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2913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7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换向组件、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电控散热器组件和控制阀,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第二节流元件邻近室外换热器设置。电控散热器组件包括电控元件和散热组件,散热组件与第二节流元件并联连接。控制阀与散热组件串联连接且控制阀被构造成在从室外换热器到第一节流元件的方向上单向导通冷媒。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调器,不会由于冷媒温度过低而造成电控元件产生冷凝水的现象,提高电控元件运行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空调器的电控部件的发热量逐渐增加。相关技术公开的空调器中,大部分电控部件由散热片通过空气对流来完成散热,但是在高温环境下散热效果较差。对于变频空调,厂家通常的做法是降低压缩机的运转频率来降低电控部件的发热量,以维持空调器的正常运行。这种方式影响了空调器在高温环境时的制冷效果,也就影响了用户使用的舒适性。相关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用低温冷媒对电控部件进行散热的空调器,但是这些空调器均存在电控部件温度降的过低,甚至产生凝露水的问题,影响了电控部件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器,不会由于冷媒温度过低而造成电控元件产生冷凝水的现象。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 ;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二阀口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电控散热器组件,所述电控散热器组件包括电控元件和用于对所述电控元件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并联连接;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散热组件串联连接且所述控制阀被构造成在从所述室外换热器到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方向上单向导通冷媒。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通过设有控制阀,控制阀在从室外换热器到第一节流元件的方向上单向导通冷媒,因此在制冷运行时,可以采用温度略高于环境温度的冷媒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在保证有效散热的同时,可以有效的减少冷凝水的产生,同时在制热运行时,冷媒不会进入到散热组件中,因此不会由于冷媒温度过低而造成电控元件产生冷凝水的现象,从而提高电控元件运行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为在从所述室外换热器到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方向上单向导通的单向阀。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控元件的温度的温度检测装置,所述电控元件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和所述控制阀相连以根据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控制阀的打开或关闭。优选地,所述换向组件为四通阀。可选地,所述第一节流元件为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节流元件为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并联;散热壳,所述散热管设在所述散热壳上,所述散热壳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用于对所述电控元件散热。具体地,所述散热壳包括:散热基板,所述散热基板与所述电控元件接触;固定挡板,所述固定挡板设在所述散热基板上,所述固定挡板和所述散热基板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所述散热管的容纳空间。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散热壳的相对侧壁伸出以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并联连接。在本技术的另一些具体示例中,所述散热管的两端分别从所述散热壳的同一侧伸出以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并联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控散热器组件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控散热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空调器100、压缩机1、排气口 a、回气口 b、换向组件2、第一阀口 C、第二阀口 d、第三阀口 e、第四阀口 f、室外换热器3、室内换热器4、电控散热器组件5、电控元件50、散热组件51、散热管501、散热壳502、散热基板5020、固定挡板5021、控制阀6、第一节流元件7、第二节流元件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 “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4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100,该空调器100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100,包括:压缩机1、换向组件2、室外换热器3、室内换热器4、电控散热器组件5和控制阀6,其中,压缩机I具有排气口 a和回气口 b,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压缩机I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均为现有技术,这里就不详细描述。换向组件2具有第一阀口 c、第二阀口 d、第三阀口 e和第四阀口 f,第一阀口 c与第二阀口 d和第三阀口 e中的其中一个连通,第四阀口 f与第二阀口 d和第三阀口 e中的另一个连通,第一阀口 c与排气口 a相连,第四阀口 f与回气口 b相连。也就是说,当第一阀口 c与第二阀口 d连通时,则第四阀口 f与第三阀口 e连通。当第一阀口 c与第三阀口e连通时,则第四阀口 f与第二阀口 d连通。室外换热器3的第一端与第二阀口 d相连,室内换热器4的第一端与第三阀口 e相连,室外换热器3的第二端和室内换热器4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第一节流元件7和第二节流元件8,第二节流元件8邻近室外换热器3设置。其中,第一节流元件7和第二节流元件8均起到节流降压的作用。可选地,第一节流元件7为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第二节流元件8为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电控散热器组件5包括电控元件50和用于对电控元件50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51,散热组件51与第二节流元件8并联连接。控制阀6与散热组件51串联连接且控制阀6被构造成在从室外换热器3到第一节流元件7的方向上单向导通冷媒。也就是说,控制阀6与散热组件51串联连接,串联连接的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具有排气口和回气口;换向组件,所述换向组件具有第一阀口至第四阀口,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其中一个连通,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二阀口和所述第三阀口中的另一个连通,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排气口相连,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回气口相连;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端与第二阀口相连,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阀口相连,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二端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第二端之间串联有第一节流元件和第二节流元件,所述第二节流元件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电控散热器组件,所述电控散热器组件包括电控元件和用于对所述电控元件进行散热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第二节流元件并联连接;控制阀,所述控制阀与所述散热组件串联连接且所述控制阀被构造成在从所述室外换热器到所述第一节流元件的方向上单向导通冷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宇李金波陈明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