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3131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设于推车车架底部的轮组件、用于将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推车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及座兜架,座兜架至少包括具有侧围且可供推行使用的围框架,后支架上转动连接有滑动件,滑动件滑动设于前支架上,后支架的上部转动连接在围框架上,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滑动件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杆上,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前支架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围框架上。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儿童推车结构简单,杆件数量少,展开和折叠操作方便易行,且折叠后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易于携带与存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儿童推车通常包括可折叠的推车车架、设于推车车架上的儿童座兜,在将推车车架进行折叠时,通常需要将儿童座兜从推车车架上取下来单独存放或者折叠后存放,这样在使用时较为不便。也有一些儿童推车上,用户在折叠推车车架时无需将儿童座兜拆卸下来,该儿童座兜可在推车车架折叠后位于折叠后的推车车架上或收拢在折叠后的推车车架上,这样则造成折叠后的儿童推车体积较大,影响推车的携带与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杆件数量少、折叠与展开操作均很方便,且折叠后的体积较小的儿童推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设于所述推车车架底部的轮组件、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所述推车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及座兜架,所述座兜架至少包括具有侧围且可供推行使用的围框架,所述后支架上转动地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后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围框架上,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围框架上,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座兜架撑立在所述后支架和第二连杆的上方,所述围框架可供推行使用;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前支架、后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围框架沿所述推车车架的高度方向相互靠拢。优选地,所述前支架与所述后支架相互交叉设置,所述滑动件在所述前支架上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围框架通过第一轴相枢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围框架上,所述第二轴在所述围框架上位于所述第一轴的上方。更进一步地,所述后支架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后支杆、连接在两侧所述后支杆之间的连接轴,所述滑动件绕所述连接轴转动地设于所述连接轴上,所述前支架位于两侧的所述后支杆之间。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杆呈开口朝上的U字型,所述前支架的上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杆的底部转动地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中而可相对所述前支架前后翻转,所述第二连杆的两侧上端部分别枢轴连接在所述围框架上。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杆也呈开口朝上的U字型,所述第一连杆的底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两侧上端部分别枢轴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优选地,所述滑动件为可上下滑动地套设在所述前支架上的滑套。进一步地,所述锁定机构设于所述滑动件与所述前支架之间用于将两者锁定。优选地,所述座兜架上,所述围框架呈封闭环形,所述座兜架还包括设于所述围框架上的扶手杆与篷杆。优选地,所述前支架上还设有篮筐杆。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儿童推车上,座兜架设置为推车车架的一部分,座兜架在提供儿童坐立的同时可作为推杆使用,而且座兜架可与推车车架的其他杆件之间相互转动从而使得推车车架沿高度方向打开或收拢,进而实现该儿童推车的展开与折叠,这样的结构使得该儿童推车的结构简单,杆件数量少,同时,该儿童推车的展开和折叠操作方便易行,且折叠后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易于携带与存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之一;附图2为本技术的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之二 ;附图3为本技术的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下的侧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的儿童推车处于半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附图5为本技术的儿童推车处于折叠状态下的侧视图。其中:1、前支架;11、第一安装孔;2、后支架;21、后支杆;22、连接轴;3、座兜架;31、围框架;32、扶手杆;33、蓬杆;4、滑动件;41、第二安装孔;5、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7、第一轴;8、第二轴;9、篮筐杆;10、前轮;20、后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以下关于方向的定义中,均是按照该儿童推车处于展开状态下,儿童坐立在座兜架3上时观察到的方向进行定义的,前后方向指的是图3至图5中的左右方向,其中左方为前,右方为后;上下方向指的是各附图所示的上下方向。参见图1~图5,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设于推车车架底部的轮组件和用于将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推车车架包括前支架1、后支架2、座兜架3、滑动件4、第一连杆5和第二连杆6,座兜架3至少包括具有侧围且可供推行使用的围框架31。轮组件包括设于前支架I底部的前轮10和设于后支架2底部的后轮20。后支架2上转动地连接有滑动件4,滑动件4沿前支架I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于前支架I上,后支架2的上部转动连接在围框架31上;第一连杆5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滑动件4上,第一连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杆6上;第二连杆6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前支架I上,其另一端转动连接在围框架31上。这样,第二连杆6、第一连杆5、滑动件4和前支架I之间就构成一个曲柄滑块机构,而围框架31、第二连杆6、前支架I和后支架2之间就构成一个四连杆机构。该推车车架上,前支架I与后支架2相交叉设置,滑动件4在前支架I上的位置位于第二连杆6与前支架I之间转动连接位置的下方;后支架2的上部与围框架31之间的转动连接点位于第二连杆6与围框架31之间转动连接点的下方。当推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座兜架3撑立在后支架2与第二连杆6的上方而提供儿童坐立,围框架31可充当推杆供推行使用。该推车车架展开时,将曲柄滑块机构锁定或将四连杆机构锁定,便可使得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参见各附图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该儿童推车为三轮儿童推车,后支架2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后支杆21和连接在两侧后支杆21之间的连接轴22,两个后支杆21的上部分别通过第一轴7枢轴连接在围框架31的左右两侧。前支架I为单一的支架杆,其自前向后逐渐上倾并位于两侧的后支杆21之间。滑动件4采用可上下滑动地套设在前支架I上的滑套,该滑套以连接轴22作为转轴而直接枢轴连接在连接轴22上。 第二连杆6采用开口朝上的U形杆,前支架I的后端部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儿童推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推车车架、设于所述推车车架底部的轮组件、用于将所述推车车架锁定在展开状态下的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车车架包括前支架、后支架及座兜架,所述座兜架至少包括具有侧围且可供推行使用的围框架,所述后支架上转动地连接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沿所述前支架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于所述前支架上,所述后支架的上部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围框架上,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前支架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围框架上,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座兜架撑立在所述后支架和第二连杆的上方,所述围框架可供推行使用;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前支架、后支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及围框架沿所述推车车架的高度方向相互靠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