘I与底座8之间通过平衡座2可转动连接,踏板18设置在底盘I的正上方,踏板18与底盘I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转动轴15连接,且转动轴15的上端与踏板18的下端面活动连接,转动轴15的下端与底盘I之间固定连接,轴套16套装在踏板18下端的转动轴15上,旋转阻力器17安装在转动轴15与轴套16之间,所述离心拉伸单元包括电机31、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限位销34和多个限位开关35,踏板18的底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轮廓由直线段和圆弧段组成,限位销34固定安装在转动轴15的上端外侧壁上,转动轴15在所述凹槽内的转动角度为190°,所述直线段与圆弧段的两个交汇处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开关35,所述圆弧段的两端距离直线段两端的弧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振动测速超等长上固定转髋核心力量训练及量化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8)、底盘(1)、平衡座(2)、两组振动支撑杆(11)、转动轴(15)、轴套(16)、旋转阻力器(17)、踏板(18)、离心拉伸单元、触头(201)、压力传感器(202)和量化监控组件,底座(8)上设有凹槽(81),底盘(1)设置在底座(8)的正上方,平衡座(2)固定设置在底盘(1)的下端面上,所述平衡座(2)的底面是半径为R的弧面,底盘(1)与底座(8)之间通过平衡座(2)可转动连接,踏板(18)设置在底盘(1)的正上方,踏板(18)与底盘(1)之间通过竖直设置的转动轴(15)连接,且转动轴(15)的上端与踏板(18)的下端面活动连接,转动轴(15)的下端与底盘(1)之间固定连接,轴套(16)套装在踏板(18)下端的转动轴(15)上,旋转阻力器(17)安装在转动轴(15)与轴套(16)之间,所述离心拉伸单元包括电机(31)、主动齿轮(32)、从动齿轮(33)、限位销(34)和多个限位开关(35),踏板(18)的底端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轮廓由直线段和圆弧段组成,限位销(34)固定安装在转动轴(15)的上端外侧壁上,转动轴(15)在所述凹槽内的转动角度为190°,所述直线段与圆弧段的两个交汇处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开关(35),所述圆弧段的两端距离直线段两端的弧度均为5°处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开关(35),电机(31)设置在底盘(1)上,电机(31)的输出端与主动齿轮(32)连接,从动齿轮(33)套装在轴套(16)上,且从动齿轮(33)与主动齿轮(32)相啮合,触头201固定安装在踏板(18)的下端,压力传感器202安装在踏板(18)下方的底盘(1)上并与触头201之间在逆时针方向呈185°夹角,所述量化监控组件包括两个测距传感器(3)、平衡显示电路(4)和测速电路,两个测距传感器(3)分别位于平衡座(2)两侧的底盘(1)上,平衡显示电路(4)设置在踏板(18)内,平衡显示电路(4)包括比较器(41)和电压驱动显示器(42)、A/D转换器(43)、通信驱动电路(44)、调零电路(45)和放大器(46),两个测距传感器(3)的测量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比较器(41)的两个电压信号输入端,所述比较器(41)的比较结果输出端连接电压驱动显示器(42)的驱动信号输入端,所述A/D转换器(43)的模拟信号输入端连接比较器(41)的比较结果输出端,所述A/D转换器(43)的数字信号输出端连接通信驱动电路(44)的数据输入端,所述调零电路(4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比较器(41)的调零信号输入端,所述放大器(46)串联在比较器(41)的比较结果输出端,用于对比较器(41)输出的比较结果信号进行放大,所述测速电路包括测速发电机(20)、信号处理电路(21)和测速显示器(22),测速发电机(20)安装在踏板(18)上,且测速发电机(20)与转动轴(15)的首端连接,测速发电机(20)的输出信号与信号处理电路(21)连接,测速发电机(20)的数据通过测速显示器(22)显示,所述每组振动支撑杆(11)均包括可伸缩支杆(11‑1)、弹性支撑柱(11‑2)和至少一个振动组件,弹性支撑柱(11‑2)竖直固定安装在底盘(1)上,可伸缩支杆(11‑1)竖直固定安装在弹性支撑柱(11‑2)上,振动组件安装在可伸缩支杆(11‑1)上部,每个振动组件均包括振动电机(100)、振动片(101)、振动电池(102)、振动用开关(103)、连接轴(104)和多个配重块(105),振动片(101)安装在振动电机(100)的输出轴上,振动电池(102)与振动电机(100)连接,振动用开关(103)安装在振动电机(100)上,振动片(101)上设有U形槽,连接轴(104)的下端固定安装在U形槽上,多个配重块(105)套装在连接轴(10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骥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